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平 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杨少平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期   作者:杨少平
[导读] 新形势下,班主任要明确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其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还可以在生活中逐渐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班主任在明确相关问题后,要积极对自身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对自身的管理方式进行调整,保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以此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促进学生的快速发展。
杨少平    广东省廉江市雅塘镇中心小学    524455
   摘要:新形势下,班主任要明确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其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还可以在生活中逐渐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班主任在明确相关问题后,要积极对自身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对自身的管理方式进行调整,保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以此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促进学生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导,保证学生可以在班级管理事务中逐渐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使得班级管理工作在学生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教学改革工作实施的时间较短,部分班主任管理经验不足,导致班级管理工作中仍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使得班主任忽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质量,限制着学生的发展,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要全面对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与总结,根据学生的具体要求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来改善班级管理工作,进而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中应正视自身的作用,根据素质教育环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提高相关工作的科学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完成自身的任课工作,还要在教学工作中协助其他学科教师进行教学工作,保证教学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具备领导、教育、组织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培养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班级管理理念落后
        班主任在完善班级管理工作中,应积极对自身以往的教育工作进行总结与分析,明确自身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进而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班主任班级管理理念落后的现象,认为自身与学生之间应该具有严格的管理关系,这样就不能提高对学生管理主体地位的重视,无法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导致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对班主任出现恐惧、抵触心理,使得教师无法全面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
        (二)管理模式有待改进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依旧存在着管理模式有待改进的问题,使得班级管理工作不能紧跟学生的发展需求。在班级工作中,个别教师并未明确素质教育对自身的要求,仍旧使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在学生出现学习及生活错误后,对学生进行批评式教育,导致学生在接受批评中逐渐形成一定的叛逆及自卑心理,对学生的综合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并且会增加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教育工作造成较大的阻碍。
        (三)忽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在教学工作中,班主任并没有认识到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在德育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敷衍了事的心理,导致德育管理工作停留在表面,并未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教育,不能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无法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并且由于教师的影响,学生也无法在班级管理中提高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不能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工作中来,进而限制着学生的发展。


        (四)偏爱心理对管理工作产生负面的影响
        由于每个学生之间都具备一定的区别,使得学生在班主任面前的表现有所不同,久而久之,班主任会对学生产生偏爱心理。当学生积极参与相关工作中,教师只重视自身偏爱的学生,导致其他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逐渐增加其他学生的自卑心理,使其不能正确看待班级事务处理工作的开展,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服从度降低,进而对班主任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三、解决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问题的针对性策略
        (一)优化班级管理理念
        在明确相关问题后,班主任应根据自身问题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以此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要不断的优化自身的管理理念,明确素质教育对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要求,对学生给予足够的尊重,重视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不仅要提高对学生学习成绩培养的重视,更要在管理中逐渐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要注重管理工作的民主性,减少学生对教师的抵抗心理。
        (二)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要对管理方式进行全面的创新,班主任要打破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减少批评式教育,防止学生在班级管理中逐渐出现叛逆的心理。并且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在学生犯错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及鼓励,确保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明确自身的错误,进而提高班级管理工作质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
        (三)德育教育工作多元化
        传统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常常会通过开班会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但是这种方式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学生提高其思想水平产生不利的影响。针对这种现象,班主任要使用多元化教育方式渗透学生的思想,保证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例如,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可以通过开展诗词背诵会的方式,加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引导其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四)注重教学管理分层
        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均具备不同性,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要注重教学管理分层工作,正确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将班级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并且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树立不同的教育目标,确保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完成目标,提高自身的德育水平,促进学生的快速发展。
        结论:班主任在学生价值观念形成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学环境及班主任自身的原因,教学工作中存在着班级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模式有待改进、忽视德育教育工作重要性及偏爱使得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等问题,对学生的德育水平提高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限制着学生的快速发展。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优化班级管理模式、积极对自身教学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针对不同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管理,进而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婷华. 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A]. 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2]王钰莹. 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3]陈殿文,罗经银. 新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华夏教师,2019(17):8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