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 侯波
河南省众慧电力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用电,而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中的应用使得配电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安全,其促进了人们用电安全与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原则及其要求,对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及其发展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自动化技术;应用;原则;要求;发展
自动化技术是将现代的电子技术、信息的处理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融为一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技术,其是实现电力工程远程监控的有效途径。自动化技术就是立足于电力系统的运行,对传输以及检测数据的各个环节实施自动化建设,一般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分为软件自动化以及硬件自动化。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具有高效率、综合调节、电量计量、数据分类、获取以及实时精确等一系列的优点,因此能够极大的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
一、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原则
1、可靠原则。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中的最基础原则就是稳定可靠原则,所以自动化系统在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中应用时,也需要遵从可靠原则,要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即使出现故障,也要采取相关措施在第一时间将故障解决,为用户恢复供电。这就要求自动化系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可靠的监测系统:对电网进行即时监测,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第二、可靠的处理系统:对故障段第一时间进行隔离、转移并生成分析结果发送给维修人员;第三、可靠的备用电源系统:为故障段用户第一时间切换备用电源,恢复供电;
2、安全原则。配电网的用户群体极为庞大,所以用电安全极为重要,在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时,一定要保证供电网络的正常运行,否则一旦供电网络出现问题,自动化系统崩溃,很可能会造成大面积、长时间的停电,不仅会给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麻烦,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于引发恶劣的政治影响。所以在进行自动化系统应用过程中,一定要遵从安全原则,保证系统设计的合理性、运行的安全性。
3、适用原则。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中的自动化系统建设需要遵循适用原则,即根据我国用电国情,并结合当地用户的用电方式和用电需求,制定符合用户生活水平的合理方案。只有做到“适用”,才能保证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的同时,最大化发挥自动化系统的效益。
二、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要求
1、满足高效服务要求。 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中的自动化系统要为用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以及可持续性服务,这就要求自动化系统具有先进技术与科学设计。第一、先进的技术:能够对电网系统、电网设备进行实时监控,第一时间发现电网的供电故障,并对故障进行及时的控制和处理。第二、科学的设计: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相关电路、设备在户外搭建、安装时,要充分考虑高温、低温、雷雨、腐蚀等因素的影响,对建设方案进行科学设计。只有拥有先进的技术、科学的设计,才能够为用户提供高效的供电服务。
2、满足供电可靠的要求。
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中的自动化系统要为用户提供可靠的供电服务,就要保证正常时期供电的稳定性,故障时期供电的及时性。第一、正常时期供电的稳定性。利用自动化系统的监测功能对电网上的所有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排除不安定因素。第二、故障时期供电的及时性。利用监控系统对故障段数据进行及时采集和分析,一方面将分析结果反馈给维修人员,另一方面自动对故障段进行隔离处理,同时调配其他电源对故障段用户进行供电。只有保障正常时期供电的稳定性和故障时期供电的及时性,才能够为用户提供可靠的供电服务。
三、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及其发展
1、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1)自动化监测系统技术的应用。自动化监测系统技术在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中应用实现了对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全过程的监管,其能够对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系统中的故障问题及时发现,并能够准确定位故障发生的具体位置或设备。故障发生后,自动化监测系统能够将故障信息向相关的监测终端发出警报,从而提升配电网系统故障维修的效率。(2)自动化馈线技术应用。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中的自动化馈线技术主要是进行用户与变电站之间故障信息的监测与用电信息的采集。在发生用电事故之后,自动化馈线技术能够及时监测到故障,并进行故障隔离,以降低故障对电网的影响。此外,自动化馈线技术还能够对用户用电设备情况及信息进行采集与优化,从而实现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对电网及用户的实时监控。(3)自动化停电管理技术应用分析。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中的自动化停电技术主要是针对故障之后停电情况的检修过程,在故障停电之后,自动化停电技术能够对停电发生的原因及位置信息进行检测,并能够自动接收用户的停电维修电话,此外,自动化停电技术还能够及时将停电维修情况反馈给用户,从而提升配电网的服务质量。(4)自动化调度技术应用分析。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中的自动化调度技术主要是对电力分布调控。自动化调控技术能够对电网电源的负载分布情况进行检测,在用电高峰时期,自动化调度技术能够根据用电情况的轻重缓急科学的进行电力供应分布调控,从而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同时也降低用电高峰期电网运行的负荷。此外,自动化调度技术还能够对电网运行中的电能消耗进行分析与调控,以尽量减少配电过程中的电能损耗。
2、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中的自动化技术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配电网逐渐向智能配电网发展。现代化智能配电网具有更高等级的安全性、电力资源优质性、系统运行可靠性和高效性;智能配电网能够支持大容量接入的分布式电源,还具备支持用户自主选择用电服务系统。智能配电网建设是面向新技术发展的未来供电发展目标,智能配电网不仅需要在传统电网基础上进行创新改革还需要结合现代化的科技手段,集成、融合现代化多种高新的配电技术,使配电系统的功能更加先进,以便更好地服务现代化各个领域的用电需求。智能化配电自动化技术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对配电网络进行实时的运行监控、设备管理、电网结构检测、供电网络地理图形以及用户信息等内容进行信息化集成管理。配电管理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在配电网络管理和供电网络运行监控管理等方面实施自动化技术与信息化。配电自动化技术能够配电网络的整体管理水平,提高对电力资源的质量和服务质量。配电自动化技术包括,由配电的fa、sa和scada三项新科学技术内容组合而成的配电网络运行自动化技术;技术的实际操作还包括对供电网络的规划设计管理、器材线路的检修管理、设备运行管理以及电网停电管理等多方面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功能,从而实现对客户信息进行系统化管理和用电信息的自动抄表功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可以有效保证人们用电安全,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中的应用要坚持可靠安全稳定原则。并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水平得到快速快速,并被熟练应用在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中,因此对其应用及其发展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袁凤莲.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8(07)
[2]刘彧挥.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与发展探究[J].通讯世界,2019(03)
[3]王洪杰.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方向[J].南方农机,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