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庆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 710068
摘要: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国特色”的信访制度——政治沟通作用日渐示微,而权利救济功能过度膨胀的现象日益突出。在地方政府与访民的长期博弈中,曾有串联闹访与围追堵截竞相登场,上演过不少惊心动魄的民间故事。如何防微杜渐,本文提出了基层信访“六必治”。
关键词:新时期;信访制度;治理体系;有效举措
近年来,党中央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刻把握新时期信访工作特点,推出很多即管当前又利长远的治理举措,信访局面整体向好。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以下六个方面的沉疴顽症,需要创新手段深入纠治。
一必治,不出大事不重视
诸如“有关领导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积极行动”之类的新闻字眼频频出现在重大、敏感事件曝出后,渐成“吃瓜群众”闲谈讽刺的笑料,大概只是想问:早干嘛去了?不可否认,领导重视依然是基层政府工作运转的关键动力。反观现状,在不少基层领导眼中,信访不是中心工作,甚至是最边缘的工作,只要不出大规模群体访、过激访,就影响不到自己的乌纱帽。有的将信访人视为挑事、添乱的个别人。有的思想境界不高,与信访人较真碰硬、针锋相对,缺乏“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悲悯情怀。例如:2013年6月7日造成近50人遇难的厦门公交车焚烧案,且不论肇事嫌疑者陈水总所反映的信访诉求是否合情合理,既然在持续多年的信访接待中已明知其生活窘迫、情绪偏执、悲观厌世,为什么不能多给予一些人文关怀?哪怕只是多一些关注,及早发现他写遗书、准备汽油等迹象,似乎悲剧可以避免。由此,建议严格对照《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和《刑法》第397条规定的玩忽职守罪,对信访工作中麻木不仁,出现重大失职的领导干部,严加惩处并广泛宣传,以压实基层信访责任、强化工作动力。
二必治,拖延推诿踢皮球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硬起手腕正风肃纪,各级党政机关外在的“四风”问题明显减少,但思想观念里的“质变”尚有欠缺。庸懒怠惰、浑浑噩噩的“太极推手”还没有完全消失。个别干部信访“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干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例如“许水云诉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政府强制拆迁及行政赔偿案”([2017]最高法行再101号),许水云历时3年多的申诉,换来最高人民法院对婺城区政府强拆行为的违法确认和赔偿判决,让婺城区政府“拆房是某建筑公司失误所致,与已无关”的狡辩心态原形毕露,留下笑柄。另外,建议借当前政府机构改革的春风,改善信访部门责权配置,增加信访受理机关的话语权重,让信访问题转送、交办、监督更有力度,把真正体现群众呼声的好事办好、办扎实,好机制用好、用出成效。
三必治,妥协退让没底限
人非圣贤,熟能无过?政府工作出了纰漏,勇于认错、坦然面对,按标准赔偿、补偿,天塌不下来。近些年在“民告官”中败诉,被判决赔偿的基层政府不胜枚举。然而,能走上诉讼程序的信访争端毕竟只是极少数,绝大部分已经被基层政府自行消化掉了。这其中就不乏个别的基层政府在错误面前“咬紧牙关”,歇力捍卫自身尊严,不惜代价花钱“摆平”,甚至动员内部捐款筹集“封口费”。不过,欲盖弥彰,被群众牵住了“牛鼻子”,只能一步步妥协退让,既把自己陷入无法脱身的泥淖,也助长了信访人之间的同类攀比,破坏信访工作大局。还有个别基层政府,不是因为自身有过错,而是片面理解“和谐”、“稳定”的精髓要义,试图营造纯粹的、祥和的社会表象,扬汤止沸、表层维稳,总想把向上走的信访人从路上拦下来、截回来,可是把人带回来了又拿不出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的办法。为了稳住一时,超越政策开口子、施恩惠、许承诺,频繁往复、经年日久,小问题灌出大窟窿,付出高昂的代价。须知,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立法授权,政府的一切威信源于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四必治,末端政风惹民怨
常有一些村支书、村主任跳出来叫嚣:“在本村我就是老天爷”。其实,他们算不上国家干部,但在村民眼中却是手握村委印章的“一级政府”,代表的是党和国家的形象。他们的脑袋里充斥着封建官僚思想,有的与乡村黑恶势力沆瀣一气,充当着霸凌势力的保护伞,有的本身就是黑恶势力的代表。他们粗暴的末端“统治”常把我们的衣食父母逼上离乡背井的信访路,蛀蚀着党的执政根基。如2017年2月27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的河北定州泉邱二村女村主任孟玲芬。还有面对纪委调查仍自称“万岁”的河南省舞阳县澧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健国。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密切关注,和近年来雷霆万钧的打黑除恶行动,农村风貌大有改观,但限于农民整体偏低的法制素养以及农村宗族势力的顽固性,仍需要在管理细节上对基层民情予以更深入体察。市、区、县级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要根除“稳居庙堂”脱离群众的顽疾,真正驻基层、摸实情,不能懒惰了双脚蒙蔽了双眼。为从根本上预防村官妄自膨胀,建议大幅度削减限缩村官手中的权力,将涉及财物分配、土地征收之类的实体职权划归乡镇。
五必治,诉访分离难实现
大量信访问题本身应当或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却始终走不出信访圈。其原因大致有三:一是从信访人角度,“讼累”在所难免,若输了官司既赔面子又赚钱,即便赢了官司还可能面临“执行难”,而走信访途径基本是稳赚不赔。近几年频频曝出的冤假错案,也使人们对司法公正的信心受到摧残,加剧了人们“信访不信法”的认识。二是从涉访的基层政府角度,政府机关作了被告多少有点“掉面子”,他们虽不会阻碍信访人向法院起诉,也大多不会主动寻求与群众对簿公堂。三是从法院角度,由于审判工作的被动中立性,法院不能主动寻找案源,对敏感棘手问题,法院也有规避倾向。在当事双方不情愿、法院又不可主动的情况下,涉法信访问题自然难以走上诉讼程序。例如:历时18年的“张道文、陶仁等182名群众诉简阳市人民政府侵犯客运人力三轮车经营权案”([2016]最高法行再81号),这场边诉边访的行政纠纷,自1999年经过了简阳市人民法院初审、资阳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资阳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再审、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决。在四川省内,经过这两级三家四个回合的法院裁判,简阳市二次征收人力三轮车经营费的行为均得到维持。直到2017年,经最高人民法院提审,才最终判决确认简阳市政府上述行为违法。“迟来的正义非正义”,18年,1800公里的进京路,纠纷虽已尘埃落定,有关司法公正和诉访分离的话题可能还一时难有定论。
六必治,以访为生耗资源
信访免费,但资源是有限的。由人民纳税支撑起的政府活动,需要投入到更高效益的公共服务中。然而,在数量庞大的赋闲群体中,存在着一些“无聊型”信访人,他们借以琐事占用信访资源,有时仅为找人倾听诉说,并没有明确的或切实可执行的信访诉求。对此类信访事项,建议吸收高校实习生或社会志愿者参与辅助接访,这样即有利于资源互动、缓解政府压力,又促进社会和谐。还有一些“懒汉型”信访,比如在部分农村地区,随着国家“三农”政策的巨大变化,不但取消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还把大量资农、惠农款投向农村。另外,还有一些“死磕型”信访。个别群众,在长期信访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心得,似乎已经具备了为基层政府精准把脉的能力。他们深知基层官员在乎什么、怕什么、愿意给什么、能给多少,又善于把握自己的行为分寸,不至于踩到红线陷自身于被动。对这些总体上属于“消耗型”的信访,建议参照法院收取诉讼费,或是医院收取挂号费的模式,象征性收取具有保证金性质的小额押金,结案后如数退还,这样能够阻滞一部分不合理或是明显不必要的信访资源消耗。
参考文献:
[1] 赵磊,杨春祥.做好基层信访工作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土地.2019(02)
[2] 李巍.基层信访治理的法治化探究[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6(02)
[3] 亓岩.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6)
作者简介:
姓名:王允庆
出生年月:1984.3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河南省开封市杞县。
学历:硕士研究生
现职称:
研究方向:信访(法学)
所在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
E-mail:999k99@163.com
邮寄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朱雀大街146号。
邮编:710068
电话:1378291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