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李德英
[导读] 新课改下“核心素养”成为了初中历史教学新导向,很多初中历史老师都将培养核心素养,作为初中历史教学主目标和任务,证实了核心素养培养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老师要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及模式,以构建高效历史课堂,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促进高中历史教学发展及学生全面发展。

李德英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象州县初级中学
【摘要】新课改下“核心素养”成为了初中历史教学新导向,很多初中历史老师都将培养核心素养,作为初中历史教学主目标和任务,证实了核心素养培养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老师要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及模式,以构建高效历史课堂,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促进高中历史教学发展及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措施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112-01

        历史教学中会涉及到学生价值观、思想品质等培养,这些都符合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所以基于核心素养背景构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理应得到重视和关注。故下文基于核心素养背景,然后分析了构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措施,希望对实际的初中历史教学起到积极作用。
        一、加强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教学
        其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学科本身就是用来记录古往今来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所以在初中历史知识学习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时空观念,才能更快速地了解不同时代下的历史事件,从而学习到更多的历史知识。但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因为历史基础薄弱等原因导致时空观念缺乏,所以为响应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质量,必须加强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以巩固学生历史基础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
        相关举措包括:第一,观察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生活习惯等,以选择出针对性较强的历史基础知识;第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基础知识教学,以提高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水平,为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思辨能力等培养奠定良好基础;第三,重视并开展历史背景教学,因为学生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更容易接受各种重难点历史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使得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学习能力等得到强化[1]。
        例如,在对《甲午中日战争》进行教学时,老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述该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及导火线等,并引导学生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带来的后果等。经过反复教学后,很多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基础知识(包括战争发生的原因、参与者、经过及后果等),还让学生了解到甲午中日战争后,引发了戊戌变法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完善了学生的历史知识体系,并强化了学生的时空观念。
        二、与时俱进完善和创新教学模式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历史综合能力及素质,具体如下:第一,要积极转变或者摒弃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实践能力提升的教学理念及模式,诸如满堂式、灌输式等教学理念及模式;第二,注重实践教学,适当增加实践课程和加强案例教学,以在实践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历史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第三,根据学生实际开展多媒体、探究式、小组合作、情景化等教学模式,以丰富化和趣味化历史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及积极性,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升自己的历史核心素养[2]。
        例如,在对《鸦片战争》进行教学时,老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功能、图像功能及视频功能等展示各种与“鸦片战争”相关的历史素材(包括照片、报纸和影视作品等)。



        此外,还可以设置课堂问题,诸如“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原因及影响是什么?为什么要禁止鸦片?鸦片对我国人民的危害有哪些?对于禁烟,林则徐采取了什么措施?等问题;然后将问题以任务的形式分配给不同小组的学生;最后,很多学生经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了解到“鸦片造成了大量白银外流”,还了解到“鸦片是加剧中国贫弱、削弱军队战斗力的主要原因”,更了解到“虎门销烟是最有影响力的禁烟措施”。
        整个小组合作讨论过程,均在不同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历史问题分析能力,并强化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爱国主义精神,使得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及综合素质都得到提升。
        三、引导学生寻找高效学习方法
        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质量和培养质疑精神,具体如下:第一,老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及特点,归纳出高效的学习思路及方法;第二,老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及讨论中,以引导学生高效学习的同时,及时发现并纠正学习问题,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第三,要坚持“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有目的性开展历史课堂,并引导学生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提高学习有效性[3]。
        例如,在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进行教学时,老师除了教学战争发生时间、背景及人物等基础知识以外,还需要引导学生用自己方法去探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所涉及到的各种条约等历史事件,诸如《辛丑条约》等。此外,还需要引导学生探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的一系列历史事件,诸如“洋务运动”等。所以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并向老师提出疑问,以通过问题解答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
        四、合理布置课后历史作业
        首先,不能只布置理论知识方面的作业,要布置课外实践作业,例如,在教学完《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到相关革命基地去感受共产党当年的革命气息;其次,要鼓励学生以点带面地探索未知领域的历史知识,例如《长征》教学后,除了让学生反复记忆“冲破四道封锁线、飞夺泸定桥和遵义会议”相关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去思考长征后面的一系列故事,以帮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4]。
        结语
        任何学科都有独特的核心素养,初中历史也不例外,故必须基于核心素养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新课改的深入,使得核心素养培养成为初中历史主要教学目的,这要求老师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时,不仅要坚持学生为主原则,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兴趣、积极性及主动性,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能力及核心素养均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定彪.关于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施[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7):166-167.
[2]李慧琴.初中历史教学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解读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26):7-8.
[3]黄振刚.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C]. 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2020年教育教学与研究论坛论文汇编.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20:123-125.
[4]王福华.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辽宁教育,2019(21):70-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