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落实小学数学"图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潘胜菊
[导读] 现阶段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图式越来越多,教学内容也越来越贴近生活,以往抽象的知识也因为图片的具体展示而更加具体。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面对这种变化趋势,也应该思考如何落实小学数学的"图式"教学,从而实现小学教学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图式"教学的概念与意义,从多个方面讨论了通过"图式"教学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所带来的优势,并且对小学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着积极意义。

潘胜菊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第一小学
【摘要】现阶段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图式越来越多,教学内容也越来越贴近生活,以往抽象的知识也因为图片的具体展示而更加具体。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面对这种变化趋势,也应该思考如何落实小学数学的"图式"教学,从而实现小学教学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图式"教学的概念与意义,从多个方面讨论了通过"图式"教学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所带来的优势,并且对小学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图式"教学;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04-01

        一、小学数学"图式"教学的概念与意义
        "图式"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康德提出的,他认为图式是“潜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技术,是一种先验的范畴。而其与小学数学的结合,则是将符号、线条、示意图、简笔画等图像,与小学数学学科当中的一些抽象知识点进行结合应用,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那么在之后的做题、解题的过程中,也能够简化思路,提高解题速度和计算的准确度。通过将"图式"理论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结合,这是符合小学阶段学生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图式"教学既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认识和学习的规律,同时也关注每个人不同的学习习惯,重点强调小学数学教师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情感投入,来使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更加能够适应、适合学生的综合发展。
        我国现在许多小学学校关于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安排上,仍旧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从而也就导致大部分小学数学的教学重点依旧局限于各种基础理论知识死记硬背上,却严重忽视了开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思考能力等理性认知方面的教学,并且,也没有重视锻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基本生活之中的意识。以上众多因素都导致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质量不高,使得许多学生在低年级就开始失去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过早的放弃了这门课的学习。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普及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应用“数学图式”辅助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很好的减轻小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负担,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符合我国当前对于“小学减负”的理念。通过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创新,越来越多教师都开始逐渐落实小学数学"图式"教学,从而进一步彰显“轻负高质”的办学特色,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同时,也在鼓励学生自发的去学习、自主的去探索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取得了优秀的教学经验成果。
        二、通过"图式"教学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逻辑能力和计算能力,虽然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内容都是基础知识,但是这些技术技能的掌握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很大,很多学生与教师都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也就导致教师忽略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而学生也就因为这些能力不过关而出现丢分的现象。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利用"图式"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结合,使得小学数学当中的一些知识点讲解更有针对性,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也能够更好地化抽象为具体,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例如,在进行一年级“认识图形”的相关内容的教学时,这种抽象的数学知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的逻辑思考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来说,都有较高的要求,如果不将其形象的进行展示,很多学生都难以理清、区分其中的一些概念。而如今通过"图式"教学这一种方法,教师可以结合各种与“圆”相关的图形、动图或者视频,让学生能够多方面具体的从不同角度理解、体会“圆”的概念以及特点,从而有利于教师深入引出其中相关的重难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除此之外,在之后各个阶段当中,需要利用图像来辅佐教学的内容越来越多,例如其他一些简单几何、认识方位等教学内容,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图像,那么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来说也可以实现事半功倍。
        三、通过"图式"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而通过"图式"教学,则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他们独特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色,内心深处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并且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接受程度也很高,"图式"教学与小学数学的结合则是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点。由于"图式"教学能够将小学数学课本,或是教辅材料中的枯燥、单调、难懂的文字,以图形的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一种直观并且形象的感受。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图式"教学,相较于传统数学教学当中的“板书式”“讲授式”的方法能够更易于学生接受重难点知识,更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根据教育心理学所提出的观念,兴趣是一个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在动力,它会让学生“从内而外”的去接受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去努力学习、去积极奋斗。所以,这也就体现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各种图画、图形来辅助教学,从而实现提高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的重要性。
        比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知识点时,由于使用人民币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情况,教师就可以通过图片展示,然后让学生直观地去区分各个金额,同时,还可以结合各种模拟实物来组织学生进行生活情景的模拟,让学生真正地利用“人民币”去进行各种模拟“购物”的情景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作为“商家”还是作为“消费者”,学生在通过解决购物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简单的计算问题,除了可以提高计算能力之外,还能够真正地做到掌握各种金额数字。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实践操作中那份成功的喜悦,更可以充分地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可能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之后的类似生活情景中,都能够更为熟练地面对各种问题,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实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四、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各位小学数学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深度融合我国的教育政策,来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顺应时代发展,多运用"图式"教学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图式"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之后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美丹.图式教学对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迁移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2]康俊茹.“数学图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4(38):171-172.
[3]徐金春,王清.画图:突破解决问题重难点——小学低年级数学“图式化”教学思考与实践[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11):4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