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辉
杭州森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404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的新时期,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群众生活方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生活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对于食品、药品的质量安全有了更高的关注度。尤其是在现代医学发达的今天,药品是否安全有效,质量可靠成为了社会大众极为关注的问题。药品研发实力是制药企业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在药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过着中,对药品开发过程中的质量进行合理的监控非常重要。因此做好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及持续改进是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应当关注的问题。随着新《药品管理法》的实施,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及药品一致性评价的开展,药品注册、生产等环节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现阶段,不少制药企业在研发过程的质量管理,如研发过程数据可靠性管理逐渐加强,但还存在不少问题。
关键词:制药企业;药品研发;质量管理
引言
追根溯源,多数药品质量问题都源自制药企业药品研发阶段,一旦研发与设计质量不足,则难以切实保障药品的质量水平。主要是由于我国关于药物研发阶段的质量管理实施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末才引入药物非临床研究的法律法规,比如《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等,并且也只是单纯针对非临床研究药品的GLP认证安全评价。可见我国制药企业在药品研发阶段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稍显不足,并未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多数药物产品研发仍处在低水平仿制及对上市药品结构改造状态。
1制药企业药品研发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研发组织机构难以适应需求
药品研发项目由于涉及的学科多样,领域广,并且周期长、技术难点多、投资大,复杂性随着注册申请分类的不同变化很大,项目与很多部门相关,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问题,要求各部门做出迅速而相互关联的反应。很多制药企业是以药品生产为主营业务,研发是独立体系的部门,与生产部门是由不同的高层管理者分管。但药品研发全过程往往是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如研发、质量、生产、工程设备、采购及仓储等,容易造成整个项目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协调不足,各方力量不能集中,效率下降,时间进度往往得不到保证。研发过程中初期小试阶段不需要按照GMP规范执行,而进入中试放大之后的所有环节都需要在GMP规范体系下进行,因此在小试进入中试的技术转移过程中,如果没有设置研发质量管理人员贯穿,项目全过程的数据溯源、可靠性存在较大的风险。
1.2牺牲质量换取研发项目进度
通过对制药公司的访谈和调查显示,部分企业选择越过质量把控来加速药品研发项目进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内容:(1)企业缺少独立的药品研发质量专管部门,甚至有些并未设置研发阶段质量管理工作的流程,即便是已经设置也是由其他人员兼任状态。在此背景下,一旦出现研发质量问题延缓项目进度,则直接选择越过产品质量把控环节来推进研发进度。(2)药品研发人员对于此阶段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存在研发当中质量管理制度执行力不足,实验数据记录不规范,出现偏差问题时也未进行充分调查纠正。主要是由于研发人员对质量控制意识不足,缺乏执行质量控制的能力所致。(3)相应技术和质量控制问题不够明晰。制药企业产品研发前的工作准备不充分,且设计的制药过程验证方案也不够科学。
此类问题的存在,本质而言都属于技术性层面,而非质量控制。
1.3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没有得到有效应用
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很少用于研发项目的质量管理中,例如,PDCA管理方法没有运用或实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该方法没有参与研发的每一个环节;并没有建立一个持续有效的过程,特别是在阶段C和A之间,往往存在漏洞。虽然发现了一些缺点,没有深度进分析,没有修正,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改善效果不明显,从而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和质量,也增加了项目的实际成本。
2构建研发质量管理体系对策分析
2.1强化药品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
在发达的信息化技术下,任何一个关于药品质量不合格的信息就能让药品研发企业难以生存。对于药品研发企业而言,药品质量管理的风险因素来自于药品研发人员实际操作、药品质量检测、药品生产厂房设备及药品临床应用等方方面面,为了将药品研发质量管理的风险控制到最小,药品研发企业需要尽快建立药品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体系。
2.2设置独立质管部门,保障研发质量职责履行
(1)建立药品研发阶段质量管理规范条例体系,并不断完善体系内容。(2)执行研发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研发阶段药品产品的质量。(3)强化临床研究试验样品管理以及检验的安全性,确保样品按标准使用。(4)确认验证工作完成。与临床样品和应用批次的生产和测试有关的验证工作均应按照GMP要求进行。在每个阶段都应审查完成的确认报告,以确保确认报告数据的可靠性。(5)评估并批准供应商。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以确保符合项目的要求。通常,在技术转让阶段明确了供应商时,需切实做好资质审计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商业化转变时供应商符合GMP要求。
2.3加强队伍建设
为了保证人员在工作当中能够充分发挥作用,除了做好用人门槛控制、现有人员培训的同时,也需要能够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对不同部门的质量职能进行明确,做好质量责任制的建立。在此过程中,可以对具有综合特点的职能管理机构进行明确,从整体上做好控制与协调,强化队伍工作效果。项目经理方面,也需要能够充分结合项目需求与所处阶段做好现有人员的配置,积极做好资源调配管理与进度追踪工作,保证研发工作的稳定有序开展,对不同阶段、环节的工作进度做好书面汇报,加强项目档案管理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药品作为关系民生福利、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其质量管理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目前,我国政府及各部门对药物生产提出了日渐严格的政策要求,这对药品研发企业也提出更高的药品质量管理要求。对此,本文就监管政策环境下药品研发企业如何提升质量管理效率与水平提出了几点构想,希望对同行业人士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莹,舒璐俊.制药企业药品研发阶段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8):194.
[2]殷连珍.我国药品注册制度调整对新药研发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