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低年级语文实效性阅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王福超
[导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老师们普遍感觉棘手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学生母语学习的发展,也影响着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等各个方面。

王福超   贵州省贞丰县第七小学  贵州  贞丰  562200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老师们普遍感觉棘手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学生母语学习的发展,也影响着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等各个方面。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阅读兴趣;尊重学生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07-01

        在小学阶段,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而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基础。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低年级课堂中最重要的工作。在低年级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效果往往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几乎可以说,实效性欠佳的低年级阅读教学,就意味着课堂教学已经失败。因为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而识字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获取知识的过程。要想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达到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数量与阅读质量的要求,必须注重相应的阅读教学策略。现就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谈几点策略,与大家交流和探讨。
        一、语文老师要把握阅读教学的情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喜欢阅读,做到不被动阅读。在教学中,我采取学生试读、齐读、比赛读、个别学生上黑板表现读等阅读方式,并做适当表扬鼓励(就算只是一小点进步,也要表扬。)。结果,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自然就乐意读。当然,光激发学生的兴趣还不够,还必须注重阅读教学的情感性与趣味性。如教学《小小竹排画中游》,我在让学生联想读的同时,让学生体会江南的风景,引导感受江南鱼米香的情趣。这样,学生就能够轻易地理解“小小竹排画中游”的意思,从而激发出向往江南,热爱江南的情感。因为江南是祖国的一部分,这样,将热爱江南提升为热爱祖国的情感引导就更便利。另外,教师要巧于创设问题情境,实现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如我在教学《菜园里》一课时,范读之后,我指名提问学生:昨天你刚吃了那些蔬菜?学生回答后紧接着又问:这些蔬菜各是什么样子的?(要求学生从颜色上、形状上说)然后,再问:课文中写了哪几种蔬菜?这几种蔬菜又各是什么样的?与你昨天吃的是不是一样?这样,在现实情景的铺垫下,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愉快,他们普遍觉得很有趣,学习积极性也高。所以,要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先把握阅读教学的情趣性。
        二、语文老师要动员学生多读,以形成质与量的积累。
        要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实效性,还必须动员学生大量阅读(包括重复阅读)。学生只有大量地读,反复地读,由“读得多到读得懂再到读得通”,逐步形成了质与量的积累,才能提高阅读实效。
        三、语文阅读教学要形象直观地进行。
        我们都知道形象直观的语文阅读教学更加有效。比如一年级语文《日月明》一课,课文的教学目的之一是通过认识生字,了解会意字构字的特点。我为了贯彻形象直观的原则,这样教学:在教“尘”字时,我先让学生先想想灰尘是什么样的?然后启发学生:“灰尘很小吗?”生:“很小”。“它实际是什么?”生:“泥土”。然后我小结说:“哦,原来在空中漂浮的很小的土,它就是灰尘”。(同时重读“尘”,板书:尘。)又接着问:“同学们看,这“尘”的上边是什么?”学生答:“小”。“下边是什么?”生:“土”。


“上边的小有没有钩?”生:“没有”。接着我又总结:“小字无钩下面加土就是尘,也就是说“尘”是小土。”这样,形象直观而不失趣味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认字学习中,就了解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从而实现了教学目的,提高了阅读教学质量。
        四、语文老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并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们不可能经常出现在孩子的阅读现场,所以,教给学生正确而有效的阅读方法便是我们的重要工作。当然,光教给学生正确而有效的阅读方法还不够,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接下来,我谈谈几种阅读方法的指导。
        1.联想性阅读。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联想,因为只有在联想中阅读,学生才能够记得住、记得牢,阅读才能有实际效果。比如,我在教学“ɡkh”时,为了让学生能够记住“ɡkh”的形,我就问学生:“ɡ与数学中的哪个数字相似?”学生答:“9”。“看到课文16页插图,我们感觉k像池塘中什么戏草?”学生说:“蝌蚪戏草”。“你们再说说h像什么?”学生说:“像椅子”。最后,我引导学生总结出一句口诀:9字加弯ɡɡɡ,蝌蚪戏草kkk,一把椅子hhh。结果很快学生就记住了“ɡkh”的形。这样,要求学生经常进行联想性阅读,养成相应的阅读习惯,就能增强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2.反思性阅读。读了一篇课文之后,要求学生反思:读了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什么地方你没有读懂?对没有读懂的地方,进行反复阅读,只到读懂为止。进行反思性阅读,通过再阅读扫清学习障碍,能增加阅读的实效性。
        3.阅读中读写说结合,加强课堂练习。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只靠理解和感悟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大量的语言实践。我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常要求学生阅读以后“说话”──说体会、说感悟。提倡学生“写话”──仿照写、自主写(写自己的见闻和想法)。读写说结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解语言和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阅读的实效性。这样,让学生阅读时做到读写说相结合,并养成阅读习惯,就能提高阅读的实际效果。
        五、在学生的学习途径上,老师要帮助他们处理好课内学习和课外提高的关系。
        正所谓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这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语文学习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有师指导”,另一条“腿”是“无师自通”。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生活中、在自然中、在社会中、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会用语文,体会并实践语文的“有用性”。我的阅读教学应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见闻,开阔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多走走,多看看,多感悟,多思考;让学生在完备的课堂学习和丰富的社会实践中观察、思索、行动,为语文学习积累素材,为心灵成长寻找机遇,为全面发展搭建舞台。
        总而言之,提高小学低年级学段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精心备课,认真组织课堂阅读教学,科学使用阅读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取得实际的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家才,《教育科研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
[2]张军兰,《教育科研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黄树宝,《小学语文教育科研》,浙江教育出版社.
[4]朱晓利,《浅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青年文学家》;
[5]罗光辉,《小学语文“坐标式”主题阅读教学研究与实践》;
[6]冯贤芳,《对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考试周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