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 浙江绍兴 311899
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市范围快速扩展过程中特别是城郊区新建市政道路绿化设计的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较多问题,一方面建设部门较侧重对于道路行车道的空间、道路几何线形和路面的设计、一方面管理单位主旨上不断强调土地的高效利用,缺乏对绿化与交通安全相协调的综合意识,缺乏对道路对绿化区域人行空间及交通视距等安全冗余度的考量,相关设计贴近国家规范标准临界值的规划成为常态。同时绿化设计、建设、施工及移交后日常管理单位分属多个部门,造成上游设计时过于强调绿化本身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和感观上的需求,缺乏多方集思论证的途径,缺乏了整体上人本意识与独特性的渗入,难以确保市政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时的社会使用效益和对道路空间参于者日常安全的考虑,对道路绿化的设计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强化市政道路绿化的设计力度,编制出较为完善的设计方案,遵循因地制宜、多方汇集建议、人性化的原则;以保证改善道路绿化设计的前提下,打造出良好的城市道路安全运营体现城市特点的人文环境,建立以发展人的生活空间为根本,行车在途空间为辅的城市发展概念。
关键词:交通安全;市政道路;绿化设计
引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交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目前,保障交通的基本功能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相关学者开始对交通公路的美学概念进行深入研究,当前,设计人员不仅要合理设计交通公路的上部结构和基础机构,还需要了解其美学概念。这种美学概念指的是交通公路的规划设计,即景观设计。在对交通公路的美学概念进行设计时,人们既要重视外部的美观性,又要保证其安全性,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1道路绿化的重要性
城市道路是人们日常往来、工作以及生活的重要通道,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态功能角度来说,道路绿化起着改善道路环境、遮阴、降噪等作用。在景观功能上来看,道路绿化可以说是人们对城市印象形成认知的关键因素,有着调节心情、防眩光以及缓解疲劳等作用。不同城市因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在城市特色、人文与气候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在具体道路绿化设计中,需要能够充分结合城市特性,对适合本地区生长的树种类型进行选择,在绿地形式上,也需要与路段功能要求相符合,以此使城市道路具有更好的地方特色,在提升亲切感的同时,使更多的人能够对城市特色形成了解。在道路绿化工作开展中,要同路段的功能、特点保持良好的适应性。配置方面,需要结合功能需求合理地配置植物种类与形式,在特殊路段当中,也需要结合实际对不同特殊功能的树种进行选择,结合道路功能、景观要求获得更好的景观效果。
2市政道路绿化设计的原则
2.1安全性
在市政道路相关的标准中涉及绿化的部分存在一定的矛盾,限定的绿化高度等要求未统一且较为简单不成系统,用词和定义上不够明确,使得道路绿化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论证对交通安全影响的基础,同时存在选择性参照依据标准且设计时数据上运用单一且死板,设计时未充分考虑绿化的生长周期和在不同季节的不同活性,治治也忽视了道路工程建设中绿化本身对安全性的基础性诉求。查阅相关标准;其中在CJJ 7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和设计规范》总则中1.0.1条中明确要求避免绿化影响交通安全、1.0.3.2条也载明了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表明了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同时总则条文说明中论述了协调道路绿化与相关市政设施的关系,利于行车安全,有必要统一技术规范,以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且在1.0.3.2条中已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行车视线要求。二、行车净空要求。空洞的表述使得设计者在熟练的运用规范内其它数据时,并未将以上已可以量化的数据在整个空间上予以置入,仅仅通过理解文字的需求而并没有进一步的去填充已有可参考的数据。作者引用JTG D81《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条文说明中根据交通事故原因分析的研究表明;约28%的交通事故与道路环境因素有关;而在道路实际运行过程中绿化设置的不合理因素占到了大部分的比率,主要的原因就是绿化在交叉口未进行通透式的设计控制,其次是在被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车绿带或路侧绿化带、点其端部视距三角形范围未按要求进行净空设计,上述绿化往往依据道路规划、设计规范对绿化带的高度限定在道路平面标高1~1.2米之间,未充分考虑绿化生长时期内管理单位的实际修剪周期的时长和最重要的安全行车视线。及时调整交叉口、安全岛、进出口有关的绿化设计规范,统一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等规范中有关安全视距、停车视距、视距三角区的数值对应的关联部分,综合指导开展道路绿化的合理设计,明确不同规范之间数据间的关联性、实际设计时的指导性和合理性,优化路口绿化的设计是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是践行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交通安全理念,在更好的使道路绿化发挥绿化功能的同时让绿化设计融入道路基础设施的框架,使绿化发挥道路规划应有的有序、安全、无害的功能。
2.2因地制宜
市政道路绿化景观中包含了许多的植物,要想充分的发挥出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重要作用,就要保证植物的成活几率,这也是景观建设的基础。在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尽量的选用当地的植物,这些植物对当地的气候环境非常的适应,可以快速的扎根,成活率可以得到保障,在引入外来植物的时候,要对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要结合当前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合理的选择植物的种类,保证植物可以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充分的体现出因地制宜的种植原则。
2.3艺术与科学并存
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建设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城市的美观性。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工作必须要体现出艺术性,这样可以使不同类别的植物通过搭配,体现出别样的美感。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利用33DMAX软件设计一个草图,查看设计效果,充分的利用周边的环境因素,把各种植物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层次分明的植物群落,彰显植物的美感。在绿化带和中央隔离带设计的过程中,要体现出整体性,不能过于分散,必须要进行大模块的设计,使市政道路绿化景观更加的具有层次感。在人行道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低矮的灌木,这样可以实现道路分割的作用,并且这种灌木比较容易成活,灌木的植株比较低,不会这当人们的视线。通过艺术与科学并存的设计方式,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更加优美的城市环境,使城市的道路周边更加的具有层次感,是城市文化的一种重要的体现形式。
2.4满足生态要求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必须要满足生态的要求,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形成一个相对多样化的植物群落,这样的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方式,可以使植物之间可以相互促进生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节奏在不断的加快,人们的闲暇时间也比较少,人们在城市中很少有时间去细致的观察植物群落的细节之处,所以,在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过程中,要体现出设计工作的整体性。对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进行整体的布局,比如大型的圆球形设计方式、大型方块形设计方式,把这些大模块的植物群落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连续性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的美观性。
3交通安全的市政道路绿化设计
3.1绿化设计
绿化是道路横断面设计中重要的一环,也是道路规划设计流程中首先开展的设计,也是道路空间分配的关键,绿化景观的设计是直接影响道路生态环境、交通安全的根本,道路景观和高质量林荫道能有效缓解热岛效应、吸收有害气体、增加线性美、减少行车疲劳的效果。多幅路多层次的绿化设计,在保证绿化通透的前提下能较好的提升驾驭员行驶体验和愉悦感,以采用四幅路横断面为例;四幅路搭配五幅绿带,道路横断面中行人、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通过绿化带有机联接到一个整体是优选的方式。考虑到不同的道路宽度和结构,合理构建绿化带能极大的提高道路的各类功能,也使各交通参于者趋向性对立情绪减小,出行安全得到保障。细化设计时中央分隔带绿化:现有城市的中央分隔带绿化较为单调,仅有小乔木层次,本次设计时补充栽植部分大乔木和灌木球类,保证中分带的绿化层次达到3-5个层次,绿化效果能够保证常绿落叶相搭配、不同开花时节的树种相搭配。非机动车分隔带绿化:本次设计采用规则式的设计手法,下木模纹灌木采用法国冬青、红叶石楠、金边黄杨以段落式直线型种植,要充分利用分隔带的土壤,确保绿化的数量满足要求;上木采用阵列式栽植形式,主要是种植日本晚樱、垂丝海棠等进行栽植。行道树连体树池设计:本次改造保留原有的行道树,将原有单个的树池连通,在原有行道树之间增加灌木及小乔木。由于该路段行人较多,补植的小乔木和灌木数量尽量要多,保证绿化率的同时,也能够防范行人穿入行车道中。而且由于原有行道树分枝点较低,控制本次补植的苗木高度,保证新栽植的树木不能与原有行道树交叉,避免今后长势不好。道路开口段:为了防止树木遮挡驾驶员和行人视线,造成交通事故,通过相关技术规定的统一,根据市政道路不同限速,不同等级、不同横断面结构分别来分别进行设计,其中主干路中间开口或出入口即中分带端部2倍半圆形区域以种植地被为主,保证安全设施的布设空间;再则应在中分带30米距离内搭配2个层次绿化,宜以乔木为主、密集配置灌木相辅,适当加宽乔木种植间距,乔木间形线整齐,排列均匀,灌木高度控制在路面标高0.6~0.8米,超高段以最低侧车道中心位置水平控制为准,通过顺坡或阶梯式衔接道路中分带灌木,开口端60米范围内绿化带平纵线形应与道路相协调,同时保证绿化侵入道路建筑空间范围;次、支级道路应采用三幅路或两幅路,较窄的应采用两幅路或单幅路,同时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第 16.1.2绿化和景观不得进入交叉口视距三角 形的要求,在绿化设计时根据路段限速的需要,在保证2倍半圆形设施预留区域的前提下,在分隔带开口处留出不少于30~15m以上的距离,栽种植物以灌木为主;同时选用大叶黄杨球进行点缀栽植,地被选用红叶石楠或法国冬青。交通岛绿化设计:主要形式为地被搭配球灌木,选用红叶石楠和金边黄杨形成模纹色块,灌木选用大叶黄杨球,注意苗木的种植高度,0.8~3m必须无遮挡,以确保驾驶员视线不受阻挡。
3.2街道于道路绿化的关系
随着辆的增加,利用道路绿化改善环境也是城市拓展中不同风景风貌的体现,不同等级按重快速主干路,次干路次之、支路适当布局和充分利用空置空挡地块提高绿化种植密度合理减少停车位的设置,通过绿化充分保证行走或骑行者的空间,有效的隔离车辆对轻交通干扰,提高城市街道对近距离骑车和步行者的出行友好度,对缓解城市拥堵解决城市病提高街道活力具有极好的作用。当下随着城市双修工作的推进和宜居城市的发展,城市成为宜居人类居住地的概念的国际社会形成了广泛的共识,有关社会安全、文明进步、生活舒适载体各尽相同,而其中交通空间和公共空间和协调中绿化起到了两者有效结合的功能。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已认识到无限发展小汽车的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并不能有效融合,2003年美国学者通过归纳诸多理念正式提出了完整街道的概念,即为所有出行者提供一个公平的道路系统,完整的步行空间、完善的非机动车交通道路、发达的地上地下公共交通加上绿化的有机结合使城市环境趋于完整。独立的行车空间使机动车通行能力有效提升、事故率明显下降,骑行、步行安全性显著提升,沿线商业地产价值上升,真正体现了城市居住的宜人性、绿色性、活力性和最重要的安全性,从而从以车为本逐渐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
3.3现场交通控制
在道路绿化工作开展中,做好现场交通的控制也十分重要。在现场进行洒水、垃圾清理等流动作业时,因无法根据作业区进行封闭,同通行车辆可能存在冲突,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对此,在实际作业当中,需要在绿化车辆车尾位置喷涂具有移动作业的标志,并在作业当中根据作业位置做好引导标志的设置,保证作业方向同正常车流方向具有一致的特点,避免逆行情况的发生。在洒水、清理绿化时,需要以单独流动方式进行作业,选择具有较好能见度天气条件开展作业。同时,在绿化作业当中,也会具有短时期的停留,很可能因此导致候车发生错觉,因没有正确判断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对此,需要保证作业人员、车辆都能够佩戴作业标志。
结语
近年来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工作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能确保设计效果,难以满足城市美化协调与道路安全之间的需求。在此情况下,相关设计部门就应该树立正确观念意识,遵循科学化的工作原则,将因地制宜理念与安全性、协调性、科学性、美观性等理念融入到设计工作中,以此增强整体的城市绿化效果和创造绿色交通实践绿色出行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陈溯宁.剖析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要点实践[J].明日风尚,2018,24(12):133-238.
[2]宋琳琳.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55(14):66-128.
[3]朱洁琳.浅析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提升生态设计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9,77(17):122-199.
[4]周昊,程建川,薛林钢,等.城市道路分隔绿化带对交通安全影响的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12):18-23.
[5]杨航卓.中国公路景观建设现状与发展方向[J]//亚太可持续发展交通与环境技术大会.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