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富
身份证号码:21042219790305****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桥梁工程也迅速发展起来。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软土地基,如果处理不当或者不及时,则会对整个道桥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造成安全隐患。就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软土地基忽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引言
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助推了我国道路桥梁项目工程的建设。在市场经济中,道路桥梁作为各个城市连接的重要枢纽,关系着交通运输行业的正常通行,并且牵动着通行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等。这几年,随着道路桥梁建设数量持续增加,人们高度重视道路桥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尤其是对软土地基处理。软土路基对道路桥梁具有致命性破坏程度,既影响道路桥梁的结构,并且对道路桥梁中通行的过往车辆造成恶劣威胁。故此,亟待加强道路桥梁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保证道路桥梁的安全,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年限。
1道路桥梁工程中不处理软土地基的危害
首先,软土地基容易引发沉降问题。一旦降雨量较大,或者在较深处的地下水渗透作用下,质地较为松散的地基很可能出现沉降的情况。地基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如果地基不稳,其支撑效果将大打折扣,不仅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稳固性,甚至造成道桥的坍塌。其次,从桥梁的压实度角度来看,软土主要结构是松散的砂石,土层稳定性十分不可靠。在道桥施工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即地基的压实。基于软土地基的组成特性,压实工作难以进行。此外,相比于其他正常的地基,软土地基的含水量要大得多。道桥施工时间跨度较大,在降雨量充沛的季节,桥梁受到雨水的冲刷和侵蚀,这显然不利于施工的正常进行。最后,目前阶段,道桥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施工材料是沥青和混凝土。这两种材料本身具有稳定性较差的特点,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再加上软土地基的成分结构也容易改变,桥梁道路表面容易出现硬化的情况,使得质量验收不合格,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软土地基对于道桥主体构造的重要影响
2.1由于沉降不均引起的裂缝
沉降不匀主要由于塑性及重力所导致:混凝土基础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在支架的塑性作用之下会产生基础沉降不匀的现象,同时基础沉降也会受整体结构作用力或局面相反的作用力,使得整个的结构两部分发生断裂或裂缝的现象。另外,混凝土自身的重力也会造成地基整体体积差异性,从而引发的沉降不匀的现象,由于局部重力作用较大,沉降现象比较明显,拉动混凝土基础整体结构,在拉应力的作用之下钢筋发生变型,从而形成沉降不负的结构裂缝。
2.2路面发生龟裂或者裂缝的现象
在道桥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进行路面铺设作业的材料主要是沥青混凝土两种材质进行混合,这种材料的密实度较为优异,抗压的性能较为突出,同时具有方便运输的特点。但这种混合材料的横向抗拉能力较差,由于所处地质的为软土地压,达不到道路压实的设计要求,从而在外力的作用之下,地基会产生严重的变形,路面的整体结构自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正常情况下,路面的抗拉能力就有一定的缺陷,一旦受到相应的作用力,自然会出现龟裂的现象。
2.3整体结构发生沉降的现象
土地沉降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周期,软土地基不具备较好的透水性能,整体压实度很难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
一旦地基不能达到压实系数的相关要求,道路在使用的过程中便会出现严重的变形,从而造成地基的连续沉降,使路面发生坑洼不平的现象,同时桥梁主体的某个部位也会发生相应的结构变化,拉应力增大,路面发生断裂,桥梁及桥墩在重力的作用之下,直接将桥梁也路面的连接处拉裂,直接会影响整个桥梁的稳定性。
3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措施
3.1粉喷桩加固技术
粉喷桩加固技术适用于地基沉陷要求严格的情况中,大、中、小桥梁通道、涵洞、桥头中。例如,在某高速公路桥头软基处理时,技术人员在施工准备阶段针对粉喷桩处理地段进行了沉降观测和数据分析,发现桩间土沉降较桩顶大,地基土孔隙水压和荷载增加成正比,并确定了其中的技术指标:粉喷桩的距离需要控制在1.3~1.6m,钻機进钻速度需要控制在1.6-2.2m/min,在遇到硬地层时稍微放慢速度并加快速度后提钻,在喷粉搅拌的同时适度调整喷粉压力,避免出现堵管问题影响喷粉,并利用自动装置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最终圆满完成了工程施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有效地控制钻机喷粉高程,下钻深度,保证粉喷桩长度,不得使用不具备粉体计量装置的喷粉机,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和复查,确保粉喷桩搅拌均匀度和成桩直径满足相关要求,重点检查其直径磨耗量。
3.2砂垫层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最大的问题就是土质松散,在对其进行处理时,常常采用铺砂垫的解决方式,加入砂垫层材料,能够显著地提高软土的硬度和支撑能力。砂垫层是一种透水功能优良的施工材料,相当于一层滤水网,能够有效降低软土地基内部的水分。但并不是所有软土地基都适合这种方法,只有在土壤层较薄的软土地基上应用这种方法,砂垫层材料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而对于那些土壤层较厚的软土地基,铺砂垫层显然不是一种合适的方法,这是由于地基高度不好控制,只会对砂垫层造成浪费。可见,选取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时,要以地基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
3.3排水固结技术
关于排水固结技术就是在软土地基中设置排水体,通过排水系统把地层中含水量充足的软土层水分排出干净,其主要是利用加压系统和排水系统进行处理的,从排水体差异的角度进行分析。排水固结技术可以分为塑料排水带和砂井排水两种,其可以有效处理淤泥黏土地基沉降问题,保证软土地基的稳定性。除此之外,砂井排水主要是确定砂井直径L、砂井位置间距L,直接影响着土地层中的含水量,相关技术人员还需要对其中的含水量进行统计。通常情况下,砂井间距范围需要控制在2~4m之间,直径需要控制在20~30cm之间,平面布置成梅花形。
3.4软土地基加筋法
道路桥梁的软土地基施工进程中,由于软土地基存在一些特殊性质,如渗透性差,水分含量过重极易使道路桥梁出现移位的问题。为了避免道路桥梁出现移位情况,可以运用耐拉性强的材料对软土地基进行预埋,提升道路桥梁施工的摩擦力,保证道路桥梁的稳定性。与此同时,运用预埋耐拉性材料,还可以整合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耐拉性材料与软土层,保证软土结构的稳定性。除此之外,为了充分发挥加筋法的作用,在道路桥梁软土地基中应该在软土地基中先铺设好沙子,并借助于耐拉性材料在沙子上层进行加固,保证软土地基结构的稳定,避免软土地基对道路桥梁施工造成不良影响。
结语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升软土地基地承载力和稳固性。为了提升软土地基加固效果,道路桥梁施工期间,人们应当综合分析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如施工环境、天气条件、桥梁规格与等级等,准确勘测施工路段,合理运用桩基法和加载法等技术,有效处理软土地基,保证项目施工进度。
参考文献
[1]何洪平.浅析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28):257-258.
[2]吴海兵.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282.
[3]郝志湘.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5):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