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国忠
盐城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阜宁分公司 224400
摘要:电力是国家经济生活的重要和必备物资,对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发挥着重大作用。电力营销工作作为电力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企业运营与收益的核心环节,其中,确保电费回收,控制电费风险,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前提。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网格化后电费回收管理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网格化后;电费回收管理;优化措施
1网格化的内涵
1.1网格化供电
按照地理位置、网架现状、负荷分布和上级电源等实际情况,将复杂的配网划分成若干地理上和电气上均相对独立的供电网格,并以网格作为配网规划、项目管理和用户接入的最小单元。
1.2网格化管理
网格化管理就是要“大而化小,小而治之”,将网格作为配电管理最小单元。通过网格化供电的形式,可清晰掌握网格内的设备、资源、投资等情况,使规划、建设、运维、营销等业务管理责任到人,从而实现准确定位,提升配网建设改造和运营管理的有效性,使各种资源被灵活、合理地配置在各个不同的格内并实现相互协作。
2电费回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内部管理问题
一线基层抄表收费员属于集体企业用工,薪资待遇与管理机制存在的差异,使绩效考核工作存在跨部门协调,难以真正落实的情况。同时由于每个市区网格和县域供电所的一线基层抄表收费员存在工作能力差异,无法避免因个人工作能力差异带来的网格内事务差距。部分能力较强的一线基层抄表收费员会对自己负责的网格电费回收工作总结归纳,迭代更完善更稳妥的电费催费工作方法,也为一线管理人员带来了很好的思路。此外,每个市区网格和县域供电所各具特色,单拿城区网格来说就有老旧小区、年龄结构、拆迁敏感、城中村改造、“三供一业”等特点差异。针对每个市区网格和县域供电所一线管理人员应为一线基层抄表收费员提供更为精细化的方案策略。
2.2基础档案
因历史遗留问题,营销业务应用系统(SG186)内客户基础信息档案较为薄弱,客户的联系方式,尤其是量控卡表和本地费控卡表客户,缺失较为严重。一线基层抄表收费员主要依据系统内联系方式远程联络催费,因为现场开展催费工作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的数量较少且效率较低。
2.3电量质疑
部分电能计量装置由量控卡表迭代为远程费控智能电表的客户会有电量明显增长的感受,虽然一线基层抄表收费员会详细对其解释工作原理,但该部分客户只认准供电企业新型智能电表电量“多”或“快”,这类刻板印象会造成一线基层抄表收费员对这部分客户电费欠费催费存在困难。
2.4信息采集
电能计量装置已实现全采集、全覆盖,但因为台区掉线或单户掉线等情况,用电信息采集不到数据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也间接造成部分客户电量结算迟滞,甚至突然远程抄表出现较大电量的情况,极易造成突然电费欠费,给一线基层抄表收费员电费催费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
2.5法律支撑滞后
关于电费使用欠费缴费,有《电力法》和《供电营业规则》等相关规定支撑。但是具体如何落实的,法律支撑仅有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如《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9号)第三十九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逾期未交付电费的,供电企业可以从逾期之日起,每日按照电费总额的1‰~3‰加收违约金,具体比例由供用电双方在供用电合同中约定;自逾期之日起计算超过30日,经催交仍未交付电费的,供电企业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停止供电。
”欠费催费最有效止损措施即欠费停电,而《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指出欠费逾期30日才可按规定停止供电,实际落实情况由当地供电企业与客户签订供用电合同约定具体欠费停电期限,虽有合同补足催费措施但仍然缺乏电力行业相关法律条款的支撑。
3电费回收网格化管理的优化措施
3.1延伸网格化管理内涵
在网格化电费管理中创新“1235+”管理模式,即“一个中心,二个支撑平台,三个保障机制,五项管理措施”,利用网格内一专多能的优势,集“线损、采集、抢修、电费”于一体,发现问题多专业会诊,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促进电费回收精益化管理,网格化电费综合服务化管理,为“服务客户最后一百米”提供有益的实践。
3.2建立电费风险防控体系
(1)政府对接,协调解决地方政府关心的问题,争取地方政府支持。目前已完成与市内四区政府的对接,效果良好,公司与各区政府在反窃电工作治理、煤改电的推进、远程费控智能表的轮换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区政府表示会积极支持供电服务中心的工作,共同为建设智能化城市,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而努力。(2)与居民社区对接。由下设的低压运营班到街道办事处、居民小区物业主动服务,沟通需求,互留信息,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内转外不转”的原则,真正实现低压业务“一口对外”。开展优质服务进社区活动,积极宣传家中用电节电常识,主动宣传公司各项便民政策和居民电价套餐,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畅通服务“最后一百米”,树立责任国企良好的社会形象。(3)推广远程费控电表。促进客户先付费后用电的生活习惯,顺应阶段电价的收费模式,改变居民智能卡表先按照协议电价“0.52元/度”,后结算后补交差价的习惯,避免欠费的长期存在。(4)参与社会金融机构征信体系建设。根据征信体系信用评价结果,供电企业应结合客户历史欠费实际,建立与信用等级相挂钩的差异化电费结算模式,督促低信、失信客户变为预付费方式,尽可能减少自身损失。(5)远程费控测算由“三天一测算”改为“日测算日停电”,有效减少了欠费的发生;同时参照筛选议题,及时筛选测算已经欠费却未停电用户明细,会同采集专业一起问诊,保证停电指令的及时准确下发且执行到位。
3.3优化电费回收管理流程
(1)缩短电费回收环节。集中核算、集中账务,信息数据集中并完善,缩短电费发行时间、缩短电费在途资金时间。优化银企对账机制,实现银行对账、电费销账全自动化管理。(2)建立“量价费”管控体系。供电企业应动态监控电费回收程序,并定期进行评价、复核等,以避免出现少收、漏收等现象。开展居民大电量核查、峰谷电价核查、力率调整等全环节主题监测,及时预警风险、启动预案,确保电费足额回收。规范停、送电催费工作,加大电费催收力度,规范停电程序,认真履行停电手续,及时执行停送电工作。推进电子发票业务全面上线应用,引导客户通过线上办理业务,规避停用机打发票带来的电费回收风险。积极宣传线上交费业务,利用线上缴费的各项优惠措施,引导客户预存电费,减少电费催收成本。
3.4建立电费回收激励管理机制
电力企业应明确各个环节的职员责任,督促职员履行职责,用奖惩手段规范员工行为。一是实行领导负责制,加强监督检查,实行奖惩机制,重奖重罚,将电费回收与绩效考核及个人奖金挂钩,保障电费顺利回收。二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确保电费回收工作激励措施和年度评优落实到每一位催费员,最大限度地调动催费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结语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管理模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充分利用协同办公系统或业务流程平台,坚持“内转外不转”,搭建公司内部专业之间、公司与外部之间的双向桥梁,建立专业协同、责任担当的协同机制,促进了电费回收的精益化管理,保证了公司电费的颗粒归仓。
参考文献
[1]刘爱泉.关于供电台区网格化管理的探讨[J].自动化应用.2017(12).
[2]朱正忠.农村配网网格化管理的应用研究[J].云南电业.2014(11).
[3]王隽.“3+1”模式推进供电服务网格化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