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刘文海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刘文海
[导读]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关爱,导致他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尤其是近几年,留守儿童被咬伤、溺水、跌伤、遭遇性侵害以及交通事故等事件层出不穷,这些现象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为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情况,通过调查了解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进一步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策略,旨在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刘文海   齐河县马集镇中心幼儿园  251105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关爱,导致他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尤其是近几年,留守儿童被咬伤、溺水、跌伤、遭遇性侵害以及交通事故等事件层出不穷,这些现象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为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情况,通过调查了解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进一步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策略,旨在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129-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农村人们的生活已经不能自给自足,他们只能选择外出务工,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他们只能将自己的子女留在农村,由爷爷奶奶以及亲戚照顾,变成了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导致他们的心理受到了各种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1]。岳慧兰、傅小悌等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正常,小学阶段焦虑程度高于初中阶段,性别之间差异不显著[2]。本文通过对我校100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缺少关爱,缺乏安全感
        据调查显示,83%的农村留守儿童都对亲情、友情、师生情感有很大的依赖。他们对自己的物质需求不没有太多的追求,在生活上能够吃饱穿暖就行。他们更渴望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学生父母的关爱,容易缺乏安全感。农村留守儿童遭受欺凌的现象屡见不鲜,但是他们在遭受欺凌的时候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也没有人告诉他们面对欺凌该如何处理。致使农村留守儿童面对欺凌总是默默承受,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更希望父母能够陪在身边,能够感受父母的关爱,同时在被欺凌的时候有人可以倾诉,他们才会有安全感。
        (二)农村留守儿童归属感需求得不到满足
        归属感属于一种社会性情感。农村留守儿童有着强烈的家庭归属感,他们渴望在自己遇到问题时父母能够及时询问并给予其帮助。但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务工没有陪伴在他们的身边,导致这种强烈的“归属感”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调查发现在农村留守儿童心里自我认同感、家庭归属感都偏低,各占 39%和 54%,虽然还是有部分孩子对父母外出务工表示理解赞同,但是在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目中,还是渴望家庭的完整,还是有很强烈的家庭归属感。



        (三)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精神抚慰
        据调查显示只有30%的农村留守儿童对物质及生活的有一定的需求。他们一般是物质消费的方式来排遣孤独感,但大体的情况仍是健康的。农村留守儿童需要的是精神抚慰远远大于物质需求,他们由于与父母的聚少离多,造成他们内心情感的缺失,缺少精神寄托,从而致使他们出现诸如自卑、自闭、反社会、校园暴力等不健康的心理。受这种情况的影响,不少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了厌学情绪。因此,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抚慰,给予他们更多关心、关爱和保护。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应对策略
        (一)增加亲情交流,增强安全感
        父母应加强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沟通与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及学习情况,及时询问他们遇到的问题,并将相关问题反馈给教师以及其监护人,及时解决留守儿童学习及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其安全感。另外,通过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月报制度,通过校讯通、微信群、一起作业网等载体及时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让家长指导孩子的学习,解惑释疑。最后,建立电话、微信等沟通平台,方便留守儿童与身处异地的父母诉说思念之情,汇报学习情况。
        (二)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归属感
        归属感属于一种社会性情感。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有着强烈的家庭归属感,但得不到满足。因此,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以及生活中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帮助,让他们在教师的呵护下让他们感受到归属感。同时,要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工作,让他们多花时间陪伴留守儿童,让他们觉得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会有家的温暖。最后,还是要鼓励其父母多抽时间回来陪伴留守儿童,让他们感受父母的爱,增强他们的家庭归属感
        (三)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的自信
        教师应指导农村留守儿童正确看待自己,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自己的自信;同时,也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并改正缺点,克服自卑,塑造健康的心理。同时还应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通过不懈的奋斗与磨砺向目标迈进。只有正确地认识自我,农村留守儿童的自尊心才会得到维护和逐步提升。教师要多多赞扬农村留守儿童,并给予他们鼓励与帮助,使他们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去交往。在每个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挫折与困难,这时就需要老师用自己的爱去呵护他们,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应给予他们关怀与帮助,促使他们更加自信,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形成的,要对其解决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的积极配合,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一个适合其身心发展的环境,促使他们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EB/OL].[2018-05-01].
[2]岳慧兰,傅小悌,张斌,郭月芝“.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10):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