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平台建设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5期   作者:陈丹丹
[导读] 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大了对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重视度

         陈丹丹
         巴州国土资源勘测规划设计院
         摘要: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大了对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重视度,国家自然资源部陆续颁布了国土空间规划指导意见,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平台建设技术标准规范。我国在城市规划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针对此,本文围绕国土空间规划平台建设技术的实践应用展开详细探究。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平台建设技术;实践应用;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构建完整的国土空间规划平台成为社会主流发展趋势。本文就将介绍国土空间规划平台建设的总体思路与任务体系,概括国土空间规划平台建设所需的核心技术,以期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提供参考意见。
1国土空间规划平台建设的总体思路
         国土空间规划平台建设的总体思路是通过城乡全域数字化、规划监管智能化、治理工作网络化三方面相互支撑,形成完整的空间管理体系。国土空间规划平台建设以需求研判、数据融合、深度学习、决策支持和动态反馈五方面技术为主体,为需求分析、数据整合、规划编制、成果研讨和监测预警等各阶段、各环节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
2国土空间规划平台建设的任务体系
2.1建立统一指标体系与数据体系
         国土空间规划平台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统一指标体系与基础数据体系。构建国土空间规划平台是加快国土空间数字化建设进程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综合治理水平的关键举措。
         建立统一指标体系是国土空间规划传导掌控的前提。建立的统一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可行性,决定了整体国土空间规划的掌控水平。合理运用各类多元化信息技术,建立完整的国土空间规划指标数据库,采用科学合理的指标计算公式和评估方式,能够实现对各项指标的系统化、标准化与精细化传导掌控。
2.2建立分析评价模型体系
         建立分析评价模型体系的主要目的是明确本底条件,精确辨识资源环境风险,客观评估资源承载状态,综合分析资源利用潜力,由此,既可以促进生命共同体的统一协调发展,又可以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国土空间规划在编制、审批、评估、监测预警等各个环节都涉及分析评价模型。由于各环节的工作流程、业务内容与标准要求不同,对应的分析评价模型也各不相同。为此,根据业务需求,对分析评价模型实行重整与拼装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双评价”模型,能够为环境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有利条件。
2.3建立监测评估预警系统
         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情况实行全方位动态化监测至关重要。构建监测评估预警系统,有助于评估预警国土空间规划策略,对超出资源环境承载限度空间的部分予以生态修复。
         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系统在整体工作中占据关键地位,其所需承担的任务也较为繁重,具体有:依托多元化信息技术,获取最新的国土空间规划指标数据;通过对时空数据库中的历史数据的分析,明确国土空间规划未来发展趋势;重点监测核心约束性指标,预警偏离目标的指标,生成完整的监测方案与预警方案,呈递至各级监督管理部门。
3国土空间规划平台建设的核心技术
3.1海量异构多源数据统编技术
         首先,按照规则,对未通过质检的、不符合常规的、可信度偏低的数据信息实行抽取、检验与核对,将具有利用价值的数据转化为真实可用的数据。根据数据源、数据属性和数据形式差异,采用对应的处理方法,如数据缺失值补充、数据格式重调、数据关联性验证等。
         其次,采用分布式技术对海量的数据信息予以存储。由于数据信息呈爆炸式增长,对存储功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

而分布式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此类问题。HBase、MongoDB等NoSQL型数据库不仅具有完整的数据结构,还具有一定的扩展性,能够满足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需求。针对不同访问频率的数据,需采用不同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技术,一方面,为热点数据配置良好的硬件集群,另一方面,结合实际需求,建立多级缓存。且建立元数据层调整数据结构,描述存储数据的内容,存储海量数据。在检索数据时,利用元数据来确定原始实际数据的位置,从而加强数据检索的时效性和精确性。再者,利用分布式技术,能够深度挖掘和利用海量异构多源数据,提高计算精准性。
3.2明确国土空间规划业务体系
         国土空间规划业务涉及编制、审批、实施和监督等多方面内容。国土空间规划平台包含基础地理数据、规划管理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等多源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等尖端技术,可以评价指标为基础,规则制定为手段,模型研究为支撑,构建完整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其中,规划编制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建立自然资源分析评价模型和“双评价”模型,确保各项任务流程与各个应用实例的对应性,避免因个别任务流程拖垮整个系统。
         规划实施模块的主要功能是结合“三区三线”控制线成果,对国土空间规划用途进行管制,深度挖掘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监督预警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目标指标实行动态监测。一方面,通过Quartz调度定时任务,客观评估国土空间规划事务;另一方面,对超出资源环境承载限度空间的部分予以预警。
3.3明确国土空间规划中的辅助决策
         1)规划编制审批
         国土空间规划平台引入主成分评估、深度学习、多指标决策和敏感性分析等方法,运用航测技术与插值法,对社会经济数据、生态经济数据及资源环境承载限度实行定量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编制图集,达到优化空间配置,增大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2)监测预警
         依靠多样化的智能算法解释遥感影响土地利用数据,并对用地类型进行精确识别与分划,增强遥感数据的多期性、连续性与客观性,为国土空间的动态规划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3)定期评估
         全面考虑国家宏观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年度增长率等关键因素。构建国土空间规划平台,对人口密度,以及人口基数变化带来的资源需求变化展开评估,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在满足资源客观需求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利用率。
         3.4明确基础数据重要地位
         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是国土空间规划平台建立的重要基础,严格落实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在外业调查时严格落实两到原则。
         1)地类图斑要走到
         为确保影像图与实际高度一致,需综合分析与比对图斑和实际情况,全面调查所有的图斑,全方位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调查底图要标到
         全方位调查底图不相同信息图斑的实际种类、位置、范围及分布等情况,明确耕地、园地和林地等多种土地分布利用概况,将地类的名称、边界的范围变化或原地类新增的地类展现在调查地图上。加强调查底图的准确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土空间规划平台的建设,对于优化空间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相关部门应明确国土空间规划平台建设标准规范,以及核心技术要点,进而保障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落实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部署国土空间规划平台建设工作[J].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版,20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