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5月14期   作者:杨洁
[导读]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杨洁
        四川省兴发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四川省广元市   628000
        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应当始终重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对于地震频发区来说,对建筑结构的伤害是较为严重的,所以在面对建筑类型、多样化的背景下,一定要始终关注抗震设计,要将抗震设计当作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点,提升建筑物的安全系数,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因此,本文将围绕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为主题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了解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存在的缺陷以及必要性,再提出有利于落实提升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分析
一、针对于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开展抗震设计必要性的探究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开展抗震设计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确保人身安全提供保障。虽然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显著提升,广大人民群众也更加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但是当今并未发明出能够精确预测地震发生时间以及强度的仪器,而且地震灾害如果突然发生,很有可能会对建筑物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不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重开展抗震设计来减少地震所形成的危害,抗震设计能够在本质上提升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在发生地震时为人们预留出较多的时间逃生,规避风险,而且还能降低救援的难度系数[1]。
        当前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划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将会实现更好地应对较为复杂的城市规划需求。在开展实际的抗震设计时,作为建筑设计工作人员要具有一种全局意识,落实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来开展综合考量,不仅要确保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同时还应最大限度地满足越来越复杂的城市规划需求。在当前现代化城市规划中各种建筑物的建设工作在保证美观性以及居住舒适性的同时,还要始终坚持遵循条理性以及安全性的基本原则,各建筑物之间要保持特定距离,错落有致,既能够相互联系又能互相独立,从而为构建良好的城市产业结构链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城市建设的安全性、稳定性。所以,在建筑设计中抗震设计是具有指导价值的。
二、针对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应注意问题的探究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应关注以下问题,才能够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抗震设计中应落实提升建筑物的稳定性,作为设计工作人员要确保建筑结构主体具有足够大的承载力,建筑的构件刚度以及整体建筑具有稳定性,并且抗震设计工作应坚持遵循“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建、强柱弱梁”的基本原则,以此来开展专业化设计。而设计人员要加强总结经验,依据自身以往的工作情况,再加强和实际情况的印证,从而准确判断在建筑中地震灾害较为脆弱的位置,开展强化措施,像,显著提升承重墙柱的实际强度以及结构内的配筋量,以此来让较为薄弱的地方结构稳定性提升,达到理想的抗震效果[2]。
        在设计工作中应尽可能的设计较多的抗震防线,要求设计工作人员把建筑结构合理划分成为多个能够相互联系,又有独立安全性能的分体系,其中最具有典型代表的是建筑结构当中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有着较强的抗震性能,所以其有着独特的结构特征,能够在面对各种地震影响时,减轻对建筑物的伤害。像如果一层防线发生倒塌,那么其后续的结构依然较为坚固,并且落实形成层层保护,确保建筑物具有完整性。

与此同时,在地震发生后,很有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会持续出现余震,这种余震会对救援工作以及人员的逃生形成阻碍,所以应在建筑设计初级阶段就设计多层抗震防线,从而有效避免由于发生建筑物一次性坍塌。
        除此之外,实现对建筑构件之间的关系开展专业化部署。在建筑设计中抗震设计最为关注的是建筑结构之间所具备的整体关系,所以要全面掌握各种建筑构件之间所存在的受力关系,并且落实对各建筑构件开展科学的分配以及调整,以此来提升建筑工程的抗震能力。在抗震设计环节中,作为设计工作人员要确保主体受力构件在地震等各种原因荷载屈服后,周边的抗震构件也要有着良好的弹性,通过这种手段来显著提升建筑物维持结构完整性的时间长度,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逃生以及救援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时间[3]。
三、针对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存在各缺陷的探究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有待完善,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缺乏对抗震设计的重视度。因为由于建设方会考虑到工程成本以及施工难度系数的问题,很容易忽略抗震设计。
        第二,建筑物抗震验证缺乏完善性。我国的抗震验证手段较为单一的,就要求我国应针对于抗震验证工作不断优化和改进。与此同时,在当前现有的建筑结构中地震监控设备相对较少。当地震发生时,很难对地震产生的数据全面地收集以及整理,从而为后续的抗震设计全面研究形成困扰。
        第三,部分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人员缺乏良好的抗震意识。只有确保建筑抗震设计工作人员具备扎实全面的抗战专业知识以及设计能力,才能确保抗震设计工作有序开展。但是由于部分设计人员缺乏这一方面的知识理论,以至于在设计工作中存在着各种限制因素[4]。
四、针对于落实提升建筑结构抗震能力可行性对策的探究
        为了提升建筑结构抗震能力应实现提升建房标准强化抗震意识,我国要向日本等地震频发国家学习,总结经验,还要推出各种法律法规支持,实现严格制定抗震设计要求,确保所有设计工作人员依据要求开展结构设计。与此同时,还应制定较为系统全面的设计审查以及施工审查工作环节,严格控制建筑设计各工作流程,通过这种手段来提升建筑的安全性。另外,成立追责制度,如果在结构设计中存在安全事故或者发生较为严重的经济、人员伤亡事件,应实现追责处理。
        建筑施工场地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建筑的抗震性能和建筑选址有着深远的联系,如果建筑施工场地选择在了地震频发地带,地震的发生几率将会提升,所以应尽可能避免在地震多发地段开展大规模建设工作。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良好的抗震性能应具有规则性,要尽可能避免出现独特的凸角结构,实现简洁高效,从而确保建筑施工有序开展[5]。
总结: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充分地意识到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注重开展抗震设计的重要性。我国属于地震频发地区,地震灾害的发生对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提升都将会产生阻碍,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而形成的影响,应始终关注和重视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工作。对于当前我国所采用的气体结构以及框架结构设计来说,依然存在着各种薄弱环节,所以应进一步加以防范,并提升抗震意识以及综合各方面来选择建筑施工场地,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到首位,以此来显著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为促进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晓斌.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0)
[2]王敬东.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不足及其对策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10)
[3]朱桂明.刍议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分析[J].江西建材,2015(004):23.
[4]李智建,石延明.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J].科技资讯,2019(012):103.
[5]高利辉.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探微[J].建材与装饰,2016(029):86-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