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背景下旧城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方法和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5期   作者:陈恭谨
[导读]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城市人口流入量在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与规模在不断的扩张,

         陈恭谨
         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城市人口流入量在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与规模在不断的扩张,规划更整齐、设施更完备的新城区不断涌现。但是从实际来看,早期城市无论是建筑质量,还是整体设计,以及城市公共资源等方面都显得老旧,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旧城更新改造在新常态背景下就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然而,旧城更新改造是一项系统性、渐进式的工程,如何在兼顾功能、质量的同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当前旧城更新改造项目高度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新常态”背景;旧城更新改造;可持续;方法模式
         前言:在城市化水平不断加速的新形势下,为了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对旧城进行更新改造,以进一步完善其设施与功能,是顺应时代进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旧城区的更新改造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针对改造目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构建科学的、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尤为必要。本文就新常态背景下旧城更新改造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的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新常态”背景下旧城更新改造的意义
         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间,我们正经历着城市快速发展和扩张的阶段。这个过程中,城市的人口数量、产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前期的规划、建设以及基础设施的要求都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主要矛盾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土地资源面临着更加紧张的局面,尤其是一线城市、特大型城市这种矛盾更加突出,以深圳为例,改革开放高速发展的四十年间,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已经趋于饱和状态;二是早期城市规划建设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复合型的创新空间的要求,无法激发城市产业活力,不利于经济的创新和发展。因为社会的进步催生出了更多新的服务和科技产业,其对发展空间提出了进一步的需求。从城市居民生活需求来看,城区老化所带来一系列如建筑老化、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拥堵、公共空间严重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旧城更新改造从经济效益层面来说,通过更新改造能更一步的对存量空间进行挖潜和优化,在土地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对旧城整体规划实现资源的整合和再次利用,进一步提升城市利用率,拓宽产业发展空间,激发城市产业活力,释放或重构公共空间,催生城市创造力,从而更好的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旧城更新改造从民生层面来说,能过对旧城各方面的整体规划和改善来实现建筑更新、基础设施配套与完善、交通状况改善的目标,这些都能直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安居才能乐业,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人文环境才能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从而愿意在城市扎根下去。所以说,旧城更新改造是经济发展,城市进步的一个契机,从政府层面来说,通过旧城更新改造使得城市更新换代,使得城市的硬环境和软实力进一步增强,城市更具活力和竞争力,更利于吸引外界的项目投资,而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大大的改善,这无论对于政府还是各类企业以及居民来说,都是三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新常态”背景下旧城更新改造面临的问题
         旧城更新改造的目的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高城市的综合功能,是一项需要科学规划、全盘考虑的活动。但是当前很多旧城更新改造项目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旧城更新改造缺乏一定的科学指导体系,改造的重点往往更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时代发展过程中文化传承和生态效益,一座城市是有生命的,更是有历史的,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有着许多珍贵的文化和物质遗产,这些特色都是需要保留的,更新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改造成没有辨识度的高楼大厦。二是改造模式较为粗放,没有针对不同区域的差异性进行合理的规划,这就导致后期综合效益不高,比如:更新重点以居住开发为主,这就导致城市的功能无法全面覆盖,后期发展单一,居住型改造后期只适合发展服务业,而制造业、区域型的商贸中心、大型高端的现代服务业无法入驻,城市功能不全面。三是改造模式粗放,主城区的高密度人居环境并得到有效疏解,基础设备配套不足的问题、交通拥堵、城市绿化不足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群众的居住环境品质没能得到有效改善。四是城市品质提升缓慢,新、旧城区间的优势条件无法形成互补,彼此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新旧城区的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整合,所以从整体上来看,城市的整体功能改善还略显不足。

五是改造模式比例分配不合理,不同的改造模式所呈现出的最终结果都是不同的,由于缺乏对旧城区具体的了解,导致更新目标模糊,对复合功能的系统认知不足,导致缺乏指导旧城更新改造模式合理选择的方法体系。六是补偿制度不完善,容易造成拆迁矛盾,导致旧城更新改造推进难。
         3.“新常态”背景下旧城更新改造的可持续策略
         3.1制定科学的改造措施实现多元利益的平衡
         结合当前城市的发展形势,要想平衡改造更新项目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政府就要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发挥规划的主导作用,并由开发商与公众共同参与改造的全过程,将基础设施建设、土地运作、改造拆迁补偿、道路交通、公共空间、文化博览、城市绿化、综合整治相结合,形成旧城整体的综合发展,保证各主体功能的如期运作,从而实现多元利益的平衡,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2通过旧城更新改造打造生态型城市
         所谓更新改造,不仅仅是房子新,而应该是观念新。尤其在我国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大力发展工业和制造业所带来的后遗症便是环境问题。当前,环境污染导致生态被破坏不仅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更是扼制了社会的发展。所以旧城更新改造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应用先进的发展理念,着重生态文明建设,应用绿色节能的环保理念和技术,打破过往由开发商主导大范围的粗暴的推倒重建模式,以小范围、阶段性、渐进式的更新改造为主,构建生态城市体系。
         3.3通过旧城更新改造构建智慧型城市
         在信息化全面来临的时代,城市的更新改造设计要突破原本单一型的物质环境改造与居住环境改造,转而向多元化、可持续性的综合人居环境规划为主。尤其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构建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社区等为亮点的智慧型城市,实现城市 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4通过旧城更新改造突出城市文化底蕴
         旧城更新不应该是简单粗暴的推倒重建,对于独具历史文化韵味的物质文化遗产,如古建筑群、重要的历史事件遗址、见证时代发展的工业文化的城镇、街区等构成城市文化生命体征的重要文化遗产要保留和保护。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的精神传承,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成城市的文化名片。因此,旧城更新改造要着重保留城市文化遗产,可以更新改造观念,以旅游开发的形式将其转化为经济资源,突出城市的文化底蕴。
         结束语:旧城更新改造是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促进城市进一步繁荣与发展的共同需要。更新改造主管部门需基于新常态背景下对于城市更新改造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从城市更新改造参与的主体、具体的更新改造方案与途径,以及后续的运营和发展模式来综合考量,从而更好的引领城市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焕发. "新常态"背景下旧城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方法和模式研究[J].城市建筑.2019(17):
0082-0084.
         [2]董明娟,谭少华.旧城片区存量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以天津市西沽地区为例[J].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0035-0036.
         [3]赵鹏.新常态下青岛老旧住区外部空间改造设计策略研究[J]. 青岛理工大学.2019(23):138-138.
         [4]王昭雨,庄惟敏.基于点评数据的旧城改造更新后评估研究——以北京钟鼓楼为例[J].华中建筑.2019(04) :0048-0049.
         [5]汪波.基于存量规划视角的旧城更新路径探索——以长乐旧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J].福建建筑.2019(04):231-231,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