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误区及解决策略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杨雯
[导读]

杨雯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培训中心
【摘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很多教师容易走入阅读教学的误区,常见误区有:听说课学习式,逐字逐句讲解式,语法课学习式,中文翻译式,挑重点讲解式。
解决策略有:严格遵循阅读教学的科学方法即:Pre-reading读前、While-reading读中、Post-reading读后;并结合下列阅读技巧进行训练:Main idea and details主旨意义及细节把控,Reading  in questions带问题阅读,Mind  map思维导图,Topic  sentence主题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230-02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达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随着新高考的改革推进,中考改革已拉开序幕,而高考改革后的英语试卷,更是大量的阅读题型,所以,为了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及英语水平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成为重中之重,提高初中英语教师的阅读教学工作水平尤为重要。
        但是,许多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没有遵循阅读教学规律,按自己的一些不正确的习惯进行阅读教学,不仅违背了阅读教学规律,更达不到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和英语学科成绩
        的目的,而且没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今后进一步的深造英语学习中会遇到很大困难、造成很大的障碍。
        一、那么在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老师们最容易出现哪些方面的误区呢?在笔者的教研员工作中,通过对几十所城市和农村学校英语教师长期的跟踪观察总结,归纳出下面几种常出现的问题:
        1、听说课学习式:
        许多老师把阅读材料当成Section A 部分的听说材料来处理,第一遍先让学生听阅读文章,第二遍跟录音读,第三遍齐读,第四遍抽学生读,然后按部就班地完成课本上的Pre-reading读前、While-reading读中、Post-reading读后,一边完成一边在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就这样,一堂阅读课被上成了听说课,学生也许理解了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但是,阅读能力没有提高,阅读技巧没有学会。
        2、逐字逐句讲解式:
        有些老师拿到一篇阅读材料,就觉得满篇都是重点和考点,觉得每一个句子和每一个短语词组都很有必要练习和掌握,于是乎从标题开始,逐字逐句的详细讲解,举例加造句,加各种用法分析,一篇文章有时要花两个课时才能详细的讲解完毕,然后布置一大堆该记忆的和该背诵的,结果学生们叫苦不迭,记了一大堆单词和词组的用法,而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都没有学习到,更谈不上阅读能力的提高了。
        3、语法课学习式:
        有许多老师认为英语语法很重要,所以,拿到一篇阅读材料,先进行语法教学,挑出文章中出现的新旧语法现象,一条一条地进行分析讲解,并配上各种练习题如:单选题、完成句子、语法改错等,不给学生首先阅读的时间,等语法词组讲解完毕再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Pre-reading读前、While-reading读中、Post-reading读后等要求,这样的语法讲解课根本没有教会学生阅读策略,更没有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4、中文翻译式:
        部分老师认为英语阅读文章太难,学生肯定理解困难,想当然地认为中文翻译一遍会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因此,打开课本就开始一句一段地给学生翻译成中文,有的甚至把翻译好的中文打印文稿发放给学生对照阅读,学生看一句英语句子,再看一遍翻译好的中文,结果学生根本没有养成用英语思维,更谈不上阅读策略和技巧的锻炼和提高。
        5、挑重点讲解式:
        还有些老师认为让学生自主阅读耽误太多时间没有必要,为了节省时间赶进度赶课,省去学生自主阅读的环节,老师直接找出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和练习,整篇文章一带而过,学生还在云里雾里,文章重点难点已经讲解完毕,学生没有进行任何阅读训练,完全成了被动学习。



        二、笔者在教研听课中经常遇到上面的几种错误的阅读教学现象,内心非常着急,课后和老师们交流的过程中,笔者会带领老师们认真学习《Go for it!》教参书是要求,帮助他们分析总结哪些是正确的阅读教学方法、哪些阅读策略和技巧可以用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认为,阅读教学应该遵循英语阅读教学的规律,即根据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PWP的三段式阅读教学模式,即把阅读课分为阅读前(Pre-reading)、阅读中(While-reading)和阅读后(Post-reading)三个部分。这种阅读模式优化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对学生的阅读技能有很大帮助,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1、Pre-reading读前:
        阅读前的准备主要从热身(warming-up)活动开始,活动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扫除障碍,便于学生更好更顺利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因此,活动设计要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来设计,看文章属于哪一类型,有科普类、人文类、情感类、商业类等等,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引领学生了解相关类型的知识、文化背景等等。在活动设计是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观看短视频、出示相关图片、介绍相关词汇和信息、同学之间展开初步讨论等。在做了这些准备工作之后,学生再开始阅读会轻松容易地很快进入阅读模式。
        2、While-reading读中:
        这是阅读的实施阶段,经过阅读前的准备活动,学生对课文的相关背景知识有了一定了解,突破了可能出现的语言障碍,老师要尽量创造宽松轻松的阅读环境和民主的学习风气,在各项活动中已学生为主体展开,可以采取多种阅读方法,根据不同篇章,采取各种阅读技巧,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指导学生总结出文章的主要内容main idea、抓住关键信息、通过上下文猜测出生词的意思等等。
        3、Post-reading阅读后:
        这是阅读后的拓展阶段,通过开展听、说、读、写等一系列语言活动,如:听课文,抓出关键词;用关键词复述原文等,加深对篇章的理解,检测阅读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要根据课文合理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帮助引领学生成功地进行语言的输出,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目的。
        三、在阅读教学中有很多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篇章,常见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有以下几种:
        1、Main idea and Details:
        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找出主旨意义即What the text is about?,细节Details: The evidence that supports the main idea. 抓住文章的主要脉络,掌握主要论点,达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2、Reading  in questions带问题阅读: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reading inquestions)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可以根据篇章和段落设计问题,让学生快速完成,找到答案,还可以鼓励学生用五个W的方法即:who、what、when、where、why,找出问题的答案,提高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的正确率。
        3、Mind  map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阅读法充分运用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形成知识体系和框架,让阅读变得有趣,思维导图阅读法具体操作如下:学生快速通读全文,形成基本的框架;再读第二遍抓住关键词和信息点;用mind map总结归纳出主要内容的知识点.思维导图的用途很多,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Topic  sentence主题句:
        每一个段落和篇章都有主题句(topic sentence),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可以经常引导学生找出主题句,这种方法可以用于阅读前,学生找出主题句然后猜测篇章可能要谈到的内容,也可以用在阅读中,找出主题句以后,再找围绕主题句相关的细节支撑,还可以用在阅读后,根据主题句的提示,复述段落和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主题句阅读法是一种很关键的快速掌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很实用,掌握了这种方法,能够很快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阅读吸收英语语言材料,输入新的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而且,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能为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学生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帮助提高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