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大轮岗”岗位优化模式的优越性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5月14期   作者:钟赟
[导读] 在“挖潜 增效”大背景下,面对车站人手缩减的现状,
        钟赟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事业总部  广州510000

【摘要】在“挖潜 增效”大背景下,面对车站人手缩减的现状,岗位优化势在必行。“大轮岗”模式把中心站(区域站)内各自然站的人力及培训资源进行整合、融合、优化,能够在岗位优化、排班工时以及人员培养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关键词】轮岗;工时;排班;人员培养

一、实施“大轮岗”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假设地铁某中心站(区域站)内共包含洛A、B、C、D,E等5个自然站。2020年年初,各自然站人员配置如下:
 

(一)中心站(区域站)内各自然站的岗位特点:
        E站:E站作为某线终点站,且地理位置特殊(毗邻外界各大交通枢纽单位),安全、票务、服务各方面的业务量较大,工作强度高。同时车站员工人数相比其余四站较多、岗位配置较为复杂。
        A站、B站:位置更接近市区,车站各模块业务量及人员岗位配置在线网当中处于平均水平。2019年岗位优化时取消了夜班客运值班员岗位。
        D站、C站:业务量偏小的车站,员工人数和岗位配置相对较少。没有配置早班客运值班员岗位。
        
Table 1各站劳动岗位及劳动强度对比
       
(二)原有岗位排班模式的弊端:
        工时、夜班不公平:工时控制是车站排班的最基本要求之一,但实际排班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某一时段某一自然站内有较多的事务要求(比如演练、培训、会议,员工个人申请等),岗位人手紧张。而另一自然站事务较少,班表比较宽松。经过长期积累,容易出现不同自然站的员工之间超缺工时差距明显。此外,因A站、B站没有夜班客值,D站、C站没有早班客值,四个站的值班员层级夜班数长期不平衡,各站员工之间互相参照对比,有一定怨言。
        管理人员排班难以调节:车站管理人员排班过程中,出现个别车站人手不足时,只能勉强安排个别曾经在本站上过班的员工临时借调顶班。仍无法解决的时候只能安排高岗顶低岗,造成中心站内人力资源浪费。而且D站、C站的值班员层级早班岗位少、夜班岗位多,排班时经常出现员工夜休早、夜休夜,或每周三个甚至四个夜班,对员工的作息调节影响较大。
        员工个人发展受限:各站业务量、压力不均一,小站员工长期处于低业务量的工作环境中,业务水平和心理素质无法在日常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升,不利于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
    综上所述,原有的岗位模式是存在较多弊端的。
(三)整合中心站(区域站)人力资源的可行性:
        目前在“挖潜 增效”的大背景下,各类规章制度也在不断变革,为我们车站的岗位优化提供了许多便利的条件。比如票务规章制度的变革,使得一个员工同时具备几个站的票务操作权限变得可能;比如岗位的整合优化,站台、厅巡、票亭二岗合一、三岗合一也不再遥不可及。同时,我们车站的硬件设施智能化、多元化,使得更多乘客摆脱了对人工服务的依赖等等,再结合前述原有模式下的弊端,中心站(区域站)推行“大轮岗”模式,必行,且可行。
二、中心站(区域站)“劳动强度系数”概念
        劳动强度系数,是中心站(区域站)推行“大轮岗”模式的其中一个辅助手段。车站衡量一个员工的班表是否辛苦,往往以工时作为标准,想当然一周工时越多的员工,上班就越累。其实这里面存在一个误区,站务的岗位千差万别,一个站内有几种、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岗位,每个岗位的工作量和性质都不尽相同,即使同样工时的班,不同岗位、不同员工上起来的感觉也相差很大,工时不能够完全体现员工的劳动强度,工时多的岗位不一定很辛苦,工时少的岗位不一定很舒服,中心站在实施大轮岗模式之前,先从排班合理性上做出了第一步改进:以E站站务员层级为试点,在站务员中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站内各个站务员的岗位进行劳动强度进行评分;根据公式可计算出每个站务员每周上班的劳动强度,以劳动强度和工时结合参考的方式进行排班,对于每周每月劳动强度系数高的站务员,后续排班合理降低员工的强度系数,从而进一步促进排班的公平公正。

        
        
三“大轮岗”模式的逐步实施及实施后的优越性
        (一)先在D站-A站四站站与站之间进行轮岗,举例值班员层级:C站夜班岗位多,A站早班岗位多,可逐步安排两站之间的值班员互相到对方车站跟岗学习。当大多数值班员经跟岗培训和评估,能够同时在两站之间的值班元岗位时,第一步目的就达到了:我们完美的解决了夜班数不均衡的问题。在排班的过程中,A站的值班员可以到C站上夜班岗位,C站值班员可以到A站上早班岗位,同理B站和D站两站亦然。
Table 2新旧岗位模式下各站值班员夜班数对比(每月平均数)
        
        (二)安排D站-A站四站的值班员到E站进行跟岗,鉴于E站的工作强度及压力,原本E站就占据着中心站内较为优秀的人力资源。因此安排其余各站值班员到E站跟岗时应有选择性,先考虑安排小站中能力及表现较好,持证齐全的值班员。且到E站后,应该遵循“先客值,再行车”的原则逐步安排跟岗。
        (三)站务员层级仿照值班员层级模式,比如D站C站的站务员没有夜班岗位,B站、A站站务员上夜班较多,可在安排互相轮岗的同时也按排到E站跟岗。
        (四)上述轮岗已逐步实施的情况下,中心站(区域站)排班的优越性就能体现出来:首先,中心站(区域站)解决了夜班数不均衡的问题,夜班少的车站和夜班多的车站员工结合排班, 形成互补。其次,在工时控制方面,对于工时超缺明显的单个自然站,中心站(区域站)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安排自然站与自然站之间人员进行调节,员工的工时控制不再以自然站为个体,而是中心站(区域站)总体调控,只有当中心站(区域站)整体确认或整体超编的时候,才会导致工时超缺明显。再次,轮岗效果成熟后,对于安排员工休假、脱产培训等事务更为直观方便,比如年休假,站长或站长助理无需再分别计算每个自然站的休假人数安排,只需从中心站(区域站)的总体人数考虑即可。最后,中心站(区域站)调整劳动强度时具有更多的余地,促使排班更加公平、合理。
四、如何利用“大轮岗”模式做好人员培养
        站务人员培养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有的培养方式只限于培养员工某一项业务技能(比如手摇道岔培训),有的培训方式短期效果较为明显但无法持续长久(比如专项脱产培训),“大轮岗”模式对员工个人在职业道路上的发展能够形成长期培养的模式:一个中心站(区域站)内的员工不再受限于本站的培训条件限制,比如新入司(晋升)的员工能力较新,可以通过到D站、C站轮岗适应岗位基本需求,再到A站等站加快经验积累,A站、B站的员工当各方面能力条件达到要求后,安排到E站进行锻炼,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业务技能,为向高一级岗位冲刺垫定基础。
        
Table 3各站轮岗人员占比
       
        
        综上,本文通过思分析中心站(区域站)“大轮岗”岗位人员优化模式,以实施前后的效果对比,希望能以点带面,强化中心站(区域站)内的人力及培训资源进行整合、融合、优化,以便能够在公司“挖潜 增效”大背景下,对车站日后岗位优化、排班工时以及人员培养方面的工作中带来更多的管理思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