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祁立娜
[导读] 物理来源于生活,是自然学科的重要分支,生活中到处都可见物理,同时也对人类文明进程具有动力作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创新的教育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的存在及物理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这样既增加了物理的普及性,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祁立娜   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
【摘要】物理来源于生活,是自然学科的重要分支,生活中到处都可见物理,同时也对人类文明进程具有动力作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创新的教育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的存在及物理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这样既增加了物理的普及性,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关键词】高中物理知识;生活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224-01

        “物理学的概念是人类智力的自由创造,它不是单独地由外在世界所决定的”,这句话首次出现在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同时也是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创造者,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著作《物理学的进化》中,爱因斯坦以物理学泰斗的身份论证着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诚如爱因斯坦所言,物理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共同作用产生、发现并发展,在长时期的应用中物理已经全方位的渗透于我们生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一、激发学习兴趣,夯实知识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感受到物理的魅力。善于向科学家学习,学习他们善于观察的精神,激发创造性学习的愿望,自我创设问题情景,生发强烈的求知欲;自行设计简易实验,创设学习情景。在学习超重和失重时自我设计实验,将一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瓶侧打一小孔,分别让瓶自由下落、竖直上抛或斜抛,仔细观察结果,从而激发探究欲望;利用生活体验创设学习情景。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我先让一铁球和一小纸片从同一高度自由释放,再准备大小两张纸片,把较小的纸片揉成团,将两者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这样通过前后实验比较,找出认知发生冲突的原因,就会激发学习兴趣。高中阶段,我从生活出发走进物理,又从物理出发走进生活,感受到学习物理的魅力;另一方面,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也让我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博大精深,使我感受到自身知识的贫乏,因此,在学习中,我自我加压,认真钻研课本,悟透物理各个原理、定律,掌握好各个知识环节,巩固好基础,锤炼自己的双基能力。
        二、生活应用注重加强与物理理论知识的结合
        物理的知识的体系都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有的生活现象都是可以通过物理知识中找到相对应的理论,我们能够根据所学的内容来解释生活现象。任何生活实践的开展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撑,一定要注重与理论的结合,根据所学的物理内容会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巩固物理知识,提高生活能力,在我们接触的物理教学中,所进行的实践大多是在实验室进行的,按照书本上的理论进行的,在实验室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被一些规定,限制住思维,实践的额场所不仅有实验室,还有日常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物理现。例如我们在买鞋子的时候,会选择鞋底花纹的多的,应为通过物理学习摩擦力可以知道,花纹多增加了受力面积和摩擦力,会更加的防滑。一些物理小知识就是生活的小妙招。



        三、注意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发展
        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物理能力,我们必须要对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作出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穿插一些和物理相关的小故事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课堂效率才能够真正提升。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模拟一些和现实生活相关的场景,引入实际案例,通过课堂中情境的创设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注意到物理学科属于和实验紧密相连的学科,教师可以在课堂讲解中适当穿插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例如,在讲解电路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引导学生进行电路组装的实验,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印象,全面提升学习效率。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学生不仅能应用课本中的理论指导实践,在以后的电路图绘制中,由于自己具备亲自动手操作的经验,其出错率也会大幅降低。此外,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学校外部社会中寻找无处不在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物理问题。通过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物理课堂不再枯燥无味,学生以轻松的心态完成教学,以后在生活中遇到物理问题,能够灵活应对。
        四、联系生活故事,轻松掌握物理概念
        高中物理学习和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物理现象在生活中有多方面显示,并且和初中物理相比,高中物理的概念更加抽象、学习难度更大。所以我们在学习高中物理知识时要善于联系生活故事和浅显的生活现象,更加轻松地理解物理概念,同时挖掘常见生活现象,使物理知识更加形象化、生活化,提高物理概念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物理力学知识时就尝试联系生活故事“万有引力”,建立生活现象和物理概念之间的关联。人工搬运物体花费的力气远远大于使用推送车、铁锹等工具搬运,这些常见生活现象都蕴藏着力学知识。针对万有引力的概念,就在生活中分析书本、铅笔等掉落在地上的万有引力现象,自主发掘生活故事中的物理力学知识,通过生活现象解释物理概念,思考并发现有关于万有引力的生活现象、力学知识,包括重力以及自由落体运动等,用力学知识去解决更多实际的生活问题,建构力学知识结构。针对重力概念的学习与掌握也是一样,我们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探讨重力概念,尝试探索不同的物体为什么受到不同的力、重力和引力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基于生活故事、生活现象做重力实验,并测量、记录,轻松掌握重力的概念,提高物理概念学习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物理知识已经应用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可以说在生活中,随处对可以看到物理现象的发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物理一定会应用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会对人类文明向前推进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元林.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42.
[2]周红娜.高中物理机械振动解题规律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161.
[3]吴兰兰.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之思考[J].中国新通信,2020,22(15):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