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砭法刮痧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治疗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8期   作者:周文梅
[导读] 目的:对李氏砭法刮痧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效果进行观察

        周文梅
        曲靖市师宗县人民医院门诊部导医台,云南 曲靖 655700
        摘要:目的:对李氏砭法刮痧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12月到2020年6月入院接受治疗的非特异性下腰痛病症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对照甲组施行传统按摩疗法,对照乙组患者施行针刺疗法,观察组患者施行李氏砭法刮痧,对比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情况,并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对治疗结束后一个月、三个月三组患者的VAS视觉疼痛模拟量表得分与治疗前的差值进行统计;结果:三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疼痛均有所减轻,对照甲组患者治疗前VAS量表结果为(6.27±0.69)分,治疗后VAS评分降至(2.09±1.16)分,治疗结束一个月后,VAS评分下降(3.82±1.42)分,治疗结束三个月后,VAS评分下降(3.70±1.37)分,对照乙组患者治疗前VAS量表结果为(6.37±0.66)分,治疗后VAS评分降至(1.32±0.95)分,治疗结束一个月后,VAS评分下降(4.55±0.95)分,治疗结束三个月后,VAS评分下降(4.45±0.95)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前VAS量表结果为(6.50±0.65)分,治疗后VAS评分降至(0.61±0.66)分,治疗结束一个月后,VAS评分下降(5.70±1.16)分,治疗结束三个月后,VAS评分下降(5.70±1.07)分,通过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得到了最有效的缓解,相较于对照甲、乙两组患者,疼痛下降显著并且在治疗后三个月无反复发作(P<0.05);结论:对于非特异性下腰痛使用李氏砭法刮痧方式进行治疗,对于症状的缓解和治疗效果都非常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李氏砭法刮痧;,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针刺法

        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传统中医药理论在世界医学范围内开始大放异彩,很多药方和治疗方法都得到了现代医学的验证,在临床上对于一些疑难杂症(慢性病、易反复、易迁延的病症)有很好的针对性[1]。而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是一种典型的临床疑难杂症,主要是因为应用现代医学手段对于病因、病例、病灶部位的确定十分困难,因此难以‘对症下药’,而此类病症大约占所有下腰疼痛病症患者的85%以上,显然是不能忽视的群体,西医治疗中一般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肌松药等,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或者采取镇痛药物消极治疗,远期效果并不理想[2],甚至破坏自身免疫力,形成恶性循环.经过研究发现,李氏砭法刮痧对于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治疗效果显著,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到2020年6月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甲组患者2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42.36±10.98)岁,平均病程(34.03±42.57)天,其中经过中医辨证诊断,实证6例,虚证14例;对照乙组患者20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1.63±11.55)岁,平均病程(33.09±40.90)天,其中经过中医辨证诊断,实证6例,虚证14例;观察组患者2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40.33±11.39)岁,平均病程(33.70±16.07)天,其中经过中医辨证诊断,实证7例,虚证13例;经过统计分析,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辩证结果的差异对研究结果不产生影响,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均为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所有患者的疼痛均在一定限度内(VAS评分<8分),所有患者均对研究内容熟知并签字同意,排除治疗结束后一个月、三个月随访失联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甲组患者采用中医按摩法,主要是对穴位进行按摩,并利用中医按摩手法帮助患者放松疼痛部位的肌肉,每日一次,一次10-30分钟,连续十四日。
        对照乙组患者采用针刺法,利用平泄平补手法施针于肾俞穴、委中穴,每十分钟进针一次,每次治疗进针三次,隔两天进行一次针刺治疗,共治疗七次。
        观察组患者采用李氏砭法刮痧治疗,利用虎符铜砭对全身气血进行调理,每周一次,每次三小时,五次为一个疗程,经络所过,主治所及,重点对督脉脊间穴及膀胱经透刮,刮痧过程中要做到手法不疾不徐,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反复推刮,要求刮出暗红色或者紫黑色斑块为度,气血通畅后对腰部和下肢重要穴位行针刺排瘀拔罐,包括肾俞穴、八髎穴、委中穴、承山穴,让瘀血及酸水排出体外,调动气血,气行血行,引邪出表,从而减轻局部肿胀感及疼痛感,真正做到以通为治,以通为补,以通为泄,以通为健的治疗原则.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借助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的评分对患者的疼痛症状情况进行评估。VAS量表是临床上常见的用于测试患者疼痛情况的自评量表,对于患者的自身的疼痛具有较为主观的把控,通常来讲,得分在0-10分之间,分数越高,证明患者的疼痛越大,用VAS量表的评分结果,能够代表患者的状态,而利用VAS量表评分的下降幅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治疗的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借助SPSS21.0软件对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以c2对数据的独立性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独立性,组间差异以假设性检验概率P的数值检验,当P<0.05时,认为假设成立,即组间差异对研究结果产生了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的VAS评分
        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VAS评分如下表1所示:

        从上表数据可知,三组患者均有下降且非常稳定,而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下降幅度最大,治疗效果最好(P<0.05)。
3 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能够发现,针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治疗当中,三种中医手法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而且在长达三个月的观察随访期间,发现患者的疼痛情况减轻并持续稳定,没有出现反复的情况,证明了中医手法在该病症治疗当中的突出效果[4]。
        而横向对比三组患者的数据,可以发现应用李氏砭法刮痧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疼痛下降最为明显,因此临床使用李氏砭法刮痧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苏娟,顾敏,唐庆艳,刘凤霞,金正芳. 李氏砭法铜砭刮痧对乳腺癌患者癌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临床护理,2019,11(04):292-296.
[2]王雷,费景兰,温媛媛,李道政. 中医刮痧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0,34(05):1-3.
[3]林俏丽,刘娜,李道政. 李氏砭法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09):1456-1458.
[4]王红民. 辨经、辨病与辨证综合治疗过敏性鼻炎[J]. 中国民间疗法,2020(13):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