成都理工大学 610059
摘要:世界各国园林经过相继发展,受各自不同的自然条件与地域文化的影响 ,最终演变成东亚园林 、欧洲园林与西亚园林这三大园林体系,由于所属园林体系不同,园林中的观赏植物也种类丰富,多种多样,中国以其丰富优越的种质资源而被西方誉为世界园林之母。本文介绍了比较典型的园林观赏植物在园林中的历史演变、观赏植物在园林中的分类以及现代园林中观赏植物的价值及其应用,从而有利于更好的运用和开发观赏植物来进行园林植物绿化建设。
关键词:世界园林;观赏植物;中国,种类
1.1世界园林的分类
1)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在古典园林中,又分为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风景别致,曲折流长。西方园林大气磅礴,一览无余,主要有规则式园林和自然风致园林。
2)从功能的角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综合园林、动物园、植物园、儿童公园、城市绿地等。具备不同功能的园林在给人类提供不同的方便同时,也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享受。
3)从地域的角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中国园林体系、西亚园林体系和欧洲园林体系。此种划分方法是最常见的一种分类。
1.2中国园林体系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体系,中国园林就是这种特色文化代表之一。它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也是世界园林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它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奇观,体现了中国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内涵—一虽由人作,宛白天开”。中国园林融合中国传统绘画的多姿、书法的风采、雕刻的精酌、建筑的宏伟、文学的深情,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享有很高的地位。
1.3西亚园林体系
西亚园林体系以巴比伦、埃及、波斯为主。其影响波及中东地区,主要形式有花园和教堂等,并且形成伊斯兰教的特色风景园林。西亚园林体系主要是规划方直、栽植齐整、水渠规整、风貌严整,但是其面积比较狭小,而且封闭,十字形的林荫路构成中轴线,共分成4区,代表神力的组成。最著名的莫过于印度的泰姬陵,由白色大理石建筑而成的清真寺,原本成千上万的宝石镶嵌在表面,文字部分由黑色大理石构成,后被偷窃破坏。整个西亚的园林建筑以伊斯兰信仰为主体展开设计,无论整体的宫院,还是最美的喷泉,都体现了华丽壮观的景象,以及人们一直对信仰执著地追求和美好的向往。
1.4欧洲园林体系
欧洲园林体系规整而有序,主要分为规整式和自然式。以意大利、法国、英国为代表它以古埃及古希腊为渊源,目前可分为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欧洲园林以规则式的建筑和植物配置为主,布局有明显的中轴线,严格对称,依地势而建,以占地绿化和宏大建筑为主体。规整式园林整体气势恢宏、严谨对称、构图均衡、装饰丰富,甚至雍容华贵,而自然式,柔和精美、温尔典雅。即使是自然式的园林布局也非常有规律,宽广的草地、清清的湖畔、自然林立的树木,风景美不胜收。主要的代表建筑。
2.1观赏植物分类
凡以观赏为目的,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观叶,观芽,观苇,观花,观果植物,统称为观赏植物。我国地域辽阔,观赏植物资源及其丰富,在已有记载的3万多种高等植物中,我国原产栽培的乔灌木就有7500多种,其中有的是世界早己绝迹的稀有树种,如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水杉,金钱松,鹅掌秋等。有的观赏植物在世界种类总数中,占绝对优势,如全世界山茶花属植物共有220多种。我国就有195种之多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品种齐全,丰富多彩,琳琅满目。观赏植物的种类繁多,所包括的门类又杂,为了便
于学习和研究,就必须分门别类的进行分类。然而由于观赏植物的栽培方式不同,现在多采用人为地分类方法。
2.2 观赏植物作用
观赏植物是景观构成的重要元素,缺之不可。植物造景设计必须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它是环境保护及环境美化的重要手段,所以,现代的园林景观大多都利用赏植物来创造景观为主要手段。
植物造景不但可以让人们最为直观的感受到美感,而且也是唯一可以令人们体会到生命在随季节变化的风景。从美学形式与表现来看,观赏植物不但可以单独成形成景观,也可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组景。因此,观赏植物可以利用单独种植方式进行造景,能充分利用足够空间以显示其特性。其二,观赏植物还可以利用丛植的方式,这类植物丛植,成群姿态特别引人入胜,例如一些较为高大的丛生型竹类。其三,可采用面植或线植、带状的列植同一品种的观赏植物,使公共开放空间中景致和谐划一。
3.1中国常用观赏植物资源
我国植物质源丰盛,欣赏植物质源在世界各国的园林中占领主要的位置。英国植物学家1839~1939年就把我国甘肃、陕西、四川、湖北、云南及西藏等地作为重点采集地域。在目前大多数园林中,作为园林绿地种植的植物不超过200种。用于绿地常见的园林树种仅有雪松、悬铃木、龙柏、大叶黄杨、海桐等十几种。园林中的草本欣赏植物则更为贫乏,全国各地的草花多为一串红、三色堇、金盏菊、鸡冠花、万寿菊、百日草等十几种,且大多是从国外引种的园林树种和花卉,本国特有的欣赏植物却栽培不多,体现不出我国丰盛的园林植物特点。
3.2日本常用观赏植物资源
日本园林是当今世界园林的一大派系,他们的庭院独具特色。在日本传统造园中,一座园林的四分之三由植物、山石、水体和添景物构成。在日本园林中,植物配置多采用自然式,但也注意修剪植物。树种选择以常绿树为多。尤其是松树,常常被修剪成一定形状,形成日本特有的风格,即同一园内的植物品种不多,常常是以一两种植物作为主景植物,再选用另一两种植物作为点景植物,层次清楚,形式简洁。但通过类型较少的几种植物的配置,例如用一棵松再加上几丛杜鹃,又能够形成丰富多变、构图均衡的各种空间。常用常绿乔木有红豆杉,榧树,日本花柏类,日本扁柏类,柏树类。宽叶山月桂、栎树类,光叶石楠、樟树、铁冬青、月桂、山茶、荚迷锥栗树、荷花玉兰、女贞、日本女贞、姬虎皮楠、桂花类、冬青、厚皮香、杨梅、虎皮楠等。
3.3美国常用观赏植物资源
美国园林是以西欧自然式园林为主体发展而成的。属于世界三大园林的西方园林类。和法国园林不同的是美国园林更具有现代气息。美国的现代园林是通过私家庄园、公共墓地及小广场发展而来的。1857年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和弗克斯设计纽约中央公园,开创了美国园林的新时代。美国园林常用观赏植物包括鸡爪槭、山茶、大花金鸡菊、多花梾木、紫叶欧洲水青冈、北美鹅掌楸、二球悬铃木、栎树、加拿大铁杉、异叶铁杉、美洲榆等。
第4章 总结与思考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各国的在引进观赏植物资源和驯化技术也日趋成熟,在我国,“欧陆风”在园林中也大肆盛行,我国的现代植物景观依然远未形成自己的风格,盲目地借鉴和仿效的结果终将导致园林民族风格的缺失和本土传统文化的缺位,使得我国现代植物景观的营造单一,缺乏特色。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在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上也能够体现出来,如北京香山红叶(黄栌),杭州柳浪闻莺(垂柳),金陵十景栖霞丹枫(枫香),海口的椰风(椰子),苏州的香雪海(梅花),这些植物景观都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也能体现一个地区的地方特色。所以观赏植物资源的选择是园林造景具有本地特色的一个关键点。也是世界园林各美其美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张祖刚.世界园林发展概论:走向自然的世界园林史图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泰勒(英).英国园林【M】.高亦珂(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孙筱详.园林艺术及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侯元凯.世界彩叶植物名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5]陈志华.外国造园艺术【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6]陈志华 . 外国造园艺术 [M].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1)
[7]陈自新 . 城市大园林——现代城市园林发展的必由之路 [J].中国园林,2008(5)
[8]龚晓静.对日本现代园林风格进行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