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高考落榜生走出心理困境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韦振宇
[导读]

韦振宇   广西田阳高中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198-01

        一年一度举国关注的高考落下帷幕,我们在关注那些高考状元,那些学校一本上线率的时候,往往忽略了高考中那些落寞的身影--高考落榜生。今天,我以一名毕业班班主任、学校心理老师的身份谈谈如何帮助高考落榜生走出心理困境,希望能给那些高考落榜的孩子和家长们带来一些帮助。
        我是2018届高三艺术班的班主任,也是学校的专职心理老师。我曾经带过几届毕业班,感觉艺术班学生心理波动会更大,因为他们要经历两次高考,一个是术科高考,一个的文化高考。2018年我们班53人,其中45人术科高考上本科线,8人不上线。不上线的学生还要以普通生的身份参加文化高考,如何帮助这8名同学走出心理困境成了我主要任务之一。
        我首先把这8名同学集中在一起,让每个同学谈谈分别谈谈自己艺考失利的原因,其主要目的是让他们能够真实的面对自己,直面艺考失利的事实并接受这个事实。之所以大家集中在一块儿谈,更多的是让他们感受到天底下不是我一个人这么倒霉,还有好多人跟我处境一样,让他们之间相互获得心理支持。失利者之间的安慰在短时间内往往是最有效的,因为他们处境一样,身份一样,很容易认同。所以,我们在和高考落榜生谈我们曾经的失败经历比我们苍白无力的安慰话语更能让他们接受。
        接下来我让这8名同学单独写下“我参加高考的理由”,鼓励他们把理由写得越多越好,然后让他们拿着这些“理由”进行个别会谈。下面我以跟我们班周某某同学的对话作为案例跟大家分享:
        师:你参加高考的一个理由是为了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我想知道如果你上了理想的大学,接下来在你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如果我考上理想大学,我顺利毕业后,我可以找到心仪的工作,我的生活会变得越来越好。
        师:老师想问你,你看到的咱们周围人生活过得好的都是考上理想的大学吗?
        生:(沉思一下)有些是,有些不是。
        师:是不是可以这么说:生活过得好跟上理想的大学并不是必然联系,因为我们看到有些不读大学,但是他们生活依然过得很好。老师想问你,生活过得好的这些人都有哪些共同特征?
        生:勤奋、乐观、不放弃……
        师:你参加高考的第二个理由的为了父母的期望,我想知道你爸妈对你的期望是什么?
        生:我爸妈希望我考上理想的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希望的以后生活幸福。
        师:刚刚也谈到了,生活幸福的人并不一定是考上理想大学,而是他们勤奋、乐观、不放弃的生活态度,所以他们幸福。你觉得是这样吗?
        生:是的。
        (该生高考分数471分,以普通生在身份被大庆师范学院录取。作为一名艺术生,因为备考艺术高考比普通生少学文化课一个学期,能考这个分数实属不易。)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当落榜生把高考落榜跟自己的前途,跟父母的期盼,甚至跟自己的尊严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是天大的事情,高考的落败对他们来说就像是天塌下来的感觉。在这种失败的心理笼罩下,各种负面情绪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个时候考生自身应冷静分析目前处境,尽快从落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家长、学校老师和社会也应当给予落榜考生一定的帮助。



        落榜考生作为当事人,一定要积极调整心态,主动走出心理误区。
        1.正视现实,接受高考的失利事实,客观理性的分析考试失利原因,主动承认和接受因为考试失利给自身带来的各种不良情绪和生理反应,这些都属于正常反应。学会通过高考去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2.合理认知高考。高考是成才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高考落榜绝不是“一辈子就毁了”的代名词。
        3.学会合理宣泄。向家人、亲友、老师倾诉,是宣泄和缓解不良情绪的有效途径之一。
        4.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将来人生的规划,或者户外运动都是很好的办法。
        作为高考落榜生最亲近的人——家长,我给如下建议:
        高考后,落榜学生的心理问题常常被家长所忽视。我认为,学生高考后的心理调节,对学生和家长来说同样重要。如何面对高考落榜所带来的自我否定及被他人否定的心理暗示是家长与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考上大学者固然赢得了亲朋好友的恭喜和赞叹,可是高考落榜生,更需要家长关怀与陪伴。
        面对高考失利的孩子,家长除了担心之外往往无可作为,相反,一些细微的小事,但却能对孩子恢复自信起到很大的作用,孩子在得知自己落榜后,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失去自信,产生自卑,我们家长首先应该从孩子的感情上给于帮助,要帮助孩子分析在高考中失利的原因,和自己的不足,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消极、悲观的情绪。家长应该主动和孩子一起分析岀落榜的原因,坦然面对落榜这一事实,让孩子和父母都接受落榜事实。家长们特别注意,夫妻之间不要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责,为孩子营造一个缓解心理压力的和谐氛围,而不是雪上加霜。除了要分担孩子的压力外,家长们不要承担孩子高考失利的责任。因为高考本来就是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如果家长总是将责任往自己身上揽,让孩子学会自己承担责任。
        对那些期望值不高的孩子,高考的失利对自身来说打击不是很大,家长可以跟孩子谈一下今后的发展,转移注意力就可以了。如果是性格内敛的孩子,失利后长期不与人交流或者把自己锁在家里不出门。这类学生性格内省,遇事不顺往往想不开,爱钻牛角尖,这种学生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家长们不妨从下面在几个方面入手:
        1.陪伴孩子,让孩子感觉到并没有因为自己考得不好而嫌弃他(她);
        2.跟孩子谈高考,给孩子宣泄负面情绪,接受现实;
        3.跟孩子分析高考失利的原因,少找外因,多找内因。发现自身的问题越多,改变的希望越大;
        4.多带孩子做户外运动,可以转移注意力,增强自信心。
        5.跟孩子一起分析高考的收获,除了高考分数,整个备考过程给自己今后带来什么经验?可以帮助孩子改变对高考失利的认知。
        6.如果以上措施都没有效果,建议家长及时求助专业心理咨询师,尽早进行心理干预。
        作为学校老师,我们除了关注那些上榜的学生,不要忽略还有部分落榜生的存在。主动的关心落榜生的状态,帮助他们重新进行人生规划,让他们尽早走出失利阴影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同时社会应该给落榜生更多的宽容,无论是媒体还是社会,过度的宣传高考状元和各种上线数据,这些信息都可能会增加落榜考生的挫败感。包容落榜考生表现出来的反常行为,给他们提供心理疏导渠道,为落榜考生提供宽松的生存发展环境也是社会任务之一。
        总之,高考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经历,不是人生的全部。失败也好,成功也罢,生活仍然继续。只要我们能保持对生活的勤奋、乐观、坚持的精神,我们同样可以活出精彩人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