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易群菊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易群菊
[导读]

易群菊   湖北省巴东县清太坪镇民族初级中学  444300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231-02

        记得大学和高中哲学课本里面关于发展的观点是这样说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就是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哲学里面关于发展的观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是永远不变的,我们要更好的认识事物,学习事物,就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我们更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对待自己的学生。
        古有“士别三日,以刮目相看。”随着历史穿越到三国时期,我们看到了当鲁肃过浔阳的时候,看到吕蒙只有匹夫之勇,不忍说:“真为吴下阿蒙。”吕蒙得知后,从此闭门苦学,等到鲁肃第二次过浔阳与吕蒙交谈才发现:“汝非吴下阿蒙。”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鲁肃就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如果他把眼光看长远点就不会有“士别三日,以刮目相看”的感慨,也不至于在第二次被吕蒙弄得无法可说。
        古人已经有不以发展眼光看待问题的失败教训,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吸取教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新课标的要求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从幼儿园到义务教育阶段,再到高中、大学,甚至走入社会,每个阶段,每天每时每刻都是以不一样的面貌呈现出来的。
        还记得上学期我所带的班级里面有一位非常调皮的学生叫谭泓。谭泓同学属于那种上课坐不住也不爱搞学习,而且还特别喜欢招惹其他同学讲话的类型。由于我也属于那种看起来很温柔的老师,所以我每次上课他也总是不管不顾的地下面做小动作,和旁边的同学讲话,完全不在乎有没有老师。有一次我上课的时候,他在下面用他下课采集的花粉收集了很多蜜蜂,上课的时候还把他招来的蜜蜂放到手里面玩过去玩过来,周围的同学也特别害怕被蜜蜂蜇到,上课时总是把目光投向他,完全没有集中注意力听课的打算。这时的我特别生气,完全没有克制住自己,快速地走到他旁边,顺手把他桌上那个装满蜜蜂的瓶子丢到窗户外面,并且给了他两巴掌,并且说他这种学生以后走入社会了就是危害社会的渣渣。不知道是我的话真的伤害了他还是我的力度真的太大,他这种脸皮厚的学生竟然哭的很伤心,而却整节课都没有抬头。这件事情过后,我几乎再也没有正眼看过他一眼。又过了几天,我在学校外面碰见了他,当时的我手上拿了很多东西,他从很远的地方跑回来叫了我一声,并且顺手从我手里面接过一个盒子,并对我说:“老师,你东西太多了,我帮你送回去吧!”我很惊奇的答应了。我以为自从上次那个事情以后,他肯定再也不想理我了,没想到他却没有记恨我。后来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谭泓同学虽然调皮,学习成绩也差,但是他很勤快,号召力强,卫生做得好,还是个热心肠。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渐渐地发现谭泓同学也在慢慢地克制自己,争取上课也能不讲话。我现在已经不是他的任课教师,但他每次看见我还是会非常热情的和我打招呼。
        由这个故事,我想到的:
        1、我为自己说过的话感到后悔,作为一个老师,不能意气用事,更不能出言伤害学生的自尊,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学生,没有哪个学生是一成不变的,也没有哪个学生只有缺点,一无是处。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眼睛。



        2、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除了关注那些升学有希望的目标生外,我们更应该把目光放在那些学困生和后进生身上,他们是处在发展过程中的人,他们身上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不能把眼光放在一件事情上,他们可能现在学习成绩不好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以后也一无是处。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帮助和引导。也许老师一个善良的微笑,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给他们以启迪,让他们改邪归正,走上正确的道路。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都可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在我们的课堂上,多点发展的眼光,将来就可能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老师应该有一双长远的眼光,学生是发展变化的,老师也应该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打算从以下方面做起:
        1、目光放远,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目标。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新知识,作为一个老师不仅要授之于鱼,更要授之于渔。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能够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准备。
        2、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
        有一句诗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看一个物是这样,看人何尝不是呢?学生正处在一个成长的关键时期,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不仅要看到他们的缺点,更应该看到或者去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作为一个老师,我们不能总是对他们表现出来的不足针锋相对,我们也应该对他们的优点加于肯定,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肯定无处不在。
        3、不要一刀切,要因材施教。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对学生要因材施教。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成才。在教学过程中,教育的方法应该因人而异,学生形形色色,教育方法也应该各种各样。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的性格呈现出差异性,学生的层次也不尽相同,如果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用同一个方法教育所有的学生,那就是没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学生的优点,特别是后面层次学生的闪光点得不到充分的挖掘,那么他们注定在差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4、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我们每个学生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们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挖掘他们的美。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赞美和关注,教师的每一个微笑,每一次夸赞就如一场甘露,滋养着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阳光而自信。通过我的实践,对待学生应该拿出一点母性光辉,不能对他们进行打压甚至侮辱,人人都有尊严,人人都需要鼓励,人人都需要赞美,只有这样才会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在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学生也是一样的,作为素质教育下的一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不管我们的学生来自哪种家庭,不管他们身上有着怎样的缺点或者不足,他们身上总有闪光的地方,值得我们去挖掘,去欣赏,去赞美。用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我们也会渐渐体会到工作的乐趣和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应该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关注剩下的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挖掘其优点,让他们感受到被爱和被重视。特别是要让他们觉得自己不是一无是处,将来走入社会还是能够为社会做贡献,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学校是一个人在三十岁之前呆的最多的地方,学校生活也是进入社会生活之后的一个重要过渡,作为学生进入社会的引路人,我们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社会的美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每一个学生都是发展中的人,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学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