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体现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孙国军
[导读] 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科目,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因素。教师应当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个性特点,在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从而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素养,使其能够建立正确、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因此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渗透德育教育,才能够帮助学生完善自我,从而成为国家所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技能型人才,才能够让我们的教育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书育人的教育

孙国军    长垣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科目,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因素。教师应当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个性特点,在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从而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素养,使其能够建立正确、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因此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渗透德育教育,才能够帮助学生完善自我,从而成为国家所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技能型人才,才能够让我们的教育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书育人的教育目标。以下就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体现德育教育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中职教育;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113-01

        古人曾说“文以载道”,指的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与世界观都能够直接或者间接的从文章中得到教育。在中职语文教材当中,许多蕴含着无限价值的文章都能够给学生提供着德育教育,因此教师不能只在在中职语文课上传授语文知识,也要陶冶学生的情操,打开学生的心灵,要深度挖掘课本材料中的德育内容,将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融合在一起,要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有效、合理的渗透德育教育,才能进一步的培养中职学生努力进取、乐观向上的良好品质。
        一、中职语文课堂体现德育教育的意义
        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提出了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应当以德育教育为主。在中职学校当中,通过教学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是教师的职责,但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应当是重视学生的自我修养,让学生能够发展为社会、国家所需求的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因此对于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跟学生探讨人生,而语文学科中的很多内容都承载着“道”,因此借助中职语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势在必行。另外对于中职生来说,其技能水平能够影响之后的就业情况,而人文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提高技能水平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的唯一途径。语文学科中的诸多文章中包含着作者的情意以及思想感情,承载着政治信念、人生哲学以及社会思想等,往往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够体现的,因此对于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将其更好的发挥。
        二、中职语文课堂如何体现德育教育
        (一)将德育教育融入赏析词句当中
        在中职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善于抓住教材中较为关键的词句、段落,从而进行有效的解析、品鉴、点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教材内容,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当前的中职学生年龄不大,是家庭的中心,父母的掌中宝,过分的溺爱会使得这部分学生群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够对父母进行共情,不能理解父母的艰辛,甚至是仇视社会与父母的不良现象。
        例如在学习《我的母亲》时,我们应当将德育教育进行渗透,通过借助文章中写母亲的辛劳的语句来跟学生进行分析。例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在这个句子中能够充分体现母亲的辛苦,教师应当在对此句进行赏析时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母亲在抚养儿女这一漫长过程中的艰难困苦,借此让学生产生共鸣,唤醒学生心中对于父母的情感,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



        (二)将德育教育融入朗读当中
        在中职学校当中,部分学生经常会出现打架斗殴、逃课弃学、肆意挥霍时间、做事三分钟热度等不良现象,因此教师应当重视起来,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的每一处当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朗读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善待生命、善待人生的生命教育。有古人曾经认为,当一本书你能够读上百遍时,文章中所蕴含的真理就能够被你发现。在中职教材当中有非常多蕴含了人生意义的文章,这些文章中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通过对其进行分析来领会作者想表达的感情,也可以通过朗读来使这份感情具象化,朗读是由声出发,将作者的思想感情“物质化”。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也可以唤醒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控制自身语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哀乐等来体味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比如在学习《劝学》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听录音、抽生读、集体读等多种方式来让学生感受劝学中所表达的含义。让学生能够在朗读的过程中产生自身应当不断学习等思想,让学生明白学习首先需要修养品德气质,要保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学习方向,要善始善终,切忌半途而废。
        (三)将德育教育融入讨论当中
        学生想要获得更多的知识,就必然需要孜孜不倦的学习,也就需要多方面的思考。思考能够带来争论。一千个人里面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师生共同阅读一篇文章时,往往都会有不同的看法,由此也便会形成思维以及思想上的碰撞,而这样的碰撞更能够将阅读引入更深处。
        我们在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就可以借助《一碗清汤荞麦面》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在文章中,老板夫妇多加的面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有的学生认为加面没有加价,经济上是亏损了,也有的学生认为老板夫妇的善良举动为其赢得了更多的顾客,是赚了。在争论当中学生能够在老板夫妇加面这一举动中体会到了人性的美好,也能够从老板夫妇身上体会到那份高尚的职业道德,能够进一步的让学生的价值取向、职业道德观得到升华。而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鼓励学生勇敢的表达自己的看法以及见解,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思考、探究能力,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的意志以及思想情感升华,能够从内心深处领悟真善美,辨别假丑恶。讨论使得语文教学“文道合一”,一方面在经过讨论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道德观以及人生观。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教师应当明确自身的教书育人的伟大职责,把握语文教材中的切入点,将德育教育渗透进语文课堂,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规划和设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以及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中,不仅仅只是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以及技能,还可以从语文教材中获得心灵上的升华,提高自身的思想高度,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价值观,成为国家所需要的技能型、创新性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我们的教育目标,促使学生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洪霞.在无声中润物——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8):84.
[2]高泽慧.浅谈德育教育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中外交流,2018,(52):138-139.
[3]戎凡华.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研究[J].情感读本,2019,(26):11.
[4]孙华.在中职语文课堂中融入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2015,(31):94-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