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的检验单怎么看?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8期   作者:裴娟
[导读] 在临床检验中尿常规具有重要使用价值,其能通过检测尿液来探查机体是否有隐患

        裴娟
        广安区人民医院  四川     广安      638000

        在临床检验中尿常规具有重要使用价值,其能通过检测尿液来探查机体是否有隐患。那么你会看尿常规检验单吗?不会的读者来看下文吧!
一、常见的尿常规检查项目?
        (1)泌尿感染类项目:包括隐血、白细胞、浊度、颜色、亚硝酸盐、红细胞等,泌尿系统出现感染时,尿中会出现红细胞、白细胞等,且尿液浊度或者颜色也会出现改变,亚硝酸盐指标会显示阳性。
        
    (2)糖尿病类项目:包括酮体、比重、酸碱度、糖、蛋白等,根据这些可判断器官受损情况,以及是否出现糖尿病并发症,例如酮血症等。正常情况下酮体和尿糖等检测结果为阴性。
    (3)肾病类项目:包括红细胞或者隐血、尿液颜色、比重、酸碱度、蛋白质等。若这些指标不在正常范围内,或者出现改变,则说明肾功能受损。
        (4)其它疾病类项目:包括尿颜色、比重、尿胆原、酸碱度、胆红素等,其中尿胆原和胆红素等2项指标能反应出肝脏代谢血红素的数量和能力。
二、分析尿常规各检查指标
    (1)尿液颜色:正常情况下,尿液颜色在淡黄色和黄褐色之间,但其颜色会受到出汗、运动、饮食等影响,患有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多尿时尿液颜色会呈现无色现象。患有阻塞性黄疸等疾病时,患者会出现深黄色尿液,或者桔黄色尿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胆红素尿,若使用呋喃类药物、核黄色等药物治疗,尿液会呈现深黄色,应和胆红素尿进行区别。若患有结核、肿瘤、结石等疾病,则有可能出现血尿,尿液呈现红色,镜下观察尿液,会看到大量红细胞。除此之外,尿液还会呈现黑褐色、红葡萄酒色、酱油色等,若生活中出现此现象,且不是药物导致的,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检查。
    (2)尿量:正常情况下,24小时内排尿量在0.8升至2.0升之间,但气温、饮水量、出汗以及运动等情况都会影响每日尿量。若24小时内尿量在2500毫升之上,则为多尿。若24小时内尿量不足400毫升,则为少尿。若24小时内尿量不足100毫升,或者12小时内无尿,则为尿闭。若夜尿量在500毫升以上,尿比重在1.018以下,则为夜尿量增多。
    (3)尿白细胞:正常情况下,尿白细胞呈现阴性,若此指标显示阳性,则需警惕尿路感染。
        (4)透明度:正常的新鲜尿液是无沉淀、透明的,放置数小时后,里面会出现絮状沉淀,特别是女性尿液。若排出的尿液比较浑浊,则可能是因粘液、白细胞、微生物、上皮细胞等导致的,应在显微镜下进行鉴别。
        (5)酸碱反应:正常的新鲜尿液是弱酸性,pH值在6.0左右。但会受到食物的影响出现波动,pH在5.0至8.0之间。若大量出汗,或者患有酸中毒、热性病等疾病时,尿液酸性会逐渐增强,甚至呈现强酸性。且服用某些药物时尿液也会呈现酸性,例如稀盐酸、氯化钙、氯化铵等。服用碱性药物时尿液会呈现碱性。
        
        (6)比重:正常人24h尿比重在1.010至1.030之间波动,受年龄、饮水量出汗、运动、饮食等影响,尿比重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可作为反映肾功能的试验之一。
        (7)潜血: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可能由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肿瘤、急慢性肾炎所致等。
        (8) 葡萄糖:阳性见于糖尿病,甲亢,胰腺炎等,摄入过多高糖物质后,也可产生一过性血糖升高,使尿糖阳性。
        (9)尿蛋白:正常尿常规一般无蛋白,或仅有微量。阳性见于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肾移植术后等。但发热,剧烈运动,妊娠期也可偶然出现尿蛋白。
        (10)亚硝酸盐:阳性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但标本放置过久或有细菌生长繁殖也可呈假阳性。
        (11)尿管型:尿中出现管型,特别是颗粒管型,细胞管型是肾脏实质性病变的标志。
        上文这些就是尿常规相关知识,能帮助各位看懂尿常规检验单,希望各位谨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