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实质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20年9期   作者:李俊达
[导读]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贸易摩擦愈演愈烈
        李俊达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永州分校 425100 湖南永州
        摘要: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全面升级,从加征关税扩张到投资限制、技术封锁等各个领域。中美贸易摩擦源于中美贸易严重失衡,美方指责中方操纵人民币汇率和贸易保护导致了中美贸易严重失衡。中方是否有意低估人民币汇率,本文驳斥了该种观点,分析了中美贸易失衡的现实原因,即贸易统计口径的差异、国际产业转移趋势效应、美元发行和美国消费模式影响和美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华限制出口,指出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实质原因是中美两国之间在经济、技术和政治方面竞争性增强。为缓解中美贸易摩擦,本文建议中方应该不断缩减中美贸易顺差、保持克制利用国际机制解决贸易争端、拓展多元化出口市场和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实力。
        关键词:中美贸易 顺差 贸易摩擦 人民币汇率 贸易失衡
一、中美贸易失衡导致摩擦全面升级
        2001 年12 月,中国正式加入WTO。中国对外贸易逐步进入全面开放时期,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精神,使中国获得了稳定的优惠待遇,中美贸易的发展与合作在更深的层次上、更广的范围里展开,贸易规模也日益扩大。中国加入WTO以后,中美贸易除了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以外,中美贸易几乎两年一个台阶,到2017年中美贸易额已经6000多亿美元。中国在中美贸易中保持出超地位,2017年顺差额达到3752亿美元,中美贸易收支严重失衡。
        2018年7月6日美国对第一组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作为反击,中国也于同日对同等规模的美国产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同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指出美国已经违背了WTO协议规则,发动了迄今为止人类贸易史上最大规模的贸易战。
        8月1日贸易摩擦再次升级。特朗普宣布拟对华20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调高至25%。作为反击,中方于8月3日宣称将对美进口价值600亿美元商品加征5%、10%、20%和25%不等税率关税,具体执行时间视美国而定。
        2018年11月1日,美国财政部外国投资委员会依据6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加强对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半导体等核心技术行业的外资投资审查,同时该法案还规定美国商务部部长每两年向国会提交有关“中国企业实体对美直接投资”以及“国企对美交通行业投资”的报告。
        2018年11月20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署公布拟制定的针对关键技术和相关产品的出口管制体系并对公众征询意见,拟对生物技术、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等14类核心前沿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2018年以来,美对华从贸易摩擦向投资限制、技术封锁等全面升级。
二、中美贸易摩擦焦点
        (一)是否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导致美中贸易逆差
        1993年中美贸易再次回到顺差状况,并且随着中国开放不断深入,中美贸易顺差日益扩大,这个时候“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的论断就开始存在。随着中国人力资源成本不断上升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低端制造业逐渐向南亚、非洲和拉美地区转移,中美经济互补性减弱,中美贸易摩擦越来越频繁和严重,美国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更加积极,2010年开始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然而,事实证明人民币升值并没能扭转美国贸易失衡状况。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开始进入升值通道,到2014年,人民币升值幅度达到了33.35%。但在此期间,中国对美国出口额仍在迅速增加(2009年金融危机除外),中美贸易顺差仍在不断扩大。

图1  历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人民币升值并没有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可见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人民币被低估,中美贸易失衡与中国汇率制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并且随着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逐步加深,但美国的贸易逆差仍然在不断扩大。说明美国依然不断逼迫人民币升值表面上看是为了缓解中美贸易失衡问题,更深层的目的是为了削弱中国的竞争优势,限制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进而遏制中国的崛起。
        (二)是否中国贸易保护导致美中贸易逆差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规定发展中国家关税总水平可以高于发达国家,1986年乌拉圭回合开始,发展中国家平均进口关税水平为14-15%,发达国家平均为5%左右。中国也已经兑现了入世承诺,目前中国关税总水平已经降到10%以下。美方指责中国贸易关税保护是站不住脚的。
        中国限制投资主要表现在服务行业,但世贸组织协定规定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的开放度可以低于发达国家,此外发展中国家还享受特殊和差别待遇,服务业没有作出承诺的服务部门,不适用国民待遇。成员方为其他成员方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提供者提供更多的投资与经营机会,分阶段逐步开放商务、金融、电信、分销、旅游、教育、运输、医疗保健、建筑、环境、娱乐等服务领域。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服务业起步晚基础薄,但是中国正在积极分阶段开放服务行业。
        国家层面保护本国幼稚产业这是国际社会的一贯做法,也是世贸组织协定允许的。世贸组织协定规定世贸组织成员可以根据本身产业和服务业的竞争力的差距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维护本国国民安全和健康的要求,可以采取幼稚产业保护措施,对新兴产业(幼稚产业)的保护程度可以高于已经发展起来的产业。中国通过补贴和有些优惠政策保护发展幼稚产业并不违反世贸协定。
        可见,美国将中美贸易失衡归咎于中国贸易保护只是遏制中国发展和转移国内矛盾的借口,显然是错误的,是不尊重世贸组织协定的表现。
三、中美贸易失衡现实原因
        (一)贸易统计口径的差异
        中美双方各自对于中美贸易差额的统计数据历来就存在较大差异,总的来说,中美贸易差额统计数据美方都要高50%以上。按照美方统计数据,美国在1983 年在中美贸易中第一次出现逆差,并持续至今;而按照中方统计数据,美国是在1993 年才第一次出现逆差。
        中美双方对于中美贸易统计数据存在较大差异是由中美两国贸易统计口径不同造成的。虽然两国都是遵循联合国贸易统计标准计算贸易统计数据,但是两国对标准的不同理解和运用导致了贸易数据差异。主要统计差异可能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美方对于中美贸易的统计数据没有把香港转口贸易影响考虑在内;二是进出口商品采用不同的计价标准也会导致贸易差额夸大;三是中美贸易差额统计忽视了服务贸易影响。
        (二)国际产业转移趋势效应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贸易带来的国际产业分工带动全球产业转移,发达国家因国内产业升级和资源成本提高制造产业向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凭借低廉劳动力成本,优惠的外资政策和良好的工业基础,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跨国企业纷纷直接在中国投资设厂,将产品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中国。
        国际产业转移是全球自由贸易的结果,美国低端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制造加工环节。从整个产业链来看,国际产业转移后的产业研发、设计等高附加值环节仍然在美国,中国只是挣取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环节。但是产品最终是在中国出口流回美国,整件产品的出口都算在中国头上,这自然是夸大了中国出口贸易量。从这一点来说,美国出现贸易顺差是很自然的事情。


        (三)美元发行和美国消费模式影响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与黄金脱钩,但美元仍然保持国际主流储备货币地位,只是美元发行更加肆无忌惮,货币超发带来了需求,源源不断的美元转化为不断增长的购买力。
        另外,美国消费模式是一种超前消费模式,政府为了刺激内需,鼓励美国家庭借款消费,因此美国有较低的储蓄率,国内储蓄率远远低于投资率。为了弥补国内储蓄与投资之间的缺口,美国吸收了大量外部资金,更是进一步刺激了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消费意愿。
        美元超发和超前消费模式都增加了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需求,扩大了中美贸易顺差。
        (四)美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华限制出口
        美国高新技术产品非常具有国际竞争力,但是基于国家利益考虑,美国限制高新技术或者产品对华出口。美国作为完成产业升级后的发达国家,其比较优势就在技术含量高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上,本来可以通过出口这些商品减少中美贸易差额,通过高新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出口来弥补其贸易逆差。
        但美国仍然受“冷战”思维影响致力遏制中国发展和崛起,想努力保住美国单极霸权优势,对中国一直高度警惕,严格限制高新技术对中国出口,这样既损害了美国企业和美国家庭的利益,使其无法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好处,也中美贸易失衡更加严重。
四、中美贸易摩擦实质源于两国之间竞争性增强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特别是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方向日趋明朗,中美经济互补性正在逐渐减弱,竞争性正在增加。一方面,中国产业结构正在升级,正在逐渐淘汰落后产能,低端产业比重正在降低,中国产业结构与美国产业结构同质性正在增强,贸易互补性正在减弱,随之而来的是贸易竞争性在增强。另一方面,中国正在执行新时代中国崛起战略,中国将要执行中国制造2025直接削弱美国高科技领域优势。
        中美经济竞争性增强有两个证据:首先,在贸易依存度上,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差距越来越小,贸易依存程度缩小说明中美贸易关系需要一个更加平等的国际关系与之相对应;其次,在商品结构上,随着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日益高级化,在产品结构上,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商品比重也越来越高,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不断降低。贸易统计数据显示,在2007 年以后,中国对美国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就已经超过了劳动密集型商品。
        另外,美国引以为傲的核心优势(科技优势)正在被中国追赶和赶超,中国目前在科技应用领域已经处于世界前列但是在基础科技领域比较弱,全面赶上美国科技水平需要向基础领域进军。中国制造2025指明了中国科技战略性方向,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科技发展,限制美国技术转让,剑指中国制造2025就不奇怪了。
        中国经济结构给中美贸易带来了竞争,中国在国际上所起的作用也正在打破以往以美国为核心的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格局。尽管现在中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基础仍然是建立在劳动的比较优势基础之上,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中劳动密集型商品也仍然占据着较大比重,但是中国和美国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竞争性都在增加,这才是中美贸易摩擦日益激烈的根源。
五、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应对之策
        (一)缩减中美贸易顺差
        中美贸易顺差往往成为各方势力利用的工具引发贸易摩擦,中国应该努力通过多种手段缩减中美贸易顺差,避免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为中美关系正常发展贡献力量。
        统一贸易统计口径。前面对于中美贸易顺差产生原因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中美贸易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导致中美贸易差额被夸大。为了让数据客观反映中美贸易情况,中美双方有必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在贸易统计口径上达成一致意见,为中美双方解决贸易失衡问题提供真实客观的依据。
        发展“内需主导型”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奉行出口导向性经济增长模式,以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国际分工成为世界工厂,长期出口大于进口造成贸易失衡。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发达国家市场萎靡不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出口遭受巨大阻力。外部贸易环境恶化,国内产能过剩,已经影响到经济健康发展。借鉴美国大萧条期间扩大内需的做法,中国应该减税、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内需,减少中美贸易顺差,发展“内需主导型”经济。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中美贸易是以纵向分工为基础的贸易模式。中国对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居多,中国被长期锁定在低端产品制造、加工和出口,资源消耗大,环境破坏大,附加值低且利润水平低,但数量大,容易引发中美贸易摩擦。因此,中国应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从出口产品数量、价格优势转向质量和技术优势,从而减少对美国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降低中美贸易顺差。
        鼓励企业“走出去”。为了缓解中美贸易收支失衡,可以鼓励中国企业加速国际化经营,建立跨国企业,将国内生产和出口转化为国外生产和出口。
        (二)利用国际机制解决争端
        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为实力不平等的国家之间解决贸易摩擦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机制,采用独特的“反向一致”原则,能够比较公平合理地解决成员国的贸易争端,尽最大可能避免了发达国家对贸易争端解决的干扰。
        中国与美国之间综合实力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中国应该学会合理利用WTO的规则来维护本国利益,解决中美贸易摩擦。一方面,中国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强培养熟悉WTO规则的法律人才,研究运用争端解决机制解决中美贸易摩擦;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应该积极应诉国际贸易纠纷,中国政府为本国企业应诉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维护本国企业的正当利益。
        (三)拓展多元化出口市场
        长期以来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中国出口市场一度也集中在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2012年以后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随着中国产业升级转型,中美互补性基础越来越弱,中美贸易摩擦越来越频繁。所以,中国需要在稳定传统出口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与培育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市场,联合,形成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外贸发展格局。可以与欧盟、东盟、日韩、南美、非洲和“一带一路”国家搞自由贸易区,建立高水平、零关税的自由贸易区。
        拓展多元化出口市场不仅可以降低中国经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降低中国出口和经济发展的风险,也可以缓解中美贸易失衡,减少贸易摩擦。
        (四)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实力
        中美贸易摩擦增加说明中国经济实力在增强,美国外部霸权也是其内部实力的延伸,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繁荣是基于科技应用但基础技术研发存在短板,中国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金融服务、大学教育、关键核心技术、军事实力等方面与美国还存在较大差距。
        我们可以效仿1960-1980年代的日本、1960-1990年代的德国实现国内产业升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下决心改革国企,扩大贸易和投资自由度,重点扶持教育、融资、研发等基础性领域,建立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市场经济和开放体制。
参考文献:
[1]任泽平.深度解读”中美贸易战”[J].四川省情,2018(4):40-43.
[2]姜峥睿.合作与摩擦:中美贸易关系发展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7.
[3]喻坤鹏.论金融贸易摩擦的实质[J].金融经济,2016(4):5-7.
[4]夏先良等.中美贸易平衡问题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余成里.美国贸易决策机制与中美关系[M].时事出版社,2013.
[6]孙哲主编.全球金融危机与中美关系变革[M].时事出版社,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