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张华
[导读] 物理这门学科需要学生有很强大的综合能力,在培育养成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技能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当今应试教育的大环境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特别关注物理教学的理论内容,从而导致忽视了学生实践技能以及创新技能的培育养成,对学生综合素质质量的提高过于不利。

张华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汤山初级中学  211131
【摘要】物理这门学科需要学生有很强大的综合能力,在培育养成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技能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当今应试教育的大环境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特别关注物理教学的理论内容,从而导致忽视了学生实践技能以及创新技能的培育养成,对学生综合素质质量的提高过于不利。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理念,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85-01

        引言:新课程的改革特别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养成,其中对学生创新技能的培育养成是新课程改革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改革方向。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并且认知到培育养成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技能不仅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利,而且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以下策略。
        一、改革教学理念,激励启发创新思维
        在比较传统的物理教学当中,教学的重点和核心是教师,运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大多教师的授课方法,学生被迫的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进而导致了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向上的心态,而且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会变差,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多不利的因素。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之下,我们提倡以学生为教学中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教学核心和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从而提升了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设置教学情境,诱导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下的一种特色教学方法就是情景教学。通过设置学习知识的情境,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更直接地感受体会物理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给学生讲解“光的折射”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时,用一束光从三菱镜的一侧穿过去,看到的光是散的,不是我们照射出去的那束光原来的样子,说明光在这个照射过程中发生了折射,在玻璃杯中倒入一半的水再把筷子放进玻璃杯中,筷子有明显的变化就会被学生直观的看到。这种设置教学情境的授课方式会让课堂学习气氛更加活跃,这种教学情境也能让学生更快的融入,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多媒体设备也可以让教师所要教授的知识点更加完整、生动,便于学生掌握。教师做的实验学生更能直观的看到,这样授课实验的时长也会相应的节省,并且学生看到的还能更多更认真。
        三、通过教学工具,提升创新兴趣
        在之前的传统教学过程当中,因为教学条件的有一定的阻碍,教师能使用的工具只有黑板和一些不复杂的教学工具对学生进行授课教学。


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前进,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教学工具进行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师只能使用黑板和一些简单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现在能使用很多教学工具对学生进行授课,其中多媒体教学应用最为广泛,效果也是最好的。
        在物体运动的教学过当中,学生对物体运动与静止的相关性认识不足。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使学生更直接简洁地了解物体的静止和运动。例如,老师可以问学生:“小明坐在车里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学生的答案有静态和动态两种状态。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回答如何判断确定小明是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学生回答“车在动,小明距离家里路程就会变远,所以他在运动”,或者“小明一直坐在车里不动,所以小明是静止状态”。针对学生回来出的两种不同答案,教师可以引导激发学生告诉学生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参考物体。选择的参照物是小明旁边的乘客,小明就是相对静止的;选择参照物是高速公路旁的树木,小明处于绝对运动状态。合理地运用教学工具,可以让教学方法多样化,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学生的创新兴趣也有所提升。通过多媒体演示,教师指导学生在面对不一样的问题时怎么确定标准的参考对象,使复杂的问题更加形象化、简单化,激发学生的感官,增强学生的创新兴趣。
        四、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物理这门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融合。在传统的教学当中,因为有教学条件的不便阻碍,实验教学没有得到足够关注,学生缺乏实验教学对其并不了解,对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于不利。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足够关注重视实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验教学可以更多的记住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研究探讨中,有必要开展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使学生在实验中更多的深入了解掌握知识,培养创新能力。本实验的目的是了解学会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基本方法。实验所用设备包括滑轮组、刻度尺、弹簧测力计、钩码、铁架台、绳索等,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诱学生尽可能的的发散创新思维,组合不同的滑轮组,用必要的设备进行测量,得出测量结果,掌握基本知识用测力计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束语:伴随着当今社会的不停的前进和发展,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大。物理这门学科是一门集合了理论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为一体并存的学科。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当中,不仅要有理论内容的讲解,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更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方法,在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原本之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季培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 名师在线,2018(29):70-71.
[2]杨同忠.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基础教育论坛,2019(22):53-54.
[3]欧宝荣.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华夏教师,2019(26):21.
[4]耿晓侠.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才智,2014(36):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