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和顺县供电公司 山西省和顺县 032700
摘要:供电企业的电力网运行过程中,线损问题经常发生,线损问题主要是指供电公司提供的实际电量同销售的电量不一致。但是有的线损故障不容易被检查出来,工作人员对电力网进行检修工作时,非常容易忽视这些线损故障,在对线损程度进行计算时,得出结果的精确度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根据以往的经验总结出,造成电力网中发生线损故障的原因是非常多的,供电企业的检修人员必须对这些原因进行全面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降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供电企业提供的供电服务,减少线损故障造成的损失,增加经济收益,并且提高电能的使用率。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水平的飞速提升,电力网技术也随之提高,降损措施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关键词:电力网技术;线损分析;降损对策
1技术线损的危害
技术线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电力设备发热,在发热过程中,电能转化为热能,导致电能损耗。同时发热引起电路温度上升,促使绝缘材料加速老化,减少电力设备的使用期限,降低绝缘效果,严重时引起绝缘材料击穿。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其直接原因为电力设备发热;特别是接点位置,其电阻值比两端的电阻值大,在正常的负荷下,容易发热,引起导体接触电阻上升、温度上升,导致接点位置烧坏,电力设备故障。对于供电企业而言,电网的线损是没有被转化成为有用的能源的,这部分能源都被浪费掉了,而且由于电网损耗还会导致电力设备出现发热的情况,在设备发热时,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其进行降温,这又进一步造成了能源的浪费。所以说线损的出现,会使得电能出现严重的浪费情况,如果不对其加以有效的控制,就不利于电网的经济运行。
2电力线损的产生原因
2.1物理因素
(1)由电源、线路、电器组成的电路中存在着电阻,电流流过时,将使线路和电器发热。这种发热将电能转化为了热能(这种转化是我们不需要的),产生电能消耗在了线路和电器上,出现电能损耗。这类损耗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这类损耗占电力网损耗的80%左右。
(2)在电能传输过程中,有许多的电磁、磁电互相转换和交直流变换环节,例如变压、换流。在这些转换、变换的过程中,输入的电能不可能100%地转化成输出的电能,将有一部分电能会由于设备的制造工艺、设备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制造时的技术条件等种种原因而损失掉。这种损耗一般称为效能损耗。这类损耗的损耗量因为研究的对象不同而不同,也因为工艺、材料的不同而不同。
(3)由电源、线路、电器组成的电路上使用的绝缘材料,将产生介质极化,这种极化将导致电能损耗———称为介质损耗。这类损耗与电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4)电力网中裸露的达到一定电压等级的架空线路、设备的强电场,将使空气分子游离而产生电晕,这种电晕将使电能产生损耗———称为电晕损耗。这类损耗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2.2气候环境因素
即气候环境对电能在输电、变电、配电各环节中造成的电能损耗。电力的运用离不开自然环境,所以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在正常状态(电力系统的设计额定状态)下对电能传输使用的影响并不大,造成的损耗也不是主要的。但是在雨、雾、冰雪、雷电、大风、高温、低温等不良甚至恶劣的天气时,电力系统的正常物理状态将遭受破坏,其绝缘和受力状况等也将超出设计的额定承受能力范围,从而在原有损耗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电能损耗。如果这类天气持续到一定时间,此时这类损耗将大幅度上升并可能成为电能损耗的主要方面。
2.3统计因素
(1)时间差。作为县一级农村电力企业(经过电力体制改革,现在实现了一县一电力公司,并且实现了抄表到每一用户),购进电量时的计量装置点只有那么几个点,而售出电量时的计量装置点常有十多万或几十万个点。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几个计量点与十多万个计量点的统计问题,误差就不可能避免地发生了。
从购进处的计量装置点的抄“见”电量到售出点的抄“完”电量,就必然首先产生一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就使电量的统计产生误差。这个时间差因素是统计线损的基本特征。为了减少这个误差,供电企业采取的是增加人员的办法。
(2)负荷不平衡。统计线损另一个基本特征是,在上述这段统计时间内,供电状况(即负荷状况)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并且随着气候变化等原因还会产生波动甚至是较大的波动。这就使得售出处的抄见电量更与买进处的抄见电量产生更大的区别,从而形成统计线损的负荷不平衡差。时间差和负荷不平衡差对于统计线损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统计分析的时间段越短影响越大、时间段越长影响越小。
(3)计量装置误差。对电能的使用数量进行计量的设备即是电能计量装置。这类装置包含有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能表和连接导线,还有保护装置(如熔断器、空气开关等)。这类装置根据不同负荷情况进行不同配置:或只有电能表,或有电能表和电流互感器,或既有电流互感器、还有电压互感器(当然还必须有电能表)。计算电量必须依靠电能计量装置,统计电量也就是对电能计量装置所记录的电量进行抄录、计算、汇总,因此笔者将计量装置因素列入统计因素。
3降低技术线损的对策
3.1供电企业要提升电网建设、优化电网结构
3.1.1相关部门要做好电力需求分析预测工作。供电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要做好电力需求分析的预测工作,预测工作工作人员还需要考虑我国当前能源的使用情况以及我国高压输电设施建设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电网发展推动电源发展,科学合理地进行主干网络的建设,减少电网中相对薄弱的地方,有效提升主网的供电能力,为电网节能打下夯实的物质基础。
3.1.2加强电网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配电特高压超高压电网建设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进行低压电网建设,不仅要确保供电过程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还要满足220kV电网分片运行的相关要求,这样就能增加电网运行的灵活性以及稳定性,增强整体的电网负荷平衡能力以及调整能力。
3.1.3供电企业要详细分析用电区域的电力负荷特性和发展趋势。供电企业必须要在建设电网以及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对用电区域的电力负荷特性和发展趋势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还要根据相关的规范对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在变电站建设的过程中秉持“建设和投产共同进行”的原则。
3.1.4供电企业要对电压等级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和优化。在电压等级划分对的用电区域,供电企业必须对电压等级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和优化,采取措施减少变电的等级和层次,这样才能减少变电运行的过程中产生的电能损耗,增加供电的效率以及质量。
3.2供电企业要加大对电网设备技术的改造力度
3.2.1供电企业要根据实际状况进行电网改造。供电企业要根据电网运行的实际状况对电网进行升压改造、简化变电压的等级、配置并列线路运行、替换截面较细的导线、装配无功补偿装置以及使用能消耗的装置等措施。
3.2.2供电企业要重视电能的计算工作。供电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必须对电能计算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准确的电能计算工作能够有效减少计量装置在运行过程中造成的电能的损耗。
总之,线损率是衡量供电企业运营效率和管理效益的重要指标,加强线损管理对供电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技术线损的主要危害,剖析了线损理论计算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技术降损措施,希望能为供电企业的技术线损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提高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董进强,史双红.基于线损分析下的公变终端校验仪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4).
[2]张永杰.线损分析在配网线损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3).
[3]林海.基于计量自动化的线损分析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