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1期   作者:贺益蓉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方向的探究也不断的深入,很多探究性学习都在此时不断的发展,很多的高中学校也在不断的研究化学课堂教学。在这样一个大的发展趋势之下,教师应该如何变主导为引导,学生应该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学习的标准是什么,学习的作用是什么等问题都被摆在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桌面上。

贺益蓉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方向的探究也不断的深入,很多探究性学习都在此时不断的发展,很多的高中学校也在不断的研究化学课堂教学。在这样一个大的发展趋势之下,教师应该如何变主导为引导,学生应该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学习的标准是什么,学习的作用是什么等问题都被摆在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桌面上。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的有效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8-003-01

        引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新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化学课程”。新的课程标准、教学理念,应该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中得以落实,获得体现,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构建一个新课标指导下的高效课堂。
        一、创设情境,优化课堂结构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显示,充满乐趣的学习活动能使学习者产生愉快的精神享受,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释放出更强大的学习能量,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铝的性质”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恰当地补充一些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等,让学生去感受铝的发现及应用。铝在地壳中的含量最多,但在一百年前,由于技术的落后,铝却是非常稀奇之物,比如,拿破仑享有在宫廷盛宴一人独自用铝制餐具的殊荣。为什么铝的藏量在金属中首屈一指,但广泛的应用却如此晚呢?由此,可以引出今天要学的内容,铝的性质。通过这样的故事,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为什么铝不易提炼,铝的化学性质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二、注重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充满乐趣和参与的课堂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概念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教材每页都留有空白,易于学生记笔记和写学习心得,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课堂上,如何把握教材特点、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


化学课堂掌握知识的深度可以分为三种程度:一是掌握信息,二是具有运用知识的技能和技巧,三是善于创造性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半只能达到前两项的程度,要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学生眼、耳、脑、手、口的全身心活动,才能使学生处于探索求知的状态,才能在求知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想象和创造性的发展。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它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花更多精力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设计问题情景,设计研究途径,树立假说,诱导推理,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活动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探索结论。这样的讲授方法有望使学生发现、理解、掌握科学形成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科学成果。新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文字表述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且图文并茂,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可以自己学懂,对于这种类型的教材内容,采用以自学为主、阅读、讨论、演讲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事先编制自学提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学提纲自行阅读,读后解答自学提纲中提出的问题、练习题,然后学生互相讨论矫正,教师在学生自学时巡回辅导、重点指导、释疑解难、收集信息。
        三、利用教学设施,提高课堂质量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黑板粉笔,幻灯投影片,这些手段简便快捷,随时可以按照课堂情况书写内容,易学易用,经济高效。但有局限性,表现形式呆板、僵硬,不能展现化学中的微观问题,且容量小。而多媒体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以电视、录像、实物展示台等现代媒体与计算机结合的多媒体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别学习环境,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以便于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如“离子键的形成”,用语言描述很难让学生理解,运用电脑课件模拟其形成过程,学生可以直观地感觉到原子的作用过程,从而理解“离子键”的概念。用多媒体展现有机化学中一些分子的立体结构和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的历程,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难以理解的问题。以及化工生产过程、回避不做的、有毒的、危险性较大的实验,均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现给学生,以弥补其缺乏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四、总结
        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将知识有效地转化为能力的内化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探索、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由此可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有效的课堂教学则要求教师遵循教学活动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质上就是要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效益和效果。总之,只有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课堂的优化。
参考文献
[1]李振德.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J].林区教学,2004,04:64-65.
[2]熊拾莲.革新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J].广东化工,2004,08:9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