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王颖

发表时间:2020/9/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王颖
[导读] 摘要:企业员工培训是一个长期常规性的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管理层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将培训看作是实现经营规划的重中之重。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四川省  620032
        摘要:企业员工培训是一个长期常规性的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管理层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将培训看作是实现经营规划的重中之重。因为整个工作队伍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工作绩效,进而会对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产生影响。但是很多企业对员工培训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系统性,没有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没有很好的发挥企业员工培训的职能作用。本文对企业员工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企业员工培训;存在问题;对策
        1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的意义
        员工培训分为新员工入职培训和老员工技能提升培训。新员工为企业注入了活力,但缺乏工作经验,不了解岗位情况,入职培训显得极为重要。新员工入职培训不仅能帮助员工快速了解企业文化、规章制度,还能使新员工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尽快熟悉自己的本职工作和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培训老员工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员工自身的职业发展,还能帮助企业从内部提拔有才干、有经验的员工为中层干部。此举不仅能帮助员工晋升,还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优秀的管理者,使企业走得更远。
        2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存在问题
        2.1企业培训活动少,管理者未形成培训意识
        培训对于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很多企业从招聘阶段就倾向于寻找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忽略了入职培训的意义。一些企业的入职培训只是对员工简要介绍企业文化和公司规章制度,具体工作内容的培训非常少。
        2.2员工培训观念错误,参与度低
        无论是员工技能培训还是员工素质培训,企业的出发点是帮助员工提高职业技能,进而更好地面对工作中的考验。在培训过程中,很多员工将培训视为将他们从工作状态解放出来的一种短期休息或者福利。某些企业还存在安排员工在休息日参与公司培训的现象,这使员工产生抵触心理,导致员工未能深刻理解公司培训能为自己职业生涯带来的积极意义。员工对于培训的目的和意义产生认知错误,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使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企业浪费了人力和物力,没有达到应有的培训效果。
        2.3培训内容未达到员工期待,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
        企业组织员工培训的初衷是好的,但很多企业并不清楚员工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培训。企业管理者盲目组织培训,忽略了员工的培训需求,不仅浪费了企业的培训成本,还占用了员工时间,为培训工作的开展制造了难度。此外,企业组织员工参与培训主要是为了提高员工工作能力,达到帮助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的目的。有些企业管理者不想占用员工的工作时间,将培训安排在员工的休息时间,这样非常容易引起员工的抵触情绪。员工希望在周末得到放松,有自己的生活娱乐计划,被公司强制安排参与培训后,必然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培训中,失去了培训的意义。
        2.4企业培训缺乏培训管理制度的指导
        目前的企业培训比较随意,上级下发培训要求之后由行政部门具体执行并通知员工参与培训,没有结合部门员工实际需求来进行培训策划,最终导致培训效果非常差。即使一些公司有培训管理制度,但培训管理制度在公司内部的实施效果并不好。很多员工对培训制度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管理者也并未落实培训制度,使培训制度在执行中遇到瓶颈。规范化制度缺位导致培训目标的实现过程较随意,容易造成培训责任不明。
        3做好企业员工培训的对策
        3.1提高管理者认知,树立责任意识
        人才是企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在市场中赢得更多市场份额的重要资源。企业是人才的直接使用者和效益的获得者。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该自觉做好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建设专门的培训管理部门,管理者直接管理,明确各项责任。

企业的管理层应该具有模范效应,将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看作企业生存发展的重中之重去抓,除了做好员工培训之外,还应该注重做好高层管理者的自身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整个管理队伍的工作水平提升,才能够更好地管理企业员工,才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针对性的员工培训,还能够减少企业不良的事故发生,降低成本,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2运用方法工具,做好培训项目设计
        在培训工作开展之前,人力资源部门应遵守ADDIE的项目设计原理,使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深入员工群体进行广泛的需求调查分析,了解每一名员工的实际需求情况,并结合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充分运用科学的“学习地图”“能力发展模型”等工具,将员工需求和企业发展需求有效融合。在培训过程中要根据成人记忆能力下降,逻辑推理能力强的特点,采取行动学习、教练技术、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工具,合理的引导企业职工开展实践教学培训,充分调动每一名职工的参与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
        在企业员工培训结束之后,企业内部要善于使用“绩效评估法”,构建完善的考核培训激励机制,并将考核结合和企业员工的薪酬待遇、岗位晋升相挂钩,从而确保广大员工能够更加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培训工作当中。在人员配置和人员选择过程中,应该优先考虑积极参加培训并取得成果的员工,保证员工精神和物质上得到满足,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自我发展空间,这样能够更好的防范企业员工在接受培训后跳槽现象的发生,维持企业工作队伍稳定。
        3.4公司内部征集员工培训需求,合理安排培训时间
        企业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且企业发展是以员工个人提升为基础的。因此,培养员工也需要用对方法,一味占用员工休息时间以及制订无差别、无计划的培训内容组织员工参与培训,并不能帮助企业实现培训目标。公司各部门岗位的职能不同,培训方向和培训内容也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个部门的不同员工,其真正需要得到公司指导的内容也是不同的。企业组织培训前可以在各部门发起培训需求征集,例如列出现阶段公司的培训方向,针对不同员工制订不同的培训方案,真正做到符合员工的培训需要。
        3.5建立并实施完善的培训制度
        完善的培训制度可以扭转员工对于培训的散漫态度,培训制度下的惩罚机制还能约束员工,保障培训活动的顺利实施。对于还没有完善培训制度指导的企业来说,管理者必须尽快制订完善的培训制度监督员工。为了培训活动的平稳开展,企业培训制度可以设立一定的奖惩措施。制订奖惩制度需要注意在一个合理的范畴内且时刻关注员工的反馈,否则极易引起员工的抵触,反而无益于后期的培训活动。
        3.6鼓励员工培训,建立培训奖励机制
        针对员工参与企业培训不积极的问题,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扭转员工对企业培训的错误观念。企业要帮助员工正确认识到公司开展培训活动对于员工提升自身知识技能的重要意义。在培训正式开始前,公司可以为员工制订一系列职位晋升路线,通过培训使员工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有更清晰的认识,从员工自身利益出发激励员工参与企业培训。在培训结束后,企业还可以开展相应的测验收集员工的反馈,对于培训效果好的员工提供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激发员工参与培训活动的积极性,使员工自觉参与培训。
        结束语
        员工的成长与公司长远发展息息相关。员工职业技能提升,不仅有助于员工自身实现个人理想,对公司发展的贡献也是巨大的。因此,企业开展培训活动并鼓励员工参与培训意义重大。当前部分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还没有意识到组织和参加培训的重要性。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不符、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企业培训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影响培训活动的开展,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        1]毛相锋,王首伟,陈新亮.企业员工培训评估机制体系建设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7(23):65.
        [2]刘东.浅议企业员工培训问题及效果评估[J].人才资源开发,2017(12):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