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血管外科病区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8期   作者:李玉雯
[导读] 目的:评估护理风险管理在血管外科病区中的运用价值
        李玉雯  
         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   安徽 阜阳 236000
        摘要:目的:评估护理风险管理在血管外科病区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14例血管疾病患者分成对照组、风险组,予以常规护理、护理风险管理。结果:风险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风险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用于血管外科病区,可抑制护理风险事件的形成,并提升血管外科护理质量。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血管外科病区;护理质量
        前言:随着中老年人口的增长,血管外科接诊量持续增加[1]。血管外科在治疗手段、围术期护理工作难度等方面的特殊性,为患者带来了一定风险。如未能选择适宜方法构建血管外科护理方案,血管疾病患者的术后康复状况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护理风险管理强调风险问题的识别与控制,其主要借助一系列风险管控措施,减少风险问题对患者的不良影响。为确定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本研究主要针对114例患者进行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血管外科于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57例)和风险组(57例)。对照组男31例,女26例;年龄(55.2±18.1)岁。风险组男32例,女25例;年龄(55.4±18.3)岁。差异不显著。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风险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1)小组组建。于血管外科护理人员队伍中,择优选择7名护理人员组建风险管理小组。经组内投票选定组长后,在组长带领下,完成科室护理人员培训方案的制定、血管外科护理风险评估等工作。(2)护理风险培训。①安全意识培训。风险管理小组成员负责从血管外科患者特殊性、围术期护理要求等方面,全面提升血管外科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减少人为因素对血管外科护理质量的不良影响。②护理风险事件防控培训。从血管外科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形成原因(治疗技术、护理工作、围术期护理方案)、常见护理风险事件类型、可行预防措施等方面,扩充血管外科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事件知识储备,并提升其风险防控能力。(3)护理风险宣教。血管疾病患者入院后,以通俗语言为患者介绍围术期护理风险,告知患者住院期间可能面临的感染、压疮、血栓等风险,并引导患者理解上述风险问题可通过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预防,无需过度担忧。(4)护理风险防控。①感染防控。术后给予血管疾病患者更换辅料期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合理把控辅料更换频率的基础上,仔细检查血管疾病手术患者切口皮肤状态。此外,告知血管疾病患者感染的典型表现,借助患者的良好自我监护、报告作用,早期识别感染风险,以减少感染的形成。②压疮防控。术后阶段,按照2h/次频率,辅助血管疾病手术患者调整体位。视患者活动功能、局部皮肤受压状况,预防性使用海绵垫等减压装置,以减少剪切力、摩擦力等对血管疾病患者局部皮肤的作用。此外,遵循早期开展康复锻炼原则,为血管疾病患者制定锻炼方案,要求家属充分发挥陪同、监督作用,确保血管疾病手术患者每日活动量达标,以次降低术后压疮形成风险。③血栓防控。外周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均为血栓高发群体。为减少上述风险问题的形成,需于血管疾病患者的术后阶段,及时引导血管疾病患者开展凝血功能监测,动态评估患者近期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预测其血栓形成风险。此外,向血管外科患者强调维持情绪恒定对预防血栓形成的支持作用,借此进一步抑制血栓问题的形成。
1.3统计学方法
        以SPSS24.0软件统计。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护理风险事件
    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17.54%,高于风险组(P<0.05)。

3讨论
        随着各类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升高,血管外科护理工作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要点之一。事实上,血管外科护理难度较高,其复杂性主要体现为:(1)护理风险较多。血管外科病区的护理风险较多,一方面,我国血管外科发展较晚,部分外科技术尚未达到全面普及状态,加之血管外科治疗方法普遍具有高精度特征,其护理难度相对较高;另一方面,血管外科治疗的有创性特征,也容易为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一定风险。(2)患者认知基础薄弱。血管外科患者风险意识、安全防护意识普遍不足,其对围术期相关护理风险知识的了解较少[2]。这类患者的认知偏差,为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供了机会。
        护理风险管理以遏制风险、提高护理安全性为主要目标。在血管外科病区管理中,该方法主要利用风险管理小组这一专业组织,纠正护理人员在安全意识、风险防控技能掌握、护理方案制定等方面的不足,进而达成提高血管外科护理质量、提升血管外科护理安全性目标。
        血管外科病区护理中,护理风险管理方法的应用优势在于:(1)改善护理质量。于血管外科病区管理中引入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可在风险管理小组的培训指导下,高质量完成血管外科患者的宣教、护理风险防控等任务。本研究提示:风险组宣教质量评分(47.15±2.08)分、切口护理质量评分(46.98±2.16)分、康复锻炼指导质量评分(46.59±2.10)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形成。与常规护理相比,护理风险管理要求血管外科护理人员加强对围术期可能产生护理风险事件的重视。随着护理风险管理方法的推行,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护理技能储备、血管外科患者的认知状态等均可得到良好改善,上述变化可促进相关风险防控措施作用的发挥。本研究提示:风险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1.75%,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宜于血管外科病区护理中,引入护理风险管理,以借助该方法有效遏制血管疾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风险,保障其术后康复状况。
参考文献:
[1]任宏,于长颖.血管外科护理风险管理对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安全意识的意义[J].中国临床研究,2018,31(12):1716-1718.
[2]王淑媛,邵笛.血管外科病房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7):157-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