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培养高中生自主动手能力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田逢启
[导读] 高中物理教学方式的创新关乎到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是体现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物理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节点,物理实验教学方式的提出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打造了适宜于所有学生的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将教学创新与学生思维创新结合起来,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发掘物理知识点教学的创新性,完善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并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果。

田逢启   湖北省建始县第一中学  445300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方式的创新关乎到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是体现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物理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节点,物理实验教学方式的提出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打造了适宜于所有学生的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将教学创新与学生思维创新结合起来,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发掘物理知识点教学的创新性,完善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并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教学;实验教学;开展方法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120-01

        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核心教学方法之一,其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能够提升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对相关实验物理知识点的认识,使得书本上知识点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有效验证,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相比较于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是以物理理论为基础,基于实验现象的对相关物理内容进行验证的实证过程,可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积极性。本文以实验教学方法为研究对象,充分论证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理论依据。
        一、让学生自我制定物理实验计划,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进入高中阶段,物理实验的难度大大提升,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多困扰。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习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比如直接把实验步骤分享给学生,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重视实验的结果,忽略了学生的参与过程。而学生也很难从实验中学到知识和技能,也不能通过实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此,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妨让学生摆脱课本的束缚,自己制定实验计划,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从而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这一实验时,我提示学生不要过度依赖教材和辅导书,尽量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实验步骤。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认真分析实验原理,根据探究思路选择合适的器材,制定相应的实验计划。而后,我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其中有的学生用重物拉拽小车,并说明如何通过纸带测量小车的运动距离和速度;有的学生则设计用橡皮筋来拉拽小车,并说明记录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在几名学生介绍自己的实验计划后,我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并说一说自己还有哪些创新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对实验的原理和过程产生更透彻的理解,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二、创新教学设计策略,让物理实验教学体现学生个性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怎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呢?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从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做起,以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为抓手,着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独立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通过实验创新策略达成相关教学目标。
        1.因材施教策略。其实因材施教并不仅仅是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学策略不同,还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去设计不同的演示实验。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在实验教学设计时,可制定一个分层次的授课方式。一方面,从最简单的演示实验开始,循序渐进地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对待能力不同的学生,实验的设计也可分层次,即使是能力较低的学生,也可与其他学生共享成功的喜悦。总之,要使所有的学生以实验为纽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全面发展,获取自信心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2.生活物理策略。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也可以设计成实验探究:我们骑自行车通过弯道时,身子为什么要向什么方向倾斜?盘山公路的路面是平的吗,为什么?第一问,骑自行车通过弯道时,人和车一起做曲线运动,这时人和车需要一个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的力来完成这个曲线运动,我们须向内侧身提供这个力。第二问,盘山公路的路面并不是水平的,而是内高外低,这是因为各种车辆爬盘山公路的时候做的是曲线运动,也需要一个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的力来完成。这样将生活与物理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既帮助学生理解了物理知识,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还教会了学生观察生活,这也是创新的起点。
        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
        高中生往往不喜欢受到太多约束,而是追求一种自由民主的学习环境。并且只有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之中,学生才更愿意展现个性、发挥潜能。但是在高中物理实验课堂上,很多教师的师本观念过强,喜欢控制学生的想法和行为。这导致物理实验课堂缺少冲突、缺少互动、缺少激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产生消极懈怠的心理。而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妨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通过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从而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保持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以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研究平抛运动》这一实验时,我便让学生合作探究。在此过程中,我会加强巡视,一方面解答学生的问题,一方面通过提问给学生制造冲突,促使学生交流和辩论。比如某组学生在描绘小球的运动轨迹时,以槽口的端点作为坐标原点。这时我便提问道:“这样确定坐标原点是正确的吗?”这一细节马上引起学生的注意,有学生认为应当以槽口端点作为坐标原点,有学生则认为这种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误差,并分析其中的道理。最后,我会让各组派出代表分享实验成果,并鼓励其他小组成员向其提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给学生打造自由民主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冲突和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实验过程的理解,进而保证实验的质量。
        四、完善评价机制,提升实验价值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有效的评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可以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并激发学生自我提升的动力。但是,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很多教师总是以学生的实验成果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机制未免显得单调,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为此,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实施多元化评价。即通过多种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争取通过完善评价机制为实验课堂增添活力,让每名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进步与提升。
        以《研究平抛运动》这一实验为例。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不仅针对学生各阶段的探究成果进行点评,还会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探究方法、与他人协作的情况、组织能力进行评价。并且,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会更加注重发掘他们的优点。比如有的学生因个人能力问题无法承担关键性任务,只负责绘图、记录数据等简单工作,于是我便对学生的绘图能力、工作的认真态度表示鼓励。而除了由我进行点评外,我也会让学生进行自评、同桌互评、小组互评,以使学生对自己在实验中的表现有更全面的认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保持认真、积极的学习状态,并引导学生查缺补漏,努力完善自我,进而提升实验的教学价值。
        总之,物理的教学就是通过实验活动发现物理规律的一门课程。所以要想收到物理教学的良好效果,必须对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对物理实验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物理的自主性和主动进行物理问题探究的良好科学素养,使学生们对物理学习产生极大兴趣,提高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使用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乐趣,这就是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改革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彩梅.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自主探究模式的构想与实施[A]..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3.
[2]王丹.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9(12):72.
[3]刘宣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才智,2019(12):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