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杜妮
[导读] 高中地理相较于初中地理而言,学习的知识更多,更为复杂,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也更为广泛,如洋流分布图、地形分布图等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都十分明显,在讲解许多地理知识时都离不开地图。本文将具体论述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杜妮   成都东辰外国语学校
【摘要】高中地理相较于初中地理而言,学习的知识更多,更为复杂,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也更为广泛,如洋流分布图、地形分布图等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都十分明显,在讲解许多地理知识时都离不开地图。本文将具体论述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图;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216-01

        地图被称为地理教学的第二语音,是高中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在于:更加直观、形象、综合地向学生呈现地理信息,使得地理理论知识变得立体生动;能够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地理信息。地图的形式多样,如地图册、地图仪、挂图、电子图、插图、黑板略图等,主要是通过文字、图形、符号、数字、颜色等来表示形象生动的地理信息,对整个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具体论述地理教学中地图的应用策略,期望能够为我国地理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一、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地位
        地图可以将地理知识形象、直观的表达出来,其蕴含了大量显性与隐性地理知识,学生在观察与分析地图后,能够得出很多地理特点和规律。地图与高中地理教学密切相关,发挥着巨大作用,图文结合,以图导学,可以引导学生掌握读图方法,有效分析与运用地图信息,实现读图能力的提升。学生在阅读地图后,经过一系列的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和推理,能够展开地理知识联想,其思路将变得开阔,思维得到了启发,智力得到了发展。在地图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建立起形象思维,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地位,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发挥出地图的作用。
        二、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了解各种地图的标识,掌握正确的地图阅读的方法
        了解各种地图的标识这是进行地图分析的必要前提首先地图是包括很多种的,有各种图像、图表,包括柱状图、饼行图、立体图、折线图、曲线图,甚至有遥感图等,最为常见的还是平面地形图,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这些图的特点和标识进行详细的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如图名、文字说明、方向、交通线路、植被带等,还有图中的山脉、内流湖和外流湖、气压风向、锋面与气旋等这些都是一些重点记忆的标识,还要引导学生认真的观察图的轮廓形状,老师要告诉学生这些图的关键点。掌握正确的地图阅读的方法首先,要按照顺序一步一步的进行,先看图名,明确整个图大致说明的内容,再看图示,知道地图的表现方式,另外要看地图内部的各个地理标识,抓住主题。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训练学生沿着某一条经纬线、某一个农业带分布区域看这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再次,课堂训练中要关注整体,通过一个点要看到整个的地理区域,掌握正确的读图步骤可以在事半功倍。



        (二)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的教学效率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地图进行新知识的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地理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学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让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会随着教师的笔画和语言自然地转移,将视听有效地结合,还能够加深他们的印象,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程度和思维的活跃程度。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长江”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在黑板上把长江干流略图大致画出来,从长江的发源地开始绘起,一直画到入海口处,可以先画干流,然后再给学生讲干流像一个不规则的英文字母W。如在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时,可以把宜昌和湖口两地的名称用彩色的粉笔标在干流上;在讲到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时,再标注到适当的位置上,上游具有“水流湍急,水力丰富”的特点,中游的特征是“河道弯曲,容易泛滥”;下游具有“江阔水深,便于航运”的特征等,一边作画,一边讲解,这种有形有意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地理略图以一种动态的形式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达到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的学习效果。
        (三)培养学生析图能力
        地图中的显性信息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河流、资源以及交通线路等,要引导高中生善于运用显性信息分析挖掘深藏的隐性信息,比如气候、植被、水文、农业生产的方式和特点、工业生产布局与特点、人口分布与流动等。析图能力则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有熟练的基础知识作支撑的,为此,学生一定要有充分掌握知识,并且能够灵活分析问题,细心读图。通过抽象了的地图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把地图与所授知识相结合,从点滴中积累,并将地图教学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始终,真正提高学生的析图能力。
        三、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要点
        孔子曾经说过“过犹不及”,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任何事物都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充分把握好这个度,反而会取得完全相反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师要提高地图应用的意识。有的教师会为了避免麻烦而不愿意在教学过程中插入地图辅助讲解。有的教师则是适应了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一时间难以习惯虚拟地图等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使得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难以提升。所以教师要主动去尝试,去接受这样一种教学方法,形成不一样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教师要将地图用对场合、用对时间。地图的运用应当服务于学生的理解,所以在学生理解困难的情况下适时插入地图辅助讲解可以有效改善讲解效果。
        结语:
        总之,高中地理教育必须借助地图这一广泛实用的教学工具,将地理知识向学生进行直观灵活的讲解。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当把握这一时期学生的特点,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利用地图。当前,推广地图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是我们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袁卫星.探析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74.
[2]杨珊珊.基于情境教学的高中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