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不语,守望花开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王彩玉
[导读] 本文在对农村普校卫星班特殊学生基本情况及实施融合教育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采取丰富多样的融合教育心理干预策略,通过给特殊学生创设多维支持系统,营造儿童心理安全场;实行“多级循环运行机制”,保障心理干预有效度以及采用“多项有效措施”,达成心理干预的最优化等方法,为他们打造更温暖、更安全的心理空间和教育环境,帮助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潜能,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实现和普校、社会的更好融合。

王彩玉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马山街道中心小学  312085
【摘要】本文在对农村普校卫星班特殊学生基本情况及实施融合教育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采取丰富多样的融合教育心理干预策略,通过给特殊学生创设多维支持系统,营造儿童心理安全场;实行“多级循环运行机制”,保障心理干预有效度以及采用“多项有效措施”,达成心理干预的最优化等方法,为他们打造更温暖、更安全的心理空间和教育环境,帮助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潜能,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实现和普校、社会的更好融合。
【关键字】农村普校  卫星班  融合教育  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15-02

        一、研究缘起:每一朵花都不能放弃
        融合教育是以经过特别设计的环境和教学方法来适应不同特质儿童的学习,让大多数残障儿童能进入普通班,并增进在普通班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融合教育的理念是要让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包括:肢体伤残、视觉受损、听觉受损、智力障碍、自闭症、学习困难、语言障碍、长期病患者等)跟同龄学生一起在常规学校接受教育,使他们适应主流学校的校园生活,发挥潜能,让其身心均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年-2020年)》中也明确提到要“先采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方式,就近安排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尤其要依托乡镇中心学校,加强对农村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乡镇普校,名为马山镇中心小学又名袍江小学,隶属于绍兴市越城区,现有在校学生2080名,2019年按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教育厅的文件精神,本校和越城区特殊学校育才学校合作,成立了越城区首家卫星班,而卫星班是指特殊教育学校附设在普通学校、服务于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班级,是促进特殊教育走向融合教育的一种教育安置方式,也是我们浙江省的一个创新之举。特质儿童也是含苞待放的花儿,只是花期不同而已。卫星班成立后,学校积极展开了“普教为主、普特融合”的融合教育全新育人模式的探索,研究的重点是通过对特殊孩子心理的干预使他们尽快融入于群体、成长在群体。
        二、现状聚焦:每一朵花都具有个性
        袍江小学特殊教育卫星班共有五名学生,主要来自育才小学的马山籍轻度障碍学生,也有个别是本校学生。五名轻度障碍学生的主要问题分为三类:多动症、阿斯伯格综合症以及听障。他们进入普校后在普通班融合学习时出现了很多问题:普遍上课专注力不够,成绩不稳定,很少回答问题,也很少参与班级的活动,班级融入度和参与度不高。个别孩子特别胆小,自卑;而个别孩子又很容易发脾气,打人、摔东西,吼叫,上课随意走动等,对班级的正常教学特别是班主任的管理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不少家长有意见,甚至个别班主任自身也出现了焦虑烦躁等情绪问题。而农村的这些特殊孩子,家长普遍不够重视,存在放弃和听之任之的心理,很多家长除了这个特殊孩子外都又生了其他健全的孩子。因此如何家校合作对这些特殊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展开更有针对性地融合教育,让这些孩子在随班就读的教室里既享受到普通学生一样的普教教学,同时还能在卫星班得到特教老师的个别化辅导,让他们与普通孩子彼此接纳、相互理解、交流合作、共同发展,一个也不放弃,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我们研究与教育的主要方向。
        三、干预策略:每一朵花都能够绽放
        1.创设“多维支持系统”,营造儿童心理安全场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技能的意义习得必须经过一个系统的心理习得链,而心理习得链建构的前提是要给孩子创设安全的多维支持系统,这对那些从特殊学校来普通学校进行融合学习的特殊孩子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要让农村普校卫星班学生和普班普通学生更好地相处、融合,必须对这些特殊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心理干预,要为他们尽可能多地创设多维支持系统。这个多维支持系统可以分为“环境支持系统、专业支持系统、伙伴支持系统和家庭支持系统”。
        (1) 环境支持,增进融入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家们指出环境可刺激感官,创设舒适、悦目的亲社会空间会使人放松并增强安全感。
        学校通过两年的时间,倾力打造浙江省一级心理辅导站“袍江幸福家”,打造供特殊学生学习的卫星班教室环境和随班就读普通班教室环境。卫星班教室设在袍江幸福家里,环境布置得温暖舒适,有供特殊学生学习、康复、学业支持、个别化教育等需用的各类设施设备等,共有六间资源教室。除了卫星班学生常用的小星星活动室外,还设有“心理放松、心晴工坊、心怡沙游、心动感统、心悦团辅”等室,颇受卫星班学生喜欢。同时有卫星班特殊学生的普通班教室我们也增设了一些适合特殊学生学习、玩乐的书籍、器具等人性化设施,以增强特殊学生的亲切感和融入感。孩子们都觉得非常喜欢这个环境,觉得在这里读书特别舒服,特别有安全感。
        (2)专业支持,保障融入
        专业支持系统更多的是指打造专业的师资团队,为在普校进行融合教育的特殊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支持,解决特殊学生随时出现的各类问题。袍江小学特殊教育卫星班着力打造了“教学+”复合型师资团队。卫星班老师主要由四类教师组成:一是我区特殊学校育才小学派过来的专业教师;二是我校的资源教师、心理教师;三是卫星班孩子去普通班融合学习时的普班班主任;四是普通班任课教师。在开班前,请专家对师资团队进行专项的培训,特别是对普校的三类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后由这四类教师分别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康复训练,融合教育,积极指导特殊学生,形成力量强大的专业支持系统,确保特殊学生的融合效果。
        (3)伙伴支持,提升融入
        实践研究表明,在融合教育环境中,特殊学生要获得更全面、更有效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在他们随班就读的普通班级中,特殊学生除了需要教师的引导外,更加需要获得同伴的支持与帮助。我们把这种支持和帮助的系统称为伙伴支持系统。首先,它与班主任、资源教师和心理教师提供的支持服务相比,因为是同龄人,是伙伴,更容易被这些特殊学生接受;其次,它能让特殊学生更快地观察、模仿与习得。班杜拉认为,人类多数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习得的。而特殊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通过观察、模仿和学习同龄人,可以更快更愉悦地习得。第三,它立足于全方位培养儿童,不仅可以提升普通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加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同时也能促使特殊学生尽快走出自我世界,不断提高融入社会的信心与技能。



        我校卫星班五位特殊学生分别融入了三个班随班就读,班主任老师为他们安排了“同桌帮扶——同组帮扶——同班帮扶”的三级帮扶体系,通过引领全方位关爱和帮扶这些特殊孩子,使他们在班级中能够被其他同学认同,接纳,尊重,并产生正向的沟通和互动,从而体验到群体的归属感,更好地融入普班,培养信心,激发潜能。
        (4)家庭支持,巩固融入
        家庭是一个稳定的系统。家庭成员交互作用时所产生的有形和无形规则构成了比较稳定的家庭结构,成员间形成特定的交往模式。而对卫星班的特殊学生来说,家庭的支持是心理干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资源教师、心理老师和班主任要充分和家长沟通,在了解特殊学生家庭情况的基础上,取得家长的支持,家校合作,鼓励特殊孩子主动回归家庭,多与家人沟通交流,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学生在家庭互动中习得关爱、支持等正能量,以营造更安全、更舒服的家庭心理氛围。
        2.实行“多级循环机制”,保障心理干预有效度
        为了让特殊教育卫星班学生能在普校有更好的融合,有更显性的成效,笔者认为还需创建一套能对这些特殊学生进行有效心理干预并能有较好融合效果的卫星班多级循环运行机制:
        多级循环运行机制
        因我校的卫星班是全区的首创,因此生源的组成采取的是特殊学校部分学生和本校部分学生的组合,且进入卫星班的学生不仅能学习普班的课程,还能针对其特殊问题进行专项训练与辅导,因此吸引了普班的不少特殊学生家长想要加入。学校采取了先由家长或学生提出申请要求,再筛查评估,再安置建档并和家长签订协议,再综合干预,跟踪监测,最后再进行发展性评价等一系列多级循环运行机制,以确保心理干预的有效性,让每位特殊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与进步,一年来,成效显著。
        3.采用“多项有效措施”,达成心理干预最优化
        (1)设置人性化的融合课程,增强干预
        特校学生初入普校,最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并难以融入普校的原因除了学生对陌生环境、陌生同学等的恐慌害怕外,还有一个较大的原因是因为课程、教材的不一样、不懂而引发的恐慌、害怕、退缩、自卑。因此,要达成对卫星班特殊学生的心理干预最优化,笔者认为应该为这些特殊孩子设置人性化的融合课程。融合课程是以人为本,将融合教育理念有效融入所有学科的课程设置方式。包括基于康复需求的感知觉、听觉、言语、沟通等康复性课程, 以及基于立足社会的基础性课程和心理辅导课程。
        袍江小学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还从体育、美术、音乐、社团活动等学生感兴趣的体艺类课程开始尝试,为卫星班学生创设了“心晴工坊”、 “心怡沙游”、“心动感统”、“心音治疗”、“心悦空竹”、“心韵舞蹈”等一系列“心”课程。同时再通过和普通学生共同参加如春游、秋游、升旗仪式、运动会、文艺汇演等学校活动来实现有机融合。
        (2)采用特色化的教学模式,推进干预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注重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重视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和情感教学,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的机会。其代表人物罗杰斯更是强调教学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并要求创设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结合以上理论,笔者认为,针对卫星班特殊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及多元需求,学校应采用特色化、个性化的教学干预模式,以减少特殊学生在普校因学习问题而产生的更多心理问题,达成心理干预的最优化。
        我校的五位卫星班特殊学生,任课老师、班主任、资源教师和心理教师在充分研究他们的不同个性、不同心理障碍及残疾状况的基础上,为每位学生设置了不同目标,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教学内容 ,实行一人一课程,一生一课表,通过合作教学、个别化教学等不同教学干预模式来提高融合教育教学质量,同时采用多元课程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提供有效的支持,从而达到心理干预的目的,让学生爱学、乐学。
        (3)进行个别化的综合辅导,有效干预
        罗杰斯说过:“每个学习者都是一个独特的
        个体,有自己的感情和和完善自己的倾向,
        这种倾向只能体验,只能无条件的积累。”
        随着融合教育的推进,普校也面临学生多样
        化与差异化的挑战。而面对卫星班的特殊孩
        子,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实行个性化的综合辅导,增强成功的体验,是实施有效心理干预的重要手段。原则上一个学生建一个微信群,一个学生配一个教学团队,一个学生定制一套个别化的综合辅导教育计划,学科教师负责普班随班就读的教学,普班班主任负责随班时的小组支持,卫星班班主任负责整体协调,特教资源教师和心理教师负责个训,家长负责家庭部分训练。同时实施“普班教学——小组训练——个别辅导”三级综合辅导和训练模式,并定期召开个案研判会,以最优化的达成干预,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提高辅导成效。
        卫星班一年级男生小A(化名)初入学时医院诊断为阿斯伯格综合症,有较明显的语言障碍、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脾气差、情绪多变,喜欢转圈,上课坐不住,会突然大喊大叫,或是钻到课桌下、书柜里去,还会咬人、打人,学生家长、老师初时都很有情绪,接受不了。因为这个孩子的存在,影响了普班正常的课堂秩序和课堂教学。学校为其制定了详细的个别化综合辅导方案。并经家长认同,签订协议。然后由家长进行陪读,并为这个孩子建立微信群。由家长、任课老师、班主任、心理教师、资源教师、特殊学校专业教师和外聘心理康复专家组成,大家可以分别在群里发声探讨,尤其是把小A在普班中的情况通过视频照片和文字传至群里,在最大程度地尊重和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沟通和探讨,以便随时调整辅导方案,提供更有效的帮扶。同时跟进每天在学校的个训与在家的个训,鉴于小A仍有想表现和社交的倾向,只是缺乏能力和不会使用正确的方法,在家长的配合下,采取了任课老师分层布置作业,特教专业教师、心理教师和资源老师个训跟进以及机构专家周六周日的特训等方式的结合,并定期召开个案研判会。一年来,进步非常明显!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课堂行为问题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时光不语,守望花开。农村普校卫星班特殊学生实施融合教育心理干预可谓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有爱心、肯坚持、讲策略,只要你已经在路上,就一定会有收获。
参考文献
1.《随班就读孤独症学生伙伴支持系统的建立与运行案例研究》 王春芳邹健荣王梅 《现代特殊教育》 2018.6
2.《人本主义教学观在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祝珊珊 《学周刊》2012.6
3.《基于通用教学设计理念的个别化教育实践》詹世英《 现代特殊教育》20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