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李芹
[导读] 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 新课改关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 宗旨是教师们的重要课题。想要让学生充分 融入课堂,就需要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 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性地进行学 习,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音乐鉴赏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使学生有探究的欲望是良好的开始;创 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乐于学习是 重要的过程;维系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使 学生

李芹   湖北省利川市第二中学  445400
【摘要】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 新课改关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 宗旨是教师们的重要课题。想要让学生充分 融入课堂,就需要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 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性地进行学 习,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音乐鉴赏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使学生有探究的欲望是良好的开始;创 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乐于学习是 重要的过程;维系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使 学生敢于提问是重要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音乐  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27-01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要重视音乐实践。其实音乐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而“注重音乐实践”的基本理念强调的是音乐课的过程就是音乐实践过程。然而我国现阶段很多音乐教学都只是注重理论而忽视了实践,那么如何才能够锻炼并提高高中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就成为摆在我们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教学观念,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高中音乐教学
        教师要想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寻求创新并取得成功,首先就要从观念的改变做起。传统教学往往都是按照“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来展开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处于主控的地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或者换句话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思考创新能力从何而来。学生要想具有创新能力,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并不能靠教师像传授知识一样地传授给学生,而要靠学生自己领悟、自己养成。具体应当怎样做呢?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的创新思维。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应当用新课改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且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为创新能力的发展创造空间。
        二、正确处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突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学生在学习任何学科的时候,都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知识,而且要具有一定的技能,因为知识是形成技能的基础,而技能又能够进一步巩固知识的掌握,二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然而,很多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工作的时候往往把知识和技能割裂开来。有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过于注重知识的培养,把一些乐理知识等作为教学工作的全部内容,而忽视技能的培养。而有的教师则把整个音乐课堂变成学生的音乐欣赏会,教师在其中基本上没有发挥什么作用,由于没有系统的知识讲授,经过几年的学习,很多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音乐常识都没有,试想这样怎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最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既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把各种必需的音乐基础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又要重视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其中就包括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创造性地“听、想、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要学会创造性地“听”音乐;音乐是通过耳朵传进人们的头脑中的,因此,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听”音乐是教师首先要做的工作。


这里所说的“听”音乐当然不是普通地“听”,而是让学生学会创造性地“听”。首先,学生要听懂音乐中的“情感”,因为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就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因此,学生要通过自己的耳朵来感受音乐传达出来的情感,这样才能算得上是听得懂音乐。另外,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学生还要听得懂不同的音乐之中所包含的不同的民族性,因为任何音乐都是根植于某一个或几个民族文化之中的,所以民族性是进行音乐创作的基础。如著名的作曲家聂耳,他之所以能够创作出《义勇军进行曲》那样激励人奋起反抗的作品,就源于他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对中华民族的深情。因此,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一定努力挖掘其中的民族性,这样会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创新活动。
        要创造性地去“想”音乐;这里的想,其实指的就是学生根据音乐所表达出的内涵进行一定的联想。当然,这种想象可不是天马行空地胡乱想象,而是基于一定的乐理知识和音乐创作规律去发挥想象。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联想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教给学生一些科学方法,同时在选择音乐作品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倾向于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的音乐作品,这样,学生才能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之下,进行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并最终达到在音乐教学培养出创新能力的目标。
        要让学生学会创造性地“动”;这里的动主要指的是各种音乐实践活动。真正的创新能力是来源于实践的,因此,学生要想真正地实现创新,首先就要让自己动起来。例如,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不应仅仅要单纯地坐在那里欣赏,而要积极参加一些音乐活动,如进行一些音乐表演,或者是边听音乐边跳舞,等等。通过这样的音乐活动,学生不仅有机会亲身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而且能够亲自体验和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乐趣。这样在各种具有创意的音乐活动之中,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就会不知不觉地有所提升。
        四、把愉悦性融入音乐教学之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愉悦的心境最有利于创新能力的迸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保持一个愉悦的心境是无比重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去享受音乐,学会在音乐中体味快乐,让学生把音乐学习作为一种汲取精神食粮的活动,而不是作为一种负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切莫把音乐教学工作当成是其它的教学工作那样来上,而是要根据音乐学科的这些特征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把愉悦性作为教学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这样,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下,学生形成一定的创新能力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五、多角度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成为学习与创新的主人
        开学伊始,面对刚刚走进高中的新生,教师对学生的音乐特长及学生的音乐素质不了解,为了更快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音乐特长及音乐能力,可以安排一次个性化的个人秀,展示内容不限,唯一的要求是要与音乐相关。设置这么宽松的要求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以最小压力走上台来展示自己。这样既可以看到有音乐特长的学生专业性强、技艺高的各种形式的精彩表演,如器乐独奏、芭蕾、弹唱,也可以欣赏到一些没有什么音乐方面特长的学生扬长避短、别具匠心的巧妙设计,如配乐朗诵、配乐绘画、歌曲双簧。通过这样一次展示,不仅可以了解到学生所掌握的音乐技能,还能从中发现学生在音乐活动设计及节目编创方面的潜能,从而在以后的教学活动及课外活动中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与发掘,让学生能够各展所长、个性发展。
        总之,音乐教学工作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具有诸多的优势,音乐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音乐学科的这些优势,使得音乐学科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优势学科,从而不断地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宋毓瑾.浅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音乐天地,2017(2):13-15.
[2]苏园.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外交流,2017(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