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工程建设与土地生态治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5期   作者:杜中秋
[导读] 在土地工程建设中,提高土地质量,解决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

         杜中秋
         身份证号:4506031979101***99,广西省 530000
         摘要:在土地工程建设中,提高土地质量,解决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对促进土地生态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大力加以正确引导,促进土地工程与土地生态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土地工程建设;土地生态治理;分析
         1 土地工程的基本内容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工厂的建立,它们的出现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使得耕地的面积有所减少,尤其是开发过程中对于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这使得我国的土地利用和优质的耕地受到了破坏,可用耕地的面积出现了大幅度的减少,而且更严重的问题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土壤的污染问题更加严重,土地的景观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有研究的数据表明了,全国区域内的土地的土壤的总超标率为16%,在这之中重度污染的比例也不容忽视,一少半的耕地出现了退化,耕地的环境的质量十分令人担忧。在日益严重的问题背景下,大量的研究人员开始探索这些问题的措施,这就出现了一项专门研究这些问题的工程,那就是土地工程。
         土地工程是一种用工程技术和科技的手段来解决土地方面问题的工作,它的主要研究问题是将没有得到利用的土地变成可以加以利用的土地或者是将以前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土地进行高效的利用,促进人和土地的协调发展。这一工程的提出,受到了社会各界认识的充分支持,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的大力支持。土地工程的提出,对于解决土地的生态问题,将藏粮食于土地、藏粮食于科学技术的战略,实现耕地的占和补的平衡、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是有重大的意义,我们相信未来不久,我国的土地工程会在整体上迈上崭新的台阶,更大的发展土地的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众多的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让我们的国家实现利用有限的土地保障世界上大多人口的粮食。
         2 土地工程技术在城市土地生态治理中的应用
         2.1 河道治理技术
         在对土地进行治理的过程当中,对于河道生态的建设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土地工程建设中,河道是城市生命力的表现,也是生态环境的命脉,对于土地生态的治理而言是一项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必须要将此作为城镇生态系统的主要核心,注重对河道生态功能的应用。在对污染河道进行治理的过程中,要在生态工程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多样化的方法来综合治理河道。在此过程当中,必须要严格落实“系统整合、标本兼治、注重生态、以人为本”的治污理念,以截污、疏浚、蓄水、治岸、管理的综合生态治理为手段,从而实现有效治理。在河道治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土体重构的手段来对污损土壤的迁移及转化进行控制,它能够使土体结构更加稳定,并且使土质环境更加的洁净。
         2.2 土壤治理技术
         就土壤重构来看,它主要涉及了两个部分,即土地整平与土壤改良。其中,土地平整是建设用地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性工程,特别是对于山区或丘陵区的平整。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建设用地越来越稀缺,通过平整措施对未利用荒山、沟坡等的改造,可以使其变为城市建设用地,这种现象在今天非常普遍。在整治建设用地的过程当中,主要涉及了两方面的土地重构。针对未来要建设地面构筑物的土地,要实施土地无机重构,而只针对未来的绿化用地、生态用地等,就要实施土体有机重构。在实际应用中,最先要做的就是挑选合适的材料,利用置换、增减、复配等的方法,着手于材料的物性、细观结构等方面辣子研发土体,确定最为适用的材料,利用有机、无机的过程,结合土体培育、污染物修复等的措施,充分考虑土体轻度、变形等性质,确保土体能够符合有机生命体的要求。同时,还要做好土壤培肥工作,利用先进的农艺措施,改善土壤形状,持续提高土壤费肥力。


         2.3 河流水体治理技术
         对于河流水体所受到的污染,要想实现河道截污,就要对排污渠进行修筑,以此来把污染统一排放至下游,以便于对污水的统一处理,并且在下游通过中水处理站的废水处理措施,降低河流废水排放后导致的水质污染程度,从而有效改善附近生态环境。此外,经过中水处理之后,淡水还能够发挥其他作用,例如消防、绿化用水等,这就能够构建“开源—净化—利用—排放—再生”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绿色模式。通过对土地工程在河流水体中的运用,能够控制、修复河流污染,有助于两岸土地土体的重构,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有明显作用,对区域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和谐发展均有很大帮助。
         3 加强土地工程的生态文化建设
         3.1 创造“宜居”“居乐”的环境
         土地工程是一个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土地质量、解决土地问题,确保土地安全,协调人地关系的新学科。土地工程涉及到生命体存在的质量,不同作物对土地的要求不一样,人类也是这样。土地工程是利用工程手段创造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不仅要安全、健康,更是人类生活要求及质量的不断提高,强烈归属感及生活便利的需要。因此,在土地工程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以创造宜居居乐的生存环境为目标,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遵循“生态化”规划理念,通过修复区域生态环境、优化水土资源配置、完善基础设施,重建新型人地关系,实现水土气生和谐共生的有机生态系统,实现“自然-人文-生活”的可持续城市发展模式。
         3.2 构筑自然美、景观美和生态美的统一
         自然美强调环境自然存在的美学价值或生命体感受到的舒适性,是外部因素未造成影响或改造的;景观美则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或作用而规划设计的,如:土地工程中增加道路或水面。这种景观建设可能是为了增加区域水天一体的美,或者为了增加区域廊道、区域稳定性等。生态美则更多地是为了满足人类要求所进行的改造,一般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生态美可包括景观美和自然美。土地工程实现了自然美、景观美及生态美的完美结合,既实现了自然美合理性,又实现了景观美和生态美给人的美好体验及对生活境界的启迪,后期还可根据生命体在该状态环境中生活状态及质量,指导未来土地工程不断地发展。
         3.3 加强管理体制建设
         建立和健全土地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补偿法律体系和管理体制。加快生态补偿立法,形成长效补偿机制,明确其在国家规划体系、区域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加快对环境税、生态补偿税、“碳税”的立法,使其成为政府生态补偿资金的固定来源。完善土地生态补偿方面法律、法规建设。健全土地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补偿管理体制,增强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的协调性,实施区域生态补偿,利用生态用地指标进行自然资源的宏观调控。在技术层面,建立全国土地生态系统监管网络,提高土地生态系统监测能力,为构建以土地为载体的多目标融合的多层面多尺度土地生态系统综合管理体系服务,为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提供支撑。
         结语
         土地资源是支撑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这可充分说明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土地资源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不断发生的自然灾害,直接威胁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社会各界需要不断提高对土地资源的重视程度,利用相应的措施与手段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并着重恢复已经被破坏的土地资源,为后代子孙的生存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新卫[1],杨华珂[1].基于土地整治平台促进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以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为例[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7.
         [2]刘琦,党宏伟.城镇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工程--以石川河综合开发项目为例[J].西部大开发(土地开发工程研究),2016(03):3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