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刘育波
[导读]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师面前最为重要的课题。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和经验 ,拟从激发学习动机、设计实验、学生探究、合理评价等几个方面,总结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刘育波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曹坪中学  陕西  商洛  711402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师面前最为重要的课题。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和经验 ,拟从激发学习动机、设计实验、学生探究、合理评价等几个方面,总结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 有效性 实验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63-01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生命,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永恒主题。寻求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中学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下面笔者结合多年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些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想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过去,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学习,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兴趣等方面不太受到教师的关注,教学的内容、方法、进程都由教师制定,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生对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感到厌烦和无奈。因此,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的激励和鼓舞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极为重要。教师要努力创建一个富有接纳性、支持性的宽松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探索真理,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善于发现和表扬学生的优点,给予他们奋发向上的动力。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和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可以通过语言、情感的表达而发散,使学生逐渐产生共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设计实验,充分发挥学科特点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又应用于生活,特别是初中的物理知识,几乎是科学普及知识,与具体的生活情景结合得十分紧密。物理教学最有吸引力的是物理实验,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刺激学生的多感官参与,理解物理知识方面,物理实验比其他教学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对初中学生来,抽象思维还不占主要地位,知识的获得更加依赖感性认识,所以物理实验的作用更加突出。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教材,充分发挥物理学科的优势和特点,利用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如:让学生观察烧瓶颈部的水沸腾了,而金鱼却在下面的水中游来游去;水在纸制的“锅”里烧开;用力也不能吹开用线吊着的间隔5―6厘米的两个乒乓球,越吹它们反而靠得越近;天女散花(同电相斥现象)等。好实验胜过千言万语,充分利用学科特点,让学生想学物理,学好物理,这是提高物理课堂有效性的重要制胜法宝。



        三、多方诱导,组织学生探究
        新课程要求改变学生过分依赖死记硬背和信息简单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式的学习,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领悟科学思想与观念,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物理学是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自然科学。物理学的有效教学当然离不开对学生探究性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探究技能之后,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条件诱导学生逐步尝试探究性实践。例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准备一个小凸透镜、一个废饮料瓶、一张硬纸板、一支蜡烛,要求学生利用上述器材准备一个光屏,一个固定凸透镜的支架,然后进行实验器材的评比活动,对优胜小组给予表扬。这样,不仅解决了实验器材问题,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传统与现代技术并举, 合理使用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如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多媒体系统已走进课堂,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够降低知识难度,还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励了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例如,在教学《了解电路》中“电是什么”时,学生对这一知识点“两物体摩擦时,一个物体的电子可能会转移到另一物体上,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很难理解。教师可以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应用Flash动画,在模拟毛皮和橡胶棒摩擦时,将电子制成一个个可以移动的小人形状,在摩擦过程中电子从毛皮上转移到橡胶棒上,既形象又直观,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很快就理解了,从而使教师不必多讲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注重反馈,合理使用评价手段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与学的合力作用,所以师生的互动和及时反馈极为重要。学生是我们教学的重要主体,教师要合理利用评价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动力,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对于学生的评价,要一改以往只重结果,不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模式。新课改理念下,对学生的评价方面要力求体现多元性,考试成绩只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已,应更侧重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平时的实验能力,课堂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以及以前被忽视的平时成绩等,这些都是评价学生的重要方面。评价的方式以正面鼓励和表扬为主,注意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能容纳学生中出现的不同见解,甚至错误的观点,使学生敢于大胆创新;重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评价的目标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教师了解教学过程,调控教学行为,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互动过程,提高课堂有效性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才能达到。教师要充分发挥物理学科特点,通过实验、自主探究等方式,借助合适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从而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中学)》
2.新课程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析《学园(教育科研)》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