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刘长军
[导读] 阅读在教育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旨在探讨阅读教学的意义与作用,农村阅读教学存在的弊端和进行有效阅读的对策。

刘长军   蓬安县金溪初级中学校  四川  蓬安  637800
【摘要】阅读在教育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旨在探讨阅读教学的意义与作用,农村阅读教学存在的弊端和进行有效阅读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教育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105-01

        今天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农村许多学校和教师忽略了阅读或把阅读教学的着眼点放到了阅读的结果上。改进农村语文阅读教学是提高农村语文阅读教学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从师生的角色转换、阅读教学的着眼点、阅读教学的过程及评价等方面实施全面改进,以提高农村教育教学的质量。
        一、阅读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阅读是从书面语言中获得其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阅读教学占整个语文教学的百分之六七十,它在语文教学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阅读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它学科的教学质量。阅读首先是学生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阅读还是一种不断获取新知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如同人的眼耳。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输灌给学生,但我们可以教给学生一种自己能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法——阅读。通过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表达的能力。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进行阅读,可以丰富语言,积累词汇。另外,通过阅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写作水平。因此,阅读是识字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写作表达的能力;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不就说明了读书与写作、表达的密切关系吗?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广了、读多了,“厚积而薄发”,就能对写作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们务必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花大气力改进阅读教学,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二、农村阅读教学存在的弊端
        当前,我们农村的阅读教学,因应试教育的桎梏,偏重繁杂的“阅读”训练,而让阅读教学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学生面对多彩的文章而索然无味。首先是教师的分析、讲解过多,学生感知、感悟太少。以至将情感丰富、意味深长的文章支解得七零八碎。因而学生的视野狭窄,思维受到限制,语言感悟肤浅,情感体验苍白。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时也就词不达意,文理不通。


其次,我们许多学校和教师把阅读教学的着眼点放到了阅读的结果上,而结果的得出,大都是在教师细细的分析讲解后,引导学生“归纳”出来,甚至为求标准,将参考书上的答案照抄照搬,学生鹦鹉学舌地再现罢了。再次,当前农村语文阅读教学,只重视课堂教学,轻视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才能进行,缺乏自主性。这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上只为了“教”懂,而不是为了教给学生学会。从而,每一节课,学生在教师规定的框框中活动,不得越雷越雷半步,否则便遭到训斥,使学生不敢思,不敢说,不敢问。
        三、进行有效阅读教学的对策
        1、关注目标,进行适切初读
        初读环节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读通课文。而所谓的读通课文,就是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这是阅读教学的底线,也是学生在初读环节中应达到的要求。只有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才有深入学习的可能。读通课文,也包括对课文的生字词语、多音字、冷僻字的正确认读,并能初步感知其大致含义。读通课文,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还需要教师作出细致到位的指导与引领;对中高年段来说,则应包含对课文大意的把握。
        2、关注文本,进行全盘精读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阅读,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进行分析评价。教师的“精析”是教师要善于克服面面俱到的弊病,对教学内容敢于大胆取舍,善于突出重点。抓住重点,从整体入手,精心设计教法,用问题开路,引导学生精读细析,开拓思路,提高学生思维的质量和语言的敏感程度。要体现多读少讲,以读带讲,以讲促读,读讲结合的原则。学生的“精读”,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精要,运用直觉去感受,通过说说,读读,议议,画画,想象等多种形式投入语言文字的训练,并捕捉语言文字中闪现的语感火花,读出感情来,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关注情感,进行自主品读
        特级教师支玉恒也说过:"语文是读出来的。"每一个学生都应在阅读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体验与乐趣。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有效品读更是学生理解文章、感悟情感的重要手段。
        品读是语文阅读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让学生从中获得语言文字的熏陶,学习语言文字的鉴赏,提升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度。从品读的角度,引导学生用心感悟斟酌优美的字词句段,进行咀嚼、吟诵、赏析,品读出意境,品读出情味,品读出结构之美,品读出情感之美。
        语文课本中有些课文内容是蕴含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教师在教应该深入挖掘其内容,陶冶学生的思想感情。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阅读教学中的内容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渗透、熏陶,结合学生生活中具体实际情况,从小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