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教学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李新
[导读] 初中阶段是培养一个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阶段,把握不好这个阶段,在以后的高中甚至大学的数学学习中都会遇到很多困难。数学思维也是其他的许多领域所要求的基础性思维。数学思维是一个学生最终成为综合领域的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技能之一。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通过分析初中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情况对如何构建初中课堂,提升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思维的培养。

李新  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  四川  德阳  618000
【摘要】初中阶段是培养一个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阶段,把握不好这个阶段,在以后的高中甚至大学的数学学习中都会遇到很多困难。数学思维也是其他的许多领域所要求的基础性思维。数学思维是一个学生最终成为综合领域的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技能之一。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通过分析初中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情况对如何构建初中课堂,提升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75-01

        随着创新时代的到来,国家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初中的课程特点具有一定的思维难度但又不如高中一样课业繁重,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良好阶段,把握好这个阶段将会对初中生的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一些学校里,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创新性教学不能让学生扎扎实实学到东西。这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学习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改革和推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已然成为新时代教学的目标。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初中数学教育发展形势
        数学在中考和高考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老师和家长对于学生数学的学习都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尤其是数学思维的培养。然而,在一些媒体不负责任的宣传下,对于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部分学生和家长对数学有着不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不重视数学的学习。这样的理念直接导致了学生对数学学习性质不高,甚至长时间忽视数学的学习。使得学生无法掌握难度较大的数学知识。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学生本身也需要去主动思考、并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对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思考感悟,形成自己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针对现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和数学教育发展目标,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和特色,制定出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
        二、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分析
        2.1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被自身的情绪主导学习热情,尤其是数学学习,掌握数学学习方法的学生则会对数学学习抱有极大的学习热情,反之则会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和厌学心理。使得初中生数学学习呈现两极化的趣事,也使得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度低的现象。解决这种情况,首先需要数学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面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致不高的情况坦然接受,同时也要去挖掘这个阶段学生的兴趣所在,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的兴趣点联系起来。


例如在学习投影与视图这一节中,可以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仅仅在课堂上讲解投影的概念,给学生展示多媒体的上的图片,这对于学生来说不够直观,在理解上也会有一定的难度。而教师让学生自己用手电筒当作灯光给一些物体进行投影,不仅能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投影的概念,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亲自操作过投影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对这个概念有着深刻的理解,也能培养互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2.2巩固数学基础、强化实践训练
        一些数学知识概念理解起来十分容易,但是想要透彻这部分知识则需要学生大量有针对性的课下练习。不等式和二元一次方程这两节内容体现的尤为明显。比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时,常用的解题方法有代入法和加减消元法,根据上述两种方法还延伸出了消常数法、叠加法、整体代入消元法等方法,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同学们看着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例题时会感觉十分容易,但是到了自己做题的时候却感觉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学生没有熟练掌握这些数学解题的方法,在看到题型时不知道使用哪种方法导致的。针对这种问题,教师需要对不同的方法给学生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及时巩固课上所将的方法,发现解题过程中的规律,这样学生才能掌握透彻掌握相关知识。
        2.3弥补教学缺陷,开展教学反思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错,这是正常的学习情况。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学生的错题中的共性问题去思考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待改进的地方。切忌一味地将学生出错的原因归结在学生粗心大意或者上课走神等系列问题上。学生之所以会出错特别是一些共性问题与课堂知识消化吸收有着很大的关系,教师需要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试卷情况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例如数学中的易错点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来了解学生的普遍出错原因,来查漏补缺,看看是否上课的时候是否有将的不清晰的地方,使得学生在学习圆、直线和圆位置判定依据时有问题,特别是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是否存在混淆的地方,需要在后续课堂中再次强调。保障学生能够充分消化吸收这部分知识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强化引导时,需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问题为主,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的好习惯。同时,还需要鼓励学生自己总结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向老师反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现数学学习中的规律,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
        综上所述,在现代数学教学环境的大背景下,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和结构。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适应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提升课堂环境,夯实学生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同时,教师教学需要根据时代要求与时俱进,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和意识,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抽象概括的能力和方法。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大量的针对性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运算能力和解题思维能力。最终达到提升初中数学基础教学的目的,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上一个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洪燕君.HPM教学实践驱动下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MKT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2017,(10)
[2]李娅.浅谈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升教学[J].魅力中国,2017,(33)
[3]王方.浅谈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升教学[J].中外交流,2018,(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