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儿童漫步古诗词乐园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魏秀梅
[导读]

魏秀梅   剑阁县香江国际实验学校  628317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57-01

        我国的古典诗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文文化资源,有着博大的精神力量,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小学生正处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此时引领他们在经典古诗词的海洋中徜徉,诵读积累,就如同在他们的心田撒下肥美的养料,播下优良的种子,为他们未来的人生既打下良好的做人的底子,又使其终生受益。
        而当前的实际状况却是不那么令人乐观,因为小学生,尤其是低段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在诵读古诗词时,普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小学生对诵读古诗词不感兴趣;傻背、盲背古诗词现象严重;诵读古诗词没有节奏感……这样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把古诗词背得“体无完肤”、“颜面无存”,至于“诗情”、“诗境”更无从可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第一学段的古诗教学目标和内容是“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通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低段古诗的教学,可以不难看出,低段古诗教学目标,分为,诵读古诗,想象古诗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优美。但是低段小学生诵读古诗词时唱背、盲背现象严重,为了让这些孩子能真正走进经典古诗词,接受经典的熏陶、滋养,如何带领孩子们品赏诗情、吟诵诗味,使得古诗词在孩子的心田播种、萌芽,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小学生,他们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聪明纯真,就好像一张白纸,老师在上面涂上什么颜色,他们就是什么颜色。针对于此,我想我们老师只要找到有效可行的策略指导他们诵读古诗词,他们就能很好地走进古典诗词的大门,感受古典诗词的美妙,品味欣赏古典诗词那种“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
        实践是最好的教科书。 古诗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在浩瀚如烟的文学长河中,古诗就如璀璨的明珠传承着华夏儿女的血脉精髓。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于第一学段的古诗教学目标和内容是“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通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低段古诗的教学,可以不难看出,低段古诗教学目标,分为,诵读古诗,想象古诗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优美。
        一、以读为本,反复诵读
        诵读古诗文是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低段古诗文诵读的目的不在于要求学生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初步提高文学修养。所以诵读古诗词,是古诗教学的一个重点。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教学,要借助反复诵读更好地识字,更好地学词,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初读古诗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划出生字,做到读准字音,不掉字不添字,把诗读正确读流利。学生自读后,教师可指名个别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相互评议,让他们纠正自己读错的字词。接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得到熏陶,再以绘声绘色的领读,让学生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从中感受古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然后变换多种方式诵读,如个别读,男女读,小组读,全体读等,让学生在多种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配乐吟唱诵读,可以更引发共鸣。音乐是世界上共通的语言,它能拨动人的心弦。


教师可以根据古诗的内容,选择情感基调合适的曲调,为古诗配乐,让学生伴着音乐来吟唱。有很多经典的古诗已经被谱了曲,教师可以让学生听一听,唱一唱,不仅使教学内容充满活力,能调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激发学生内心记忆的情趣,分享诗人的快乐,体会诗人的忧虑。朗读训练的每一个过程必须扎扎实实,要提成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强调。
        诵读是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方法。所谓诵读,就是抑扬顿挫地朗读和背诵,它要求不仅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诗词的节奏感,品味诗词的情趣和神韵。而诗味呢?这里包括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等。诵读诗味是“递推式”法教学古诗词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在前面两个环节的基础上,水到而渠成。
        我们知道,古诗词语言凝练,情感充沛,想象丰富,不同于低段小学生爱读的童话、寓言故事,所以要指导他们诵读积累这样的古诗词,还是需要老师想点子找办法激起学生们愿学、乐学的心理,即使那诗词的“影像”已经在他们的脑海里出现过,如果他们排斥背诵的话,就不可能诵读出诗味,所以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很有必要。这样他们的积极情感才能参与其中,才能主动思考、感悟诗情画意,才能反复诵读而不厌其烦。为此,老师可以从学生的音色角度夸夸他们,如“你的声音真好听,将来可以做一名播音员。”也可以从学生诵读时节奏的把握表扬他们,还可以通过比赛活动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欲望……
        二、创设情境,感悟内容
        小学低段古诗大多数绘声绘色,情景交融。在理解古诗内容时,可以借助图画,体会诗境。通过图画,学生逐步加深对字词、诗句的感知,同时在诵读的过程,学生大脑出现了相关的画面,避免机械式的死记硬背,学生也由最初的对古诗不感兴趣,到喜爱古诗,感受古诗的美感,层层递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对古诗的感悟能力。
        有的古诗可以借助故事,理解古诗内容。写景诗,抒情诗,都可以创设相关的情境,在情境教学之中,教师引导学生具体感受古诗内容,以及诗人想表达的情感。在情境之中学习古诗,无疑对学生来说,印象是深刻的,无需太多时间,学生既能很快诵读古诗,又能深刻理解古诗内容。
        创设情境,理解古诗内容,这也是符合低段学生年龄特点,对于低年级孩子,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从教育效果看,运用直观手段,使学生感到形象、鲜明、生动有趣,容易巩固所学知识。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形象语言描绘学习对象,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新课标》强调,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浅近”“初步”“感受”,这些词语的表述,就是告诉语文教师,对于低段古诗教学,古诗诗意的理解不能过度,要适可而止。
        三、展开想象,感受优美
        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理解古诗的意境,还要靠学生的想象补充和领悟,联想创造,以构想诗词的画面。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把自己想象成古诗中的人物,做一做人物的动作,想一想人物的心情,把学生带入诗境之中,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以此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总之低年级古诗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实际,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紧扣语文课标,就能落实低段古诗教学目标。当然,古诗词教学还有更深层次的探究内容,如诗词的韵律,诗词的深刻丰富情感等,对于低段的小学生而言,他们不宜学习太过有深度的内容,他们只要能直观地感受到诗词的内涵就可以。诵读古诗词的诗味,要求学生反复练习,读中悟,悟中读,注意形式多样,以防枯燥。长此以往经典古诗词才能在学生的心田扎根、萌芽。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