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张天洪
[导读]

张天洪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玉和苗族乡中心学校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190-01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为了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广阔的智力背景,科学教学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科学课程资源是指在科学课程建设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根据科学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可将其分为校内科学课程资源和校外科学课程资源。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科学课程资源能够提高科学课程的实施水平。
        一、对校内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校内科学课程资源包括科学活动室、网络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阅览室、科技园地、观测气象百叶箱等。有效整合与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用中学、思中学,可以提升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例如,利用网络学生就能很轻松地了解细胞是怎样生长的、彗星的尾巴是怎样形成的等知识。通过实验室的实验探究学生就能较容易地了解电磁铁的构成以及电磁铁是怎样将电能转化为电磁能的。通过科技园地,学生在相互学习和交流科学知识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通过建立校内观测气象百叶箱,学生自发成立气象活动小组,主动到区气象站请教工作人员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表、湿度表、风向仪,学到了许多在学校里可能学不到的知识。
        二、对校外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1.对家庭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切发明创作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家瓦特发明蒸气机,是由于小时候他看见壶里的水开了,壶盖在跳动,从而引起了他观察的兴趣和好奇,甚至达到了入迷的程度,并以超人的毅力从事科学研究,最后取得了成功。为此,我们应当重视对家庭资源的开发利用。
        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我从哪里来》一课,每个学生家长就是一个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有的家长从事的职业是妇产科医生、护士,在教本课时先给学生家长一封信说明学校教学的要求,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然后让学生对父母进行一次访谈,了解自己出生前后的情况,并查阅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课堂交流,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利用家里阳台的盆栽花进行植物向性运动研究。植物的根会向哪里生长?让学生在家里把两盆花向不同的方向倾斜摆放,过一段时间,观察植株的生长有什么变化,植株因为有向光性,都向着有阳光的方向倾斜了,这就是植物的向阳性。家庭资源的利用,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到了科学课的魅力,提高了科学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了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有心人。



        2.对家乡资源的开发利用
        小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新的课程理念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利用多种科学资源,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家乡蕴藏着丰富的科学课程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丰富学生的科学素养。
        例如我校许多学生都喜欢在节假日到离家不远的内夹河去钓鱼、玩耍。内夹河便是一个很好的科学课程资源,蕴含着许多可供探究的东西。我引导孩子观察这个小小的生态系统究竟生存着哪些小生命?经过一番调查,学生发现:河边长着各种树木花草,还生活着许多诸如蚂蚁、蚂蚱,蚯蚓、蜜蜂、蝴蝶等小动物;内夹河的水面下生长着水草,水中生活着小鱼、蝌蚪、青蛙、小虾。在此基础上我适时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些生命都是怎样生活的?它们之间有联系吗?这里面是否存在着食物链?如果将整个夹河封闭起来,少了某种生物,是否会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影响?有哪些情况会对内夹河造成污染?如果内夹河的水受到了污染,哪种生物首先受到伤害?有哪些措施可以保护内夹河,使它免受或少受污染?在对这些问题思考的基础上,我们还进一步将问题拓展开,如:面对内夹河的白色污染,你对我们的城市环保有哪些建议? 这样以来,本地的夹河被我们用来作为锻炼学生观察能力、认识动植物、理解生态系统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环保教育等方面具体、鲜活的课程资源了。学生从中认识了一切生物个体的生与灭的自然规律。
        3.对媒体资源的开发利用
        科学课教学注重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独立思考自己去获得结论、探求知识,并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锻炼和发展能力,初步掌握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教学中教师以教材为载体,合理运用各种媒体资源,使本来抽象的、微观的、枯燥的事物栩栩如生地呈现于学生眼前,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为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搭桥,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火山和地震》一课时,由于现有教学资源中的火山和地震的片断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我从自然灾害系列大片及网络中抽取了大量视频片断,让学生“饱餐”一顿,极大地开阔了学生们的思维与视野,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火山的壮观与地震的威力。在教学《太阳家族》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情况,我从各种科教电视与科幻电影中采集了大量的有关八大行星的片断,让学生能够直观了解到各个行星与太阳的距离 、内部的一些情况,充分利用媒体资源拓展了学生思维与视野。
        由于地区、季节等原因,科学课教学在创设情境及搜集实物教材方面会遇到许多困难,这时远程教育资源、网络资源等媒体资源就会大显身手。比如初春时了解“青蛙”,南方,青蛙已经出洞了,而北方,青蛙可能还在地下冬眠,很难捉到青蛙。在北方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放映一段青蛙的录像,给学生创设一个初春的美景。
        总之,小学科学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对于这些丰富的资源需要我们每位科学教学工作者用心发现、挖掘,并真正做到合理地利用课程资源为教学活动服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