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嬿如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开展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对强化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具体操作措施未得到规范性的细化,也给医疗机构带来不少难题。对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加大实验室建设,强化预约诊疗;多项排查措施并举;明确核酸检测的意义;明确核酸检测频次;明确陪护人员的检测费用来源;细化核酸采样点相关配置需求;加大宣传力度。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公共管理
2019年底,全国遭遇了突如起来的新冠肺炎疫情[1],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果。为巩固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国家出台了多项防控政策[2-3]。2020年6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指导各地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好核酸检测工作。其中,明确将八类人群列入“应检尽检”范围。本研究重点讨论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这类重点人群,对细化这类人群“应检尽检”的措施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 存在的问题
开展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且为人群健康码提供实验室结果支持,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各地卫健委要求医院执行该项举措时,并未细化相关要求,给医院带来不少亟需解决的难题。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1)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每日所需检测量超过了医疗机构本身最大检测能力,且该地区其他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都达到饱和状态,导致患者不能24小时内入院。(2)对于低龄儿、张口受限或面部严重损伤的患者,鼻咽拭子或咽拭子标本采样困难。(3)未明确急需抢救的患者是否等待核酸检测结果,造成一定风险。(4)未明确部分每周需入院进行治疗的患者是否每周均需进行筛查。(5)文件要求“应检尽检”所需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因此,住院患者的核酸检测费用纳入了医保报销范围,但陪护的核酸检测费用并没有做明确说明,医院是否收费;再者,由于中国传统和现实问题,对于儿童或老年人原则上固定陪护很困难,若由医院收取所有陪护的核酸检测费用会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6)医疗机构开展重点人群和普通人群核酸筛查,需建立新的核酸采样点;核酸采样点的布局情况,院感防控要求,人员配备需求未制定统一的标准或建设指南,给不少医疗机构造成一定的困惑;部分医疗机构因发热门诊的开展已抽调多名医护人员,现根据逐渐恢复的医疗秩序,入院人次增加,开展入院前核酸采样工作医护人员紧缺。(7)不少医疗机构通过各种渠道发布了告患者通知书,对该项措施进行广而告之,但依然有患者对医疗机构入院前核酸检测的行为不理解,并进行投诉。
2 对策探讨
2.1 加大实验室建设 强化预约诊疗
各地政府出台文件要求新入院患者及陪护人员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全覆盖之间,应对当地的核酸检测能力进行调研。若当前核酸检测能力不能满足就医群众及时就医的需求,需加大实验室建设,不仅限于医疗机构,也应大力提倡社会资本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实验室建设完成前应渐进式推行该项举措,不能搞“一刀切”,比如某些小城市所有检测机构的每日最大检测量之和只有2000,远远超过这个城市每日新入院的患者和陪护数量,会导致大量患者不能及时入院治疗,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同时,医院机构需强化预约诊疗,非急诊患者(如择期手术患者)的可通过提前预约入院,将预约时间提前至72小时,以便入院前顺利完成核酸检测。
2.2 多项排查措施并举
对于不便进行核酸采样的部分特殊人群,若患者没有流行病学史,视患者情况,可进行血清抗体筛查或院前CT检测。卫生行政部门应出台统一的标准或指南,便于医疗机构执行。建议将血清抗体筛查替代没有流行病学史的住院新生儿的核酸检测,同时将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录入国家统一的系统,作为健康码的实验室数据信息。
2.3 明确核酸检测的意义
新入院患者和陪护进行核酸检测全覆盖,重点在与院感防控还是人群筛查的健康标识,应进行相关说明。特别是对于病情凶险的急诊患者,在知晓核酸检测结果前是否按照高度怀疑的患者处理,未做明确说明。若核酸检测全覆盖的目的在于院感防控,对于病情凶险的急诊患者,可由急诊二线医生判断患者病情危重程度,抢救如需优先于新冠核酸筛查,应在三级防护措施下优先进行抢救;抢救如无需优先于新冠核酸筛查,应在抢救的同时做新冠筛查。
若核酸检测的目的在于重点人群的普遍筛查,完善人群筛查的健康标识,是否可在入院后在进行核酸检测,卫生行政部门对于此类问题应在政策上给予明确的解读,同时,对于入院后的核酸检测,也应制定统一的院感防控指南。建议卫生行政部门针对这一情况再次进行统一的流程再造,细化相关措施,医疗机构在不明确相关意义时或对该项措施存在不同的解读,执行上的举措也各不相同,存在一定的防控风险,也会应患者在各医院就医流程区别上的不理解造成一定的医患矛盾。
2.4 明确核酸检测频次
对于每周需入院进行治疗的患者,或一定周期内需频繁入院进行治疗的患者,建议认可第一次检测结果,后期可进行流行病学史问询和体温检测,再由医疗机构根据问询结果或体温检测结果判定是否需进行再次核酸检测。如患者一直在本地从未外出且当地是低风险区,可在一定周期内认可第一次检测结果,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在政策是明确该周期的具体时长;若患者在该周期内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入院前应完成核酸筛查和其他相关检查。
2.5 明确陪护人员的检测费用来源
建议政府出台相应文件,每名住院患者原则上固定一名陪护,陪护人员的核酸检测费用同时纳入该患者的医保费用进行报销;或明确告知医疗机构,陪护人员的费用由医院垫支,再由政府统一结算。我国应该传统和文化和现实因素,父母或祖父母轮流照顾小孩,或多子女轮流照顾老人的现象非常普遍,对于这种儿童或老年人这种不易固定陪护的特殊群体,更应给予一定政策上的支持,比如若不能固定陪护,是否政府出资购买已进行核酸检测且经专业培训的护工的劳动力;或专门设定特殊群体的陪护核酸检测费用的报销标准。
2.6 细化核酸采样点相关配置需求
2.6.1 制定核酸采样点建设指南
国家卫健委制定了发热门诊流程再造的统一指南,各地卫健委也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将流程细化给医疗机构提供指导建议。建议卫生行政部门沿用发热门诊流程再造的做法,为医疗机构普通人群和重点人群核酸采样点的建设情况、院感防控标准、布局、人员配置需求等提供相应的参考意见。
2.6.2及时调配或补充医疗机构核酸采样医护人员
对于新入院患者及陪护人员人数众多,而参与核酸采样的医护人数紧张的医疗机构,建议由政府进行统一调配,在医护人员人数充足甚至过剩的医疗机构进行抽调和培训,对承担大量采样工作的医疗机构的进行人员补充;或对承担大量采样工作的医疗机构进行医护人员人事招聘方面的政策支持。
2.7 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应通过各种宣传口径对该项举措进行统一宣传,特别是落实到社区、村落等,让群众充分认识到入院前进行核酸筛查的必要性,避免将医患矛盾转介给医疗机构。再者,政府对建设完成的具备核酸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予以公示,并完善相关医保举措,以便患者入院前往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核酸检测,缓解检测数量已趋于饱和的医疗机构的检测压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阶段,对于新入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应检尽检”,政府部门更应主动承担防控责任,加大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并出台相关细则,完善并指导医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落实经费保障,避免此举措加大患者的家庭开支,产生更多的经济负担。最后,强化相关宣传,规避由此引发的医患矛盾。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应急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2020-01-19)[2020-04-03].http://www.nhc.gov.cn/yjb/s7860/202001/de5f07afe8054af3ab2a25a61d19ac70.shtm.
[2]新华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1/25/c_1125502052.htm,2020-03-13.
[3]中国政府网.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联防联控 全力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EB/OL]. http://www.nhc.gov.cn/yjb/s7860/202001/d9570f3a52614113ae0093df51509684.shtml,2020-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