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圈养条件下长白猪育肥期群居行为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20年10期   作者:李华恩 骆伟雄
[导读] 通过对长白猪群居行为的研究,深入分析母猪
        李华恩 骆伟雄
        1吴川市大山江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广东吴川 524500;2吴川市博铺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广东吴川 524500

        摘要:通过对长白猪群居行为的研究,深入分析母猪、公猪及仔猪的各种群居行为,如采食行为、排泄行为、群居行为、活动与睡眠、探究行为等。深入了解长白猪的群居行为习惯,并探寻其中有利的因素,通过后期改善长白猪的饲养管理方式,保障长白猪育肥期的效果,提高长白猪的生产性能与繁殖性能,尽可能为畜牧业带来经济效益。
        关键词:人工圈养;长白猪;群居行为
        
        长白猪是国外引进的特有的瘦肉型猪种,长期以来,因为受到地域、环境、技术等方面的限制,长白猪养殖业一直缺少对长白猪的保种和选育意识,严重影响了长白猪的生产性能,影响了长白猪的繁殖性能和生长速度。这些弊端都严重制约了养殖业的经济发展,制约了长白猪产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所以,在人工圈养条件下,对长白猪育肥期群居行为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对其群居行为特征的分析,建立科学的长白猪饲养管理体系,使长白猪走向产业化、经济化、效益化。
        
        1  研究对象
        1.1  形态特征
        (1)长白猪的形态
        长白猪,原名“兰德瑞斯(Landrace)猪”,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哺乳纲,偶蹄目,猪形亚目,猪科。世界上优秀的腌肉型猪种,原产丹麦,由当地猪与大约克夏猪杂交育成。遍布世界各地,中国1963年开始引入。其全身白色,头狭长,背腰长,胸腰椎有22个以上,肋骨16对,后躯发达,大腿丰满,四肢高,如图1 所示。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皮薄,瘦肉多,但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高。
        (2)长白猪的特征
        长白猪是当前在全世界分布最为广泛的一个猪种,其是典型的瘦肉型猪种。因为它的体躯较长,因此被命名为长白猪。长白猪的主要特征是产仔率较高、发育速度快、饲料成本较低、瘦肉率较高等等。长白猪的胴体瘦肉率平均为63%,但是体质比较孱弱,尤其是它的四肢。母猪发情不太显著,圈养环境差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皮肤病。一头成年的公猪体重大约在250-350kg之间,而一头成年的母猪其体重大约在200-300kg之间。母猪初次生产时,每胎约产仔8-9头,经产时每胎约产仔10-12头,而且母猪的泌乳能力较强。当一头体重约为90kg的长白猪进行屠宰时,其屠宰率大约在73%左右。在我国,通常将长白猪作为杂交的父本或母本进行使用,将其与我国本地猪种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杂交产生的猪种在良好的圈养条件下,生长快速,体躯较长,饲料成本低,而且廋肉率更高。
        1.2  发展现状
        (1)长白猪的现状
        根据国家猪种测定站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引进长白猪其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与纯种丹麦长白猪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根根据丹麦测定站数据显示,丹麦长白猪平均日增重908g,平均料肉比2.43,平均瘦肉率61%,平均产仔数10.3。根据我国测定站数据显示,我国引进长白猪平均日增重801.94g,平均料肉比2.10,平均产仔数9.80。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长白猪的饲养现状,无论是生产性能还是繁殖性能,都需要进一步改善。
        (2)长白猪的发展
        目前,长白猪依然是我国最优良的瘦肉型猪种。其快速的肌肉生产速度、较高的饲料利用率、优良的肌肉品质以及结实的体质体型等优势依然使其保持全球最佳猪种的美誉。因此,未来我国长白猪的发展选方向主要还是瘦肉型品种。根据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在未来的发展中也需要注意几点:在长白猪的饲养管理中,不能片面注重背膘厚的降低,保持活体的膘厚在10mm即可;注重提升长白猪的生产性能,尽可能将其平均日增重提升至800-900g,平均料肉比提升至2.5-2.8,平均瘦肉率提升至65-66%;在长白猪体型的培养上,要保障匀称结实,注重对四肢和蹄膀的饲养,保障长白猪头颈、肩胛、身躯和臀部结构的合理性;
        在饲料营养上,要加强对长白猪营养饲料配方的研究和开发,注重对肢蹄生长营养的所需。
        2  研究内容
        2.1  研究点概况
        (1) 自然条件
        此次研究选择在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中粮家佳康第十猪场展开。长岭县是吉林省松原市代管县,位于吉林省西部,松原市西南部,地处东经123°6′-124°45′、北纬43°59′-44°42′之间。东与农安县接壤,南与公主岭市、双辽市交界,西与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毗邻,北与通榆、乾安、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为邻。长岭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9℃,年降雨量470mm。野生植物资源丰富,野生经济植物多达380种。


        (2) 生态环境
        长白猪饲养处于人工圈养方式之下,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中粮家佳康第十猪场严格按照“规模化、标准化、无疫化、无害化、生态化”的目标养殖生猪,发展绿色经济,实施循环农业,没有污染源,生态环境良好,适宜进行长白猪猪种保护、品种繁育、推广以及天然绿色产品的综合开发生产,努力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健康安全、高品质的食品。
        2.2  研究内容概况
        (1) 长白猪行为学特征研究
        猪的行为即猪对不同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进行适应或者改变的一种外在表现,也可以说是猪对刺激的一种本能反应。猪行为学是用来研究猪与周围事物进行相互作用的行为过程,主要是研究猪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猪群个体之间的关系。猪行为学主要以猪的行为为研究对象,这门学科还涉及了生态学、生物学、神经学等等,主要是研究不同条件刺激下猪的行为规律。运用这些行为规律,可以指导实际的猪饲养和管理,尽可能满足猪在行为上的需求,通过优化饲养管理、生态环境来改善猪的生产性能和猪肉品质。
        人工圈养条件下,对长白猪行为学的研究主要包括采食行为(摄食、饮水等)、排泄行为(排粪尿的量和时间)、群居行为、活动与睡眠、探究行为等。
        3  结果与分析
        3.1  结果
        (1) 采食行为
        长白猪的采食具有选择性,此次研究分别对10头长白猪进行饲喂选择,分成2组,每组5头长白猪。长白猪的采食类型很多,如青干草、鲜干果、树皮等等。
        研究发现,长白猪的摄食具有竞争性,群体饲养的长白猪比单独饲养的长白猪吃的更多,吃的更快,增重更多。在人工圈养条件下,成年长白猪白天摄食较多,夜间很少摄食,而且能够表现出每头长白猪自身的摄食嗜好和个性。仔长白猪平均昼夜吸吮次数因年龄有所分别,平均在15-25次,约占昼夜总时间的10-20%,体型较大的长白猪,其摄食量和摄食次数随着体重的增加而上升。
        正常情况下,长白猪的饮水与摄食是一同实施的。长白猪的饮水量很大,仔猪出生时就需要饮水,主要是来自母乳中的水分,而当仔猪吃料时,平均水料比为3.0。饲料的不同也会影响长白猪的饮水量,在研究中发现,进行混合料喂养的长白猪,平均每昼夜饮水9-10次,进行湿料喂养的长白猪,平均每昼夜饮水2-3次,进行干料喂养的长白猪,摄食后即需要饮水。
        (2) 排泄行为
        经过研究发现,2组的长白猪其排粪尿的时间和区域都是相对固定的,通常都发生在饮水后和起卧时,通常选择在较为阴暗潮湿或者污浊的角落排粪尿,而且容易受到其他猪的影响。观察发现,在摄食时通常不会出现排泄行为,摄食后5min左右开始排粪1-2次,通常是先排粪后排尿;未摄食前也会出现排泄行为,但通常是先排尿后排粪;2次摄食的间隔期通常多排尿而少排粪。昼夜排泄量差异较大,夜间排泄2-3次,早晨的排泄量较大。
        (3) 群居行为
        长白猪的群居行为较为显著,但是竞争性也很显著,具备以大欺小、以强欺弱的特性,在人工圈养条件下,当猪群越大时,这种好斗现象就越显著。猪群是以群居等级来划分个体的,一个稳定的猪群中,个体间较为和谐,但如果重新组群,稳定的群居等级出现变化,个体间的竞争随之展开,就会引发激烈的争斗,直至建立新的群居等级。长白猪猪群也具有比较显著的群居等级,如仔猪在出生后,为了争夺母猪的前端乳头会出现争斗,通常会由最先出生的或者体型较大的仔猪占取最优乳头位置。长白猪群群居等级的建立,主要起源于争斗,稳定群居等级的建立受到该群体品种、体重、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体重大、气场强的猪占优位、年龄大的占优位、公猪占优位等等。
        研究发现,当仔猪并圈喂养时,开始会出现激烈的争斗,而且会按照不同的来源主动分成小群躺卧,在2-4天后,群居等级即可建立,通常是简单的线型。而在年龄较大的猪群中,尤其是在人工圈养的条件下,因为饲料喂养受到限制,使得猪群的群居等级更加明显,其等级结构即有线型,也有三角型等等。
        (4) 活动与睡眠
        长白猪昼夜活动因自身年龄和生产特性的不同也会出现差异性,经研究发现,仔猪平均昼夜休息时间占比60-70%,公猪占比70%,母猪占比80-85%。仔猪自出生3天起,除了吸吮和排泄外,其余时间几乎都在睡觉,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和体质的增强,其活动量逐渐增加,睡眠逐渐减少。
        (5) 探究行为
        长白猪对周围所熟悉的事物普遍表现出好奇和亲近两种态度,仔猪自出生后对一切事物都表现出好奇,对同窝其他仔猪表现出亲近。探究行为在仔猪中较为显著,仔猪出生2min左右即可站立,开始探寻母猪的乳头,用鼻子拱等方式进行探查。成年长白猪在摄食时,通常先是拱掘工作,如用鼻子闻、拱、舔、啃等,当发现食物美味时,即开始摄食,这一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行为。同样,长白猪在圈养时能明显的区分睡卧领域、摄食领域和排泄领域,也是通过鼻子嗅闻不同气味探究出来的。
        3.2  分析
        通过对上面各种长白猪生产性能和行为学特征方面的研究,为实际长白猪的饲养管理提供了借鉴和科学参考意义。在整个长白猪的生产工艺流程中,可以充分借助长白猪的行为学特性,让其处于更好的生长状态下,激发长白猪的生产潜力,改善长白猪的生产性能,降低饲料的消耗,提高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建涛.猪的采食、排泄以及群居行为[J].养殖技术顾问,2012(05):37.
[2]刘才林.猪群居、争斗及性行为的特点[J].养殖技术顾问,2012(05):45.
[3]董德宽,韩正康.生长肥育猪的采食习性、群居等级与增重的关系[J].畜牧兽医杂志,1984(0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