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体验式学习 优化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崔晶晶
[导读] 初中是知识积累与衔接的重要阶段,更是优秀学习习惯与自身素质提升的关键时期。物理是初中重要的文化学科之一,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育关键的手段,而物理知识又是一门以实验过程为主的学科,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概念教学在物理教学期间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关键,直接会影响到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体验式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将自主、探究与合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崔晶晶   合肥市西安路学校  23000
【摘要】初中是知识积累与衔接的重要阶段,更是优秀学习习惯与自身素质提升的关键时期。物理是初中重要的文化学科之一,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育关键的手段,而物理知识又是一门以实验过程为主的学科,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概念教学在物理教学期间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关键,直接会影响到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体验式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将自主、探究与合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教学期间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机的融合,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感悟及表达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培育。
【关键词】初中阶段;体验式;概念;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68-01

        1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相关知识的概述
        物理概念的形成是通过人们在工作或者生活之中,经过多次实践的手段,去除所研究对象表面的现象,提取出实践活动中对象本质属性的过程。概念教学则是物理学科知识运用的基础,是定理与公式知识学习的关键保障,也是物理规律探究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的期间,教师要对物理概念知识,给予科学的重视,才能使初中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得以合理的展现,进而对物理学科知识及规律,得以更好的掌握,使学生自主分析及问题处理的能力,得以充分的展现。
        2体验式学习的概念及特点
        2.1体验式学习的概念
        体验式教学主要目标是为了使学生的合作、自主及探究能力得到合理的培育,是“新课改”教育体制之下重要的产物,在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展现的基础之上,将全新的教学理念及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的融合,使学生主观能动能力,得以具体的展现。体验式教学主要教学的出发点为学生,将学生对课程的主观感受及经验作为出发点,将学科的理论知识及日常实践的经验,使学生能够对身边发生的物理现象给予更多的关注。
        2.2体验式学习的特点
        体验式教学方式相较于其它学习形式而言,具有较为优越的特点,利用体验的方式,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关于使学生的探究精神得以合理的展现,从问题的发现、分析、直至问题的处理,使学生在思考中快速的成长,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及探索的精神,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1差异性
        在初中教学期间,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化能力表现,学生的理解能力、兴趣特点、接受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对于知识的接受与体会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化,这种差异化表现对于学生身心体验及观点的表达,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利用科学的优化组合措施,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整体目标。
        2.2实践性
        实践性是物理学科重要的学习特点之一,充分利用“做中学”的形式,将体验式学习作为教学工作开展的核心,教师在教学期间对于学生进行适时的指引,结合自身的亲身实验,通过仔细的观察及充分的交流,掌握物理概念知识的难点,使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合理的培育。



        2.3主体性
        主体性是当前“新课改”教育体制之下,初中教学工作的重点,通过将学生作为教学工作开展的主体,利用体验式学习的方式,以全体初中生的特点及接受能力作为教学工作开展的重点,对全体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使学生可以以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之中,学生发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利用所学知识处理问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具体的展现,成为物理教学的主人。
        3体验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期间运用的优化对策
        3.1充分利用生活化元素进行情境创设,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感受
        在体验式物理教学工作开展期间,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元素进行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有一个更加清晰、简化的思路,接近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进而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增添更加强大的信心。
        例如:以《探究简单电路》为例。在教学开展之前,教师要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其主要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电”的概念,在教师情境的设置中,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可以的放电现象引入教学的内容,如“摩擦起电”、“闪电”以及“静电”的现象进行情境创设,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对“电荷”与“电”的概念含义进行仔细的分析,利用形象及抽象思维,结合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使学生对于物理知识有更加深入的认知,提升整体学习的热情。
        3.2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强化学生的自主体验
        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开展期间,教师要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促使学生可以利用自身的实践及知识的分析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依据的教材的难度,制定有序的合作教学规划,利用设定主题的方式,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在学习中逐步成长的快乐。
        例如:以《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为例。在教学开展前期,教师可以编制科学的引导计划,将整体教学任务分为若干个分阶段的任务,将学生需要完成的步骤进行罗列,从而使物理教学的目的及针对性更加明确,利用物理现象的展现,让学生对“汽化”及“液化”的概念进行总结,利用小组讨论的能力,教师对小组总结的意见进行适当的补充,从而使学生的印象变得更加深刻。
        3.3充分利用拓展知识面的手段,强化学生体验及创新的能力
        要想使学生物理学科素养得以具体的展现,仅凭教材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利用各种途径挖掘教学资源,拓展物理知识学习的途径,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一个全新的认知。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物理学家相关故事的搜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致;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历年经典的教师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题目的解答,从而达到知识融会、拓展思路的目标。
        4结束语
        物理是初中阶段较为重要的学科,也是动手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培育的关键时期。作为一门重要的理科知识,除了在考试之中会占有较大的分值之外,物理知识在社会建设领域及人们日常生活中,也会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体验式教学法“新课改”教育改革之下的重要产物,将合作、自主与探究能力进行合理的融合,利用体验式教学的优点,对初中物理概念知识展开系统的教学,为学生物理学科素养及综合素质提供,打下坚实的铺垫。
参考文献
[1]张建平.基于核心素养的“比热容”概念合作探究教学优化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47(22):2.
[2]顾仁权.合作探究中优化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以《物质的比热容》概念教学为例[J].华夏教师,2017(01):2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