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运行管理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5月14期   作者:张卫洪
[导读] 农村地区的饮水问题,成为拉开城乡差距的关键因素。
        张卫洪
        平邑县水利局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农村地区的饮水问题,成为拉开城乡差距的关键因素。为此,大力建设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工程,旨在为农村区域居民提供优质放心的水资源,彻底解决农村地区居民饮水困难的问题。然后,工程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应针对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逐一调整,保障农村地区居民的饮水安全。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建后运行管理;分析
        引言
        简要分析农村地区开展饮水安全工程的施工完成后存在的遗留问题,如工程交接不完全、水厂运行能力不足等,对此提出应采取的管理措施,如加强安全工程的施工管理力度,提升水厂的运行能力等,全面建设农村地区的饮水工程,保障农村居民拥有优质水资源。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概括
        因为农村地区的影响因素极多,我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尚不完善。目前,很多的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工程供水方式通常都是分散式供水。和城市供水相比较,农村自来水覆盖面积较低,还有很多的农村居民都是依赖以往的井水满足生活用水。为了能够充分满足农村居民生活用水的需求, 就需要不断提升农村饮水安全的管理,推行农村饮水需求量, 并且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强化以往的农村饮水管理工作。农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具有较大的影响范,整体上展现出十分庞大的工程量,与此同时,农村饮水工程主要就是为了满足种农村居民生活生产需求,水资源价格相对较低,需要漫长的工作才够回收成本。
        2农村饮水现存的安全问题
        安全工程在施工运行期间,存在结算交接问题,造成工程未能如期验收,影响着安全工程的正常运行。如若工程未能如期完成验收工作,为水厂运行与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阻碍,严重影响其开展国土证等工作流程,难以正常获取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工程的用水、税收等优惠福利,为其工程运行带来了经费问题。由于农村地区的居民供水问题,具有分散性质,加之农村地区的人口稀少,群众对安全用水的意识不强,造成安全工程投入成本较高,供水能力不足,为水厂管理与运行带来了工作难度。
        农村地区的水资源保护尚未具有明确规定与管理条文,造成水处理机制长期处于荒废状态,水厂供水能力难以顺应安全供水的检测标准,造成农村地区水质检测能力不佳的不良问题。与此同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面临着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机制不活、制度不健全、水价不到位、水费计收难、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经费不足等,这些问题导致大部分工程管理不善,效益不能充分发挥,有些工程甚至过早报废,给农村地区居民正常用水造成影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效益不佳, 直接影响着水厂无法获取运行经费,难以维持后续工作的运行, 造成水厂无法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由此发现,农村地区开展饮水安全工程,具有多重管理问题,应加强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运行管理,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保障其良好运行。
        3饮水安全工程应采取的建后管理措施
        3.1加强经营体制管理
        现阶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制过程中,县区级水利局是对饮水安全工程的主要管理部门,具体的工作会围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环节开展管理,需要配合水厂积极强化内部的水源管制,促使供水工程在建成之后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县区级成立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构的同时,乡、村级也要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服务机构,落实人员,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确保工程后期良性运行,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例如, 在某水利工程建设期间,结合当地的实际用水需求,统一建设供水工程之后,在管理过程中,采用集中式管理的方法,实现系统化管理,对于联村水厂的运行与管理交由所在乡镇办进行管理,按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年度考核办法对各个水厂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发放补助经费。通过对细节的把控, 逐步强化对流程的管制,并落实到细节,以便于实现高质量的工程体制管控。针对村级集中式供水运行,主要由当地的村级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服务机构负责,区级和乡级管理机构指导和监督,以便于加强管制相对应的饮水系统管理和后期安全监管力度,在体制建设中,将水厂的输送方向进行系统性的分类, 可以根据地下水和地表水、乡镇水厂和村级水厂的规划,采用合理的成本设定,实现对用水价格的高效管制。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设定科学的收费管理体系,在水厂内部创建一体化的体制管理制度,完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细节,以便于实现对内部管制的高效管理 。
        3.2稳定供水价格
        在水价定制期间,工作人员需要以农村饮水长期的体制建设为核心,水价需要衡量当地村民的经济承受范围,坚持使用政府的定价标准,经过双方协调定制的水价制度,在当前供水成本的前提之下,设定具体的升级定价条件。还应该以村民的经济承受能力为主要核心,针对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后期水价设定环节,以便于实现合理化设定,依照村民承担的部分可以适当降低计提折旧费用,在国家投资管理环节中,也可以采用降低利润计算的方式,保证当地居民的用水情况,此种状况不仅有利于维护村民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会让社会投资得到相对应的回报。在此环境下,有助于促进投资工程的主动性,保证农村饮水事业的高质量运行,另外,运行计量水价会涉及到基本用水,应当根据两部制水价格体系,依照每一个月村民具体使用水量收取水费 。
        3.3完善水资源保护
        为保证当地居民的用水质量,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对饮水水
        源地的保护力度,可以通过设立明显警示牌的方式,细化水源地管理负责人的责任制度,通过确立系统性水源地监管预警体系的方式,强化对周围附近居民水源地的保护宣传力度。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用水的监管,避免由于农业污水所对水源地造成的影响,保障饮水水质高于国家设定的标准, 另外还可以依靠完善水质检测制度的方式,结合国家规定的水质检验标准,定期开展开展水质检验工作,有利于保证当地农户的饮水质量。
        3.4改善供水模式,向城乡一体化供水模式发展
        传统的供水系统中,城市供水和农村供水都是独立存在的,并且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基本都是仅仅解决了农村居民的饮水问题,在用水质量、水量、水压等方面的保护措施不强,存在很大的城乡供水差别。现实工作中要推行农村用水工程建设,统筹发展水资源,要按照人口分布和水资源分布态势,决定供水需求,突破传统的行政区界限。管理时,要使用最为严格的水资源控制准则,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水资源控制规划,切实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增加用水效率,大力改善现如今农村水资源过度发开和水资源浪费以及水污染严重的问题,要充分增加对水环境的保护力度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使用,还要积极主动强化水政监督队伍的建设,让其能够监督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把解决人民群众用水放在首位,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结束语
        基于农村地区的地理环境因素,造成其饮水安全工程在实际落实期间存在较多运行管理问题,为其后期维护与管理提升了工作难度。通过加强水厂运行机制建设,加强工程经费,提升工程的运行能力,保障农村地区的水资源质量,促进安全工程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汪亮 . 关于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建后运行管理的建议 [J]. 农业与技术,2020, 40(02): 69-70+73.
        [2]江红艳. 浅谈如何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运行管理[J]. 低碳世界,2018(03): 106-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