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兴趣培养探索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宋亚飞
[导读]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锻炼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如何在激发孩子写作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让孩子爱上写作。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宋亚飞   亳州市经开区河东学区新兴小学  安徽省  亳州市  236800
【摘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锻炼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如何在激发孩子写作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让孩子爱上写作。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关键词】写作 兴趣  培养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111-01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锻炼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从我自己亲身经历来看,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怕改作文。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呢?对这个问题,多数语文教师的看法是:“学生缺乏写作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呢?这里我结合自己近20年的实践,总结出几点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一、开源拓流,积累习作素材
        众所周知,写作是对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综合考察,需要孩子在多维度上进行思考,是知识的综合运用。相比较阅读,写字,口语交际,写作的难度明显提升。偏偏写作又是语文学习当中的关键点和重难点。如何让孩子愿意写作,感觉写作不难,有内容可写呢?
        (一)多读书,勤读书
        阅读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一环。家长应创造条件让孩子多读书。不光要多读,还要多记。让孩子用个“小本本”记,把所搜集的材料记下来,把优美的词句摘录下来。记,就是积累、就是储存。在引导孩子积累材料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掌握语言表达规律。对于那些好文章,就要指导孩子阅读。使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学语言、学思维,在头脑中积累材料、积累知识,在多读中求理解、在多读中学表达。眼睛看、心里想,口中念,从读书中积蓄词语,揣摩写作方法,开拓思路。正如古人所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再说,孩子一边读,一边品尝、玩味,就会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其中的语言美、形象美,从而产生喜欢好文章的情趣,写作的积极性就激发起来了。
        (二)多观察,勤思考
        读书是写作的“流”,生活就是写作的“源”。引导孩子作文应该开源拓流,也就是注重开辟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家庭生活。还要引导孩子注意观察生活,留心周围的事物,多看看,在观察中,培养孩子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养成眼看、耳听、脑想手记的习惯,在认识中学认识,在理解中学理解。既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又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彼此的联系,认清人和事物之间关系,逐步提高观察、思考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注重写作能力培养
        兴趣的产生可能源于偶然,也可能是一时的冲动,但要真正使这兴趣转化为动力,使学生对写作产生乐趣,还必须有较强的作文能力。教学中,我们不光要注重兴趣的激发,更要重视能力的培养.
        (一)要表达真情实感.
        鼓励孩子各写所爱,自由练笔,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并把写日记作为日常练习的重点。


引导孩子写真话,表真情,生活的语言是抽象的,但只要连缀成文,用于表情达意,就有了血肉,有了情感,有了生命。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是孩子最愿意表达的。一句话,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孩子爱动笔、勤动笔的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最大课题,也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创新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作文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创新,引导学生在作文时力求别具一格,切不可千文一面。我们在作文指导时要讲究“虚”,作文评点时注重“粗”,并适当增加自命题和半命题的练习力度,给予学生充分的写作自由和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露独特的感受和心声,注意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使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去选材,善于从多个角度去想他人没有想到的问题,在作文中出现创新的闪光点。
        (三)把习作变成生活
        把家庭日常生活的交流,变成用习作来表达。例如,家长可以多写便条给孩子。写一些鼓励的话放在孩子文具盒里,或者在家里放一块白板,在上面写留言给孩子。家长同时也鼓励孩子在白板上留言或写便条给父母。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写作对孩子来说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自然就没有了畏难情绪。
        三、创设成功机会,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害怕作文,不想写作文,除了写作文中过程的“难”,更多的是害怕写出来之后“窘”。作为教师,我们要多表扬孩子,让孩子有写的勇气,写的信心,这样才会写出好的作文。
        (一)抓闪光点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抓住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加以鼓励,使学生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让学生相信“我能写”。每次发现好的作文,及时的表扬肯定。把每次习作中好的范文,由作者在课堂上和大家分享。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又给增加了孩子的自豪感,其他同学还能欣赏优美例文,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二)制《班级作文选》
        每学期结束,把好的范文,由学生用稿纸誊好,老师加上评语,装订成册,制成《班级作文选》。《班级作文选》在班内传阅,写作文的同学变成了小作家,自然乐于写,愿意写。
        (三)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每次和习作有关的活动,都让孩子参加,每一个小小的收获,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个大大的鼓励。特别好的文章,先让孩子自己修改. 家长和老师再次修改后去投稿。发表了是对孩子最好的奖励,没发表,也锻炼了孩子修改习作的能力。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只有培养和发展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成“乐写”。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作文达到“乐之”的痴迷程度,其他一切均可迎刃而解,水到渠成。当然,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需要老师的精心辅导,和日常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参考文献:
1、杨九俊,姚烺强主编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概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9
2、金振邦主编 《阅读与写作》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