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微创治疗中无缝隙护理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8期   作者:陈铭 魏娇 刘扬
[导读] 目的:桡骨远端骨折微创治疗中无缝隙护理的应用效果。
        陈铭 魏娇 刘扬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桡骨远端骨折微创治疗中无缝隙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2-2020.5,本院一共收治88例桡骨远端骨折微创手术治疗患者,按照奇偶次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对照组)、无缝隙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的 Cooney 腕关节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Cooney 腕关节评分大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Cooney 腕关节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肌腱损伤、创伤性关节炎、骨筋膜室综合征、关节僵硬)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微创治疗过程中实施无缝隙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腕关节评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微创手术;基础护理;无缝隙护理;Cooney 腕关节评分
        桡骨远端骨折是创伤骨科常见骨折疾病,主要发生在桡骨远端关节面3厘米内,患者骨折后的主要症状为疼痛、肿胀以及功能障碍等[1]。随着交通意外事故人群、骨质疏松人群的不断增多,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率逐步增高。随着微创理念在临床的推广,微创手术成为多种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案。微创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2]。但在治疗期间辅以良好护理,可进一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本研究主要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微创手术治疗期间实施无缝隙护理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9.2-2020.5,本院一共收治88例桡骨远端骨折微创手术治疗患者,按照奇偶次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4例。观察组男女比为26:18;年龄18-74(46.39±6.75)岁; Colles 骨折、Smith 骨折、Barton 骨折分别有19例、21例、4例。对照组男女比为25:19;年龄18-75(46.52±6.87)岁; Colles 骨折、Smith 骨折、Barton 骨折分别有18例、23例、3例。两组资料对比,结果提示其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44例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44例给予无缝隙护理,(1)入院介绍:在患者入院后,护士需辅助患者办理相应的住院手续,介绍医院环境、病区环境、区域分布等情况。将患者送入病房后,还需在为患者介绍骨折相关知识、微创手术流程及临床护理方案,还需介绍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不良情况,让患者积极配合临床工作。(2)全面评估:护士还需全面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临床感受、检查结果、诊断结果以及心理状态,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结合评估结果调整护理方案。(3)心理护理:护士需结合心理评估结果,积极与患者沟通,明确患者内心的疑虑,及时消除这些疑虑,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护士还需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促使患者维持平和、愉悦心态。(4)患肢护理:在术前需积极清洁患者的患肢骨折部位,维持骨折部位清洁,预防骨折端感染,加重伤情。在微创手术后第一天,需指导患者在不影响病情、不感觉到剧烈疼痛的基础上进行掌指、指间关节运动。在术后2-3天,指导患者依次进行前臂、上臂舒缩运动。在术后4-7天,患肢肿胀缓解后,指导患者依次进行腕、肘、臂、肩部活动。
        1.3观察指标
        (1)Cooney 腕关节评分,从疼痛情况(总分0-20分)、功能状态(总分0-25分)进行评估,分数越高,患者的腕关节状态越好。
        (2)术后并发症(肌腱损伤、创伤性关节炎、骨筋膜室综合征、关节僵硬)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资料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两组 Cooney 腕关节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 Cooney 腕关节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Cooney 腕关节评分大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Cooney 腕关节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一。

        
3·讨论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并获得临床、患者一致好评[3]。但有研究[4]指出,想在微创手术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患者疾病康复,缩短康复时间,改善预后情况,则必须辅以有效护理干预,减轻手术对人体生理、心理造成的刺激,促进手术顺利完成,促使患者术后康复。无缝隙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自患者入院至出院均需为患者提供完善、连续的护理服务,消除患者整个康复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最大程度上的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相较于常规护理,无缝隙护理可改善护患间的关系,可获得患者、家属信任,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可缓解术后疼痛,可改善腕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5]。
由上可知,桡骨远端骨折微创手术治疗期间采用无缝隙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刘岩,赫子懿,林红, 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联合ERAS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效果及焦虑、抑郁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3):2795-2798.
        [2]谭晓华,李芳,朱淑静.循证护理在经掌侧入路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0):1868-1870.
        [3]许晓辉,吴文侠,李建林, 等.术后抗感染护理对复杂性桡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0,42(4):631-634.
        [4]李芳,祝莉,朱淑静.心理护理在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及对患者骨代谢、骨折愈合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8):1416-1419.
        [5]王二英.闭合复位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52例康复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5):137-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