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李金龙
哈尔滨市急救中心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150056
摘要:目的 探究急救护理和健康教育对临床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9年5月至10月收治的52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惊厥、迅速给氧、降低体温、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急救护理措施,控制患儿病情。同时,开展健康宣教,让家长掌握预防高热惊厥的方法,同时能够在发生高热惊厥后可以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降低对患儿的损伤。结果 52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护理前后在体温、脉搏、心率等方面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临床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时,应采取控制高热、迅速给氧、饮食护理等措施,同时做好健康教育,可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
高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急症,具有发病率高、起病急、危害后果重等特点。患儿出现高热惊厥后,体温升高至38℃以上,多表现出四肢僵直或抽动,口吐白沫、牙关紧闭,眼球上翻,失去意识。如果不能及时的送医救治,很有可能导致患儿的中枢神经受损,留下癫痫等后遗症;严重者可能不能自主呼吸而导致死亡。因此,对于小儿高热惊厥如果能够尽早送医急救,对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儿健康安全有显著作用。本文以我院在2019年5月至10月收治的52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急救护理和健康教育,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9年5月至10月份,收治的52例高热惊厥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男27例,女25例,最小者4个月,最大的6岁。3岁及以下者44例,占比为84.6%,4岁及以上者8例,占比为15.4%。发病原因上,因感染导致的有37例,其中呼吸道感染18例,肺炎14例,肠道感染5例。因降温不及时导致的有10例,因体液缺乏导致的有5例。发作时间短则数十秒,长则3-5分钟,无惊厥持续状态。
2、方法
(1)尽快控制惊厥
反复的惊厥会导致脑细胞的操作。一般首选药物为苯巴比妥,5-10mg/kg,肌肉注射。或给予10%水合氯醛灌肠,剂量为0.5mg/kg,尽量1小时以上,以便达到药物吸收。对抽搐时间长,控制不理想者,可用呋塞米0.2mg/kg,静脉缓注。
(2)迅速给氧
惊厥发作者,无论有无紫绀均应吸氧以改善缺氧,因抽搐发作时,肌肉抽动以及发热,氧耗量增加。吸氧可以防止因缺氧加重脑损害,减轻脑水肿。鼻导管吸氧法0.5-1.5L/min,面罩吸氧法2-3L/min。
(3)降低体温
让患儿平躺后,对于穿着衣物较多的,脱去多余义务,仅留一件贴身薄衣。同时给予物理降温措施。先用酒精擦拭,然后使用额头冷敷的方式,帮助患儿尽快降热,防止高温持续时间过长损伤脑细胞。发现患儿的口鼻等有呕吐物、分泌物的,应采用棉棒或吸痰器将其取出。
(4)做好生命体征监测
做好患儿生命体征监测,尤其是注意观测颅内压。体温升高会导致脑代谢增加,进而使得颅内压升高。因此,对于高热患儿既要采取降低颅内压的措施,例如静脉注射20%甘露醇;同时还要做好密切观测。除了监测颅内压的变化外,像体温、脉搏、呼吸、瞳孔反射等等,也都是临床监测的重要内容。另外,像喷射性呕吐、前囟隆起等,是脑水肿的先期症状,如果观测到类似症状应当立即报告主治医师。
(5)饮食护理
高热惊厥一方面是导致患儿大量出汗,体液流失严重,另一方面也会加速基础代谢。因此在实施急救的同时,还要做好饮食护理。对于低龄患儿,可以勤喂母乳;对于较大的患儿,可以给予一些易于消化的流质食物。在患儿病情稍稳后,可以喝一些鲜果汁、温开水。
(6)心理护理
高热惊厥往往会使患儿出现哭闹、烦躁,许多家长也出现过度紧张、恐慌等负面情绪。这种情况下实施心理干预也十分必要。护理人员首先要与家长进行积极沟通,稳定家长的情绪,告诉家长不要表现出抱着患儿痛苦或是大声吵闹等过激行为。同时向家长介绍高热惊厥的急救知识,让家长能够稳定情绪,进而积极配合医院做好患儿的急救工作。
(7)健康教育
对于许多“新手”父母,孩子突然发生高热惊厥,出现恐慌心理,甚至是手足无措、情绪崩溃等情况,都是可以理解的。医院护理人员应当向这些“新手”父母做好基础的健康宣教,一来可以稳定家长情绪,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进而在接下来的治疗中积极配合;二来也能够掌握一些必要的急救知识,例如家庭常备退热贴、布洛芬栓等,在小儿发烧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或是药物降温方式,避免出现高热情况。另外,在出现惊厥后,也要掌握急救技巧,包括以拇指掐人中,将压舌板放于患儿臼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另外,儿童自身抵抗力的强弱,也与高热惊厥的发生率有密切关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儿童参加锻炼,增强体质。
二、结果
52例患儿通过急救护理后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5.7±1.1)天,未出现惊厥并发症。对比52例患儿在急救护理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png)
三、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是由于患儿的大脑发育不完善,刺激的分析能力较差,弱的刺激就会导致大脑的运动神经元出现释放异常现象,从而引起惊厥。
为了最大程度上降低高热惊厥对患儿造成的损伤,医护人员必须在确诊之后尽快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首要工作就是通过用药控制惊厥,同时通过接触衣物、物理降温,帮助患儿控制体温,避免持续高热损伤脑细胞。待患儿病情稍缓,做好饮食护理,补充营养和流失的体液。同时,要做好家长的健康宣教,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降低小儿发生高热惊厥的概率。同时在发生之后,又能第一时间采取家庭急救。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小儿高热惊厥的预防效果;实施急救护理,可以尽快控制病情,有助于患儿痊愈。
参考文献:
[1]袁冰.针对性急救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13):147-148.
[2]李月贤,郭巧静.综合护理在提高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治疗效果及改善家属心理状态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0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