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科生物安全的风险及防控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8期   作者:李文 王程瑞博 王帅 刘轩廷 陈荣豪
[导读] 对于临床医学发展而言,检验科实验室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李文,王程瑞博,王帅,刘轩廷,陈荣豪
        武警后勤学院  天津市   300300
        摘要:对于临床医学发展而言,检验科实验室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某种程度上医学检验科实验室已成为医学相关科研或教育机构的实力象征;但不可忽视的是,当前众多医学检验科实验室存在诸多生物安全风险,检验科实验室中大量生物因素的存在,任何操作不当或是管理失误都有可能导致生物安全事件的发生;本文主要基于对当前医学检验科生物安全的防护现状及风险的分析,重点对医学检验科生物安全的防控策略进行探讨,期望对医学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方面的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医学检验科  生物安全  防护现状  防控策略
一、当前医学检验科生物安全的防护现状及风险
1、检验人员安全防护意识淡薄
        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生物安全无小事。检验人员的防护意识理应构成医学检验科生物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但事实上,部分检验人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安全防护措施做的并不是很到位,有的心理上存在不重视、过于自信、不够严谨等问题,安全防护意识淡薄,例如未能按照相关规定佩戴工作帽、消毒手套以及护目镜等防护设备,诸如此类的不合规行为或是细节上的纰漏极易导致相关检验人员大面积接触生物危险因子,甚至造成接触性感染等严重后果,为检验科生物安全埋下隐患。
2、检验科部分设备管理与使用不规范
        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精细化的生物科技,医学检验科作为推动临床医学发展的重要力量,现代化的检验仪器设备种类繁多,相关设备管理及使用的规范化是保证检验安全的基本保障,部分检验人员由于管理能力有限或是设备使用方法掌握不到位等原因,对相关检验设备的使用存在不规范的问题,设备管理也逐渐流于形式,这些不良行为带来的后果是极为危险的,一方面不科学的设备管理极易导致检验结果的偏差、失去应有权威性;另一方面不规范的设备操作也会对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检验科生物安全带来负面影响。
3、检验科生物安全监管缺位
        检验科生物安全监管缺位是当前医学检验科生物安全的防护的又一大风险所在;部分医学检验科未能按照相关行业规范建立生物安全防护监管制度,或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流于形式,长此以往生物安全监管便形同虚设,随手丢弃使用后的防护器具、随意摆放检验用品、实验前后未按要求做好消毒工作等问题必然随之抬头,极大增强了检验科内部的生物安全风险;一般而言,医学检验科的生物安全防护主要集中于接触到的各类阳性标本与菌种、各类病原性微生物这两大类的防护,生物安全监管的缺位已成为这两大类防护工作的主要漏洞。


4、部分实验工作区域分布不科学
        医学检验科部分实验工作区域分布看似属于细微之事,但倘若布局混乱、不科学也会成为生物安全的一大潜在风险;例如部分检验科受制于资金、环境等方面的掣肘,部分对场地要求较高的实验往往达不到标准,实验工作区域过于狭窄,检验人员自身的活动范围也因此受到诸多限制,一定程度上对检验过程的规范性有所降低;工作区域分布不科学还体现在污染区域、半污染区域与清洁区域之间的规划与布局,这三大区域的交叉过多往往会造成细菌交叉感染等不良后果;还有部分检验科场地存在通风不畅、光照不足等问题,也会使生物安全方面的隐患增多。
二、医学检验科生物安全的防控策略
1、多途径提升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
        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可以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安全意识的提升是基础性的,必将带来检验科整体生物安全防护效用的提高;医学检验科的工作涉及多个方面,首先要做的便是对不同检验工作区域进行合理划分,不断强化相关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学习,提升其安全责任意识;在实践中不断对已有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进行修正和补充,通过定期培训、考察交流等方式使相关检验人员形成持久的安全知识学习能力,并在日常检验工作中严格落实,坚决贯彻无菌操作理念,多途径提升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控意识。
2、进一步完善医学检验科相关管理制度
        要用制度编织好生物安全防控的安全网,将医学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控落实到实处,做到事前预防有效,将检验科生物安全风险扼杀于萌芽状态,这对医学检验科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实践中,首先要做到的便是人与物分离管理,严格执行检验程序与相关防护标准,无论是防护设备的穿戴、设备操作及养护的规范、还是消毒杀菌工作的落实、废弃物品的回收与处理等,均要建立起完善且细致、执行到位的监管体制,唯有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规范与监督制度,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检验科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质量。
3、全面加强对检验科安全风险的评测
        对检验科安全风险的评测也是提升医学检验科生物安全的防控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这种实时化的安全风险监控方式能够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通过定期开展生物安全风险评测工作,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消除隐患;一般而言,生物安全问题多数产生于被检验物品采集、检验与后期处理等多个阶段,对安全风险的评测工作涉及范围广且细微杂乱,这就要求相关评测人员对各类生物安全风险的类型、表现形成、产生过程有全面的了解,在平时就要注重对这一部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养与提升。
4、加大安全投入、确保生物安全防护设施完备
        某种程度而言,医学检验科防护设备的完善直接决定着检验人员安全防护水平的高低;应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确保生物安全防护设施完备,为检验科生物安全风险防控提供强大物质保障;对诸如培养箱、防护服、护目镜、高压灭菌锅、隔离实验室等于检验工作机密相关的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或更新,确保相关检验设备更新换代科学及时;严格落实检验不同阶段的消毒杀菌流程,确保生物安全防护设施完备,将检验科工作置于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最大限度的避免生物安全风险的产生。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应对当前医学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方面存在的风险建立客观的认知,应充分认识的加强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重要现实意义,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提升检验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完善医学检验科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对检验科安全风险的评测等举措不断提升医学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控水平,期望本文的分析对此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许晓光.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现状与措施[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7, 6 (4) :814-815.
[2]赵爱荣.医学检验科生物安全的风险及防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04):200+215.
[3] 李艳君, 荣扬, 赵强元.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的实施[J].现代预防医学, 2015 (4) :710-7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