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季节和献血次数对献血者 ALT 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8期   作者:段胜敏
[导读] 目的:探讨不同季节和献血次数对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影响。
        段胜敏
        德宏州中心血站 云南 芒市 678400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季节和献血次数对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影响。方法: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本血站自愿无偿献血者2074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速率法检测所有献血者血液的ALT指标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献血者血液的抗-TP、HBs Ag、抗-HIV、抗-HCV指标值。记录献血者的献血日期与献血次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春季献血者血液ALT 不合格率最低为2.73%,夏季与冬季ALT 不合格率居中分别为8.55%、9.62%,秋季ALT 不合格率最高为15.68%,各个季节献血者血液ALT不合格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时,夏季与冬季ALT不合格率有差异但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此外,任意两个季节相较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献血者ALT不合格率呈现出次数越多ALT不合格率越高的趋势,首次、二次、多次的ALT不合格率分别为8.79%、10.17%、11.83%,不同献血次数的献血者血液ALT不合格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季节和不同的献血次数都对献血者ALT有不同程度影响,采购血机构应广泛宣传献血有关知识。
关键词:季节;献血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献血者GB18467-2001《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中规定了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其中一项是医院须检测献血者血液的 ALT 指标,速率法:≤40U/L。目前,我国供血机构采集的血液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供血者的ALT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为减少血液报废的情况发生,现开展以下研究,探讨不同季节和献血次数对献血者ALT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本血站自愿无偿献血者20746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8~55周岁。
1.2 检验方法
        采用速率法检测所有献血者血液的ALT指标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献血者血液的抗-TP、HBs Ag、抗-HIV、抗-HCV指标值。
        详细记录献血者的献血日期与献血次数,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检测所得数据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与(%)表示,用X2进行检验,设P<0.05表示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个季节献血者血液ALT不合格率比较
        经统计分析得知,各个季节献血者血液ALT不合格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4个季节进行两两比较时,夏季与冬季比较,有差异但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此外,任意两个季节相较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1 不同献血次数的献血者血液ALT不合格率比较
        经统计分析得知,不同献血次数的献血者血液ALT不合格率有明显差异,并呈现出次数越多不合格率越高的趋势,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论
        ALT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肝脏、心脏组织细胞中,ALT在人体内较为敏感,当这些组织发生病变时该酶活力增多,因而是急性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标志,正常参考值为0~40U/L。导致人体ALT值升高的原因多种多样,一般分为病理因素与非病理因素,非病理因素中通常生理方面的因素居多,如感冒、用药、运动剧烈、睡眠不足等各种原因均可能引起体内ALT水平升高。
        不同季节气候大不相同,如温度、湿度、雨雪等等情况也对不同身体素质的人群产生着不同的影响,例如春夏季人多困倦、易中暑,而秋冬季易着凉、感冒等等。人们的作息时间、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方式(运动量)等通常也随着季节的变化发生着改变,例如大多人在冬季好眠且睡眠质量高;夏季喜食清凉解暑的食品、冬季则喜食热的食品;夏季进行游泳运动的人多,冬季则室内健身较多等等。这些改变对人体内的新陈代谢起着一定程度影响,人体各项因子包括ALT等也随之产生一定变化。另外,由于采血到保存的步骤较多,不同季节温度不同,对于样品的ALT 值也有一定程度影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春季献血者血液ALT 不合格率最低为2.73%,夏季与冬季ALT 不合格率居中分别为8.55%、9.62%,秋季ALT 不合格率最高为15.68%,各个季节献血者血液ALT不合格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时,夏季与冬季ALT不合格率有差异但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此外,任意两个季节相较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固定献血者通常指为采供血机构献血3次及以上的献血者,采供血机构提倡稳固此类献血者,因为经过前期筛选可确定这类人群血液质量健康且稳定,没有首次献血者血液质量不稳定的风险,还能确保应急情况能及时寻找血源。有的献血者对于环境不熟悉可能造成生理上应激反应以致血液ALT 值异常的,一般来讲,随着献血者对采供血机构、采血车、采血程序等熟悉后,此类情况应该随之减少。但通过本次研究可知,献血者ALT不合格率并没有随着献血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反而呈现出次数越多ALT不合格率越高的趋势,首次、二次、多次的ALT不合格率分别为8.79%、10.17%、11.83%。表明不同献血次数的献血者血液ALT不合格率也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我市采供血机构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ALT不合格率以降低血液报废率。首先,应当广泛宣传献血的各项知识与其积极意义,让广大健康的人民群众了解献血、积极参与到献血队伍中来。第二,采供血机构应当营造舒适的采血环境,在采血前、采血时、采血后与献血者保持沟通,使其能在轻松的氛围下献血。第三,在采血前,医护人员需了解献血者的各项基本信息,以及近期的身体状况、饮食情况、作息情况、劳动或运动量等,以减少非病理因素导致的ALT不合格率。
参考文献:
[1]罗贤瑞. 性别、年龄及献血季节与献血者血液ALT的关系[J]. 中国输血杂志, 2009, 22(7):533-534.
[2]张瑞欣, 王洪, 王志梅,等. 不同季节和献血次数对献血者ALT的影响[J]. 中国美容医学, 2012(08):2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