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艳 韩丰莲 李京潞 石小娇 曾琳[* 通讯作者:曾琳,地址: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重庆 璧山402760
【摘 要】目的:观察新冠肺炎患者康复期应用主动循环呼吸技术(ACBT)后肺功能改善状况。方法:对60例新冠肺炎患者在康复期实施ACBT干预,在干预前1d、干预后第7、14和28d各进行一次患者临床症状,呼吸、咳嗽咳痰、心理和生活能力情况的观测与调查。结果:60例观察对象中有55例未出现明显新冠肺炎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观察对象的FVC、FEV1和FEV1/FVC及排痰量随着ACBT干预时间的延长而相应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BT有助于帮助新冠肺炎患者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和功能障碍,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新冠肺炎;主动循环呼吸技术;康复期;肺功能;观察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指2019年末在世界各地新发现并大面积流行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尽管迄今为止,人们尚未完全探明新冠肺炎的发病原因及其病理影响因素,但呼吸功能障碍是其最主要危害已形成共识[2],因此,如何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仍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tive cycle of breathing technique,ACBT),是气道净化及呼吸功能锻炼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有研究[3]表明,ACBT作为一种促使呼吸功能改善的锻炼方法,可应用于各种呼吸道疾病和肺疾病的康复运动中。那么,对于处于康复期的新冠肺炎患者来说。ACBT是否也有利于患者的肺功能改善?临床实践中,我们对在支援期间收治的60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在康复期实施ACBT干预,并观察比较了患者在干预前后的呼吸、咳嗽咳痰及心理和生活能力。现将观察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选择孝感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3月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共60例,经院级和市疾控中心确诊,均合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4]中的新冠肺炎中的诊断标准,男28例,女32例;年龄23~81岁,平均(52.74±13.45)岁,BMI指数21~28kg/m2,平均(25.31±0.45)kg/m2。入选者均处于康复期,病情稳定,自愿配合治疗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了既往进行过呼吸康复相关锻炼的患者、有胸膜疾病或胸廓畸形,存在心脏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及精神异常、认知障碍者。
1.2 ACBT干预方法
ACBT均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按规程给予集体指导,以两周为一疗程,每天训练不少于30~45min。第一天介绍相关理论知识及注意事项;第二天指导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深呼吸以胸廓扩张呼吸机辅以练习,以促进分泌物清除;第三天指导腹式呼吸,即以鼻深吸气直至腹部隆起以后,再缓慢缩拢口唇呼气直至腹部凹陷,以缓解气促;第四天指导缩唇呼吸,在正常吸气以后,保持声门张开,再快速无声地哈气。以改善缺氧状况;第五天指导练习吹气球,以增加CO2排除;第六天指导进行呼吸操训练,以增加呼吸肌耐力;第七天指导练习换气姿势,进行体位引流,包括进行平卧位、左侧位、右侧位以及坐位引流,以缓解呼吸困难状况。第2天后适当增加训练时间,复习前一天的训练内容,其中体位引流、深呼吸、缩唇腹式呼吸早、中、晚各进行1次,15-20min/次。训练前20min可辅以供氧,吸氧量、训练时间以及用力度均视患者感觉进行调整,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到不适时应暂停训练。
1.3 观察指标
在干预前1d、干预后第7、14和28d各进行一次观测与调查。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测量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及24h排痰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均值±标准差(±S)描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观察
在整个观察期间,60例观察对象有55人除偶尔轻微咳嗽外,均未出现明显的发热、剧烈咳嗽、胸闷和乏力等新冠肺炎患者所特有的临床症状,胸部CT提示肺部外侧带原有的磨玻璃影、间质性病变或实变影都基本消除,干预期未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胸部疼痛、不适等不良反应,表明60例新冠肺炎患者经采取包括ACBT干预在内的各项对症治疗措施,病情已基本得到控制,身体正在康复,且ACBT干预未导致新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
2.2 检测指标
观察期间我们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第7d、第14d、第28d共4次检测了60例观察对象的FVC、FEV1和FEV1/FVC 等肺功能及24h排痰量,结果详见1。
由表1知,观察对象的FVC、FEV1和FEV1/FVC及排痰量均,随着ACBT干预时间的延长而相应增多,干预后第28d与干预前相比,各项检测指标都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病死率较高、彻底治愈难度很大的病毒型呼吸道疾病[5],有研究[6-7]表明,该病在有效控制临床症状后仍需要长期进行随访检测,加强康复治疗,尤其需要进行改善肺功能和呼吸系统的干预治疗。自主呼吸循环技术(ACBT)是一种能够较好改善患者肺功能的胸部物理治疗技术,通过对胸部合理按压和加强呼吸配合,提高呼吸肌有效做功,从而增加患者的气流量,强化气流通行能力,清除患者体内的过多分泌物质,增加排痰量,实现改善患者动脉血气运行和肺部功能的目的[8]。ACBT过去多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后来逐步广泛应用到呼吸功能下降,需要改善肺功能和各种疾病的治疗,我们将ACBT技术首次应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人身上,观察结果表明,60例新冠肺炎患者在接受ACBT干预后FVC、FEV1以及FEV1/FVC值和平均排痰量均高于干预前(P<0.05),初步证实在新冠肺炎患者康复期采用自主呼吸循环技术,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的肺功能恢复。也表明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除了要放松心态、规律作息,讲究环境以及个人的卫生,避免感冒,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外,还必须坚持适量的ACBT,重点是提升肺活量改善肺功能的康复运动。
值得注意的是,ACBT 是一种可控性技术,也是一种灵活方案,任何患者,只要存在呼吸困难、肺活量小、支气管分泌物过量等问题,都可以应用ACBT[9],但要把握好几个关键环节,一是呼吸控制,主要依靠患者自主进行呼吸控制;二是胸廓扩张运动,需要在每一主动循环呼吸中,完成3次左右的扩张运动;三是用力呼气技术,由1~2次用力呼气组成,在高肺容积位的呵气或咳嗽时清除分泌物。呵气过程需要用力才能达到最大效能。整个呼吸控制,胸廓扩张运动和用力呵气技术需要灵活应用,对康复期的新冠肺炎患者要注意提高他们的康复训练依从性,防止发生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并发症[10],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加强指导,根据每个患者和每个治疗周期进行调整,患者后期可以进行自我管理,自行实施康复锻炼。
总之,ACBT 用于康复期的新冠肺炎患者的干预具有短期促进排痰以及呼吸锻炼等作用,对于改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着明显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需要加强康复指导,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参与的主动性和持续训练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 The 2019-nCoV Outbreak Joint Field Epidemiology Investigation Team, Li Q. Notes from the field: an outbreak of NCIP (2019-nCoV) infection in China-Wuhan, Hubei Province, 2019–2020. China CDC Weekly 2020;2:79-80.
[2] 李六亿, 吴安华.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防控常见困惑探讨[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0,19(2):1-4.
[3] 张娜.主动呼吸循环技术结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9,33(12):179-18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的通知[EB/OL]
[5] HUANG C L, WANGY Y M,LI X W,et al .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 China [J] . The Lancet,2020, 395:497-506.
[6]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复诊复检工作方案(试行)[EB/OL].中国政府网[2020-4-9].
[7] 李立明,梁晓峰,姜庆五,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的最新认识[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41(2):139-144.
[8] 贾尊,刘姗燕.自主呼吸循环技术(ACBT)在COPD肺康复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8,24(25):117-118.
[9] 王怀东,张琳,彭翙君.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8-78.
[10] 梅湛强,梁月明,罗志扬.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对AE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J].现代医学,2016,44(05):631-635.
[11] 曾帆.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功能锻炼对机械通气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3):42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