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途径探究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宋平秀
[导读] 阅读是搜索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的角色中,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是新世纪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因此阅读是小学语文知识的传递带,可以扩宽学生学习视角,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更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宋平秀   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川口寄宿制梭坡小学  626300
【摘要】阅读是搜索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的角色中,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是新世纪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因此阅读是小学语文知识的传递带,可以扩宽学生学习视角,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更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122-01

        对小学生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花时间花精力逐步引导。因小学生的心智成长还处在初级阶段,其阅读理解能力较弱,不要将抽象难懂的阅读内容强推给学生阅读、背诵,让其独自揣摸、理解,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理解难度,也不利于阅读教学的正确发展。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创建合适有趣的阅读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既能学到新知识,又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充分发挥出最佳效果,其阅读能力自会很快得到提升,而在师生共同的探索实践中所获得的阅读方法才是最有实用价值的。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學生学习的最好催化济
        小学生有阅读兴趣会让教师的阅读教学事半功倍,教师应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高度重视起来。教师应提升自身的语言艺术,在日常教学中朗读范文时要声色并茂,以及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和探索文章内容的欲望,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通过阅读满足其对语文知识的渴求,同时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有利于对学生以后自主阅读学习的开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把握好难易程度
        选择的阅读内容在难易度上的把握,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对此一定要掌控好。选择的教学内容阅读难度过大,给学生的理解造成困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要是阅读难度过低,会则会让学生的阅读学习少了进步空间,更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发展。教师应充分做好阅读教学准备工作,多方面考察和探索最适合学生阅读的教学内容,其阅读难度要掌控在学生只要努力就可完成的程度,并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其阅读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加强课外阅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适量的课外阅读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其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层面,增强学生的思维发展,突出阅读效果。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让学生养成摘抄的习惯,遇到精美的语句或有意思的段落要即刻记下来,并要经常阅读和揣摸,慢慢的就会消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能够有效运用。教师应鼓励学生将此阅读习惯长期保持,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掌握。


其次在读到感兴趣或感触较深的地方做上标记,反复多读加深理解,因在阅读时结合了自身的真实感悟,能加快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吸取。学生在阅读时一定要养成多动笔的好习惯,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再有,教师应给予学生阅读探讨的空间,积极引导学生相互间进行课外阅读后的交流,分享各自的阅读心得和感受,对阅读中所遇到的难于解决的问题可以一起相互探讨解决。这样做既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不要将自己的阅读观点去影响学生,应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并在阅读时学生要存有自己的阅读观点和看法,提升学生的文学美感和文学欣赏能力。教师更应多加鼓励学生,赋予其阅读信心,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完全熟练掌握阅读技巧,并在阅读中有自主思考能力和独到的领悟力。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有效达到教学目标,在阅读教学中就要给予学生探讨问题、研究问题的空间,指导学生对重要的问题提出自己真实的观点和相应的提问,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自主阅读,放飞心灵
        语文感悟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做长期的、细致的、积极的引导和训练。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坚持“以读为本”的训练,学生与语言充分地面对面接触,品尝语言的“原汁原味”,就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情感沟通,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以读为本,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之目的。语文阅读不应是生活中随意的漫无目的消遣性阅读;也不应是一般的了解性的浅尝辄止地阅读,;它应该是一种全身心投入地欣赏性阅读,应当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审美心态,集中自己全部心智,去充分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本中的人与事、景与物、情与理,不仅要观其“言”,更要品其“味”,悟其“神”,让阅读过程成为学生一次审美的体验,一次发现美的旅程!可见,阅读已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内涵,它在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作用与价值越来越厚重,每篇课文教学的内容都是极为丰富的,而教学的时间却是很有限的。因此,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选准“读”的内容。只有选准了“读”的内容,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品词析句、体味情境,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操。
        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通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需求,因为在阅读过程中的知识积累是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因素,多量的阅读还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写作素材和写作要领,对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非常有利。因此,学生有了写作兴趣,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这就必然会刺激学生提高阅读量,这样的一个良性循环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也开拓了学生文化视角,并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总之,阅读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劳动,教师如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何从单纯的字词句的教学走向段篇的教学,注重从学生的阅读能力入手,阅读方法的选择是很重要、也是很有效的。
参考文献
[1]钱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J].经贸实践,2015(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